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君子无戏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周成王桐叶封侯

君子无戏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周成王桐叶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枕残夢 访问量:2699 更新时间:2024/1/8 0:52:33

周公把政权交给成后,自己便留在东都,开始精心经营东都,可是,事务繁重,没多久,年老的周公就因过度劳累离开了人世。

为了周王朝的兴盛,周公鞠躬尽瘁。成王为了纪念周公不朽的功绩,将他和王、武王葬在了一起。

周公死后,成王万分悲痛,每当想起周公,为了周朝的兴旺披肝沥胆,而自己却听信谣言,多次使周公蒙受冤屈,想起这些他就难受的心如刀割,他时时牢记周公生前的教导,处处谨小慎微,尽心的料理政事。

可是成王说到底还是一个刚刚懂事的孩子,时间一长他慢慢的就忘记了周公的那些教导,还好有召公辅佐,周王朝的统治还没有偏离轨道,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诸侯朝贡之日,成王天天坐在宫中接见前来朝拜的诸侯,发出一道道圣旨,听着朝臣们的议论,生性好动的他心里更加烦躁了。

好容易挨过一天,成王走出大殿,看着空荡荡的宫殿,他感到万分寂寞,当了天子之后他时时都受着天子礼仪的约束,过去的小伙伴们也都对他敬而远之了。就在成王百无聊赖的时候,他的小弟弟叔跑了过来,成王眼睛一亮,随即就跟这个小弟弟开起了玩笑,他故意大声的问:“有敌情,使得弟弟如此慌张呀!”

叔虞愣住了,想了一下才明白天子在和自己闹着玩儿,于是双膝跪地一本正经的说:“敌兵抢走了我们的东西,天子快点想想办法!”

成王见小弟弟如此机灵,心里非高兴,他顺手拿起一片桐叶削成圭状说道,我以桐叶为玉圭,封你为候,你速速带兵前往讨伐!

叔虞仍然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成王提醒说:“快谢恩啦”!

叔虞笑了,抬头说:“是,谢恩,谢天子的恩!”

说完他又趴到了地上,哧哧的笑个不停,成王又提醒他说谢完恩就该起来了,叔虞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场戏已经结束了,他忙跳起来两人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又玩了一会儿游戏,成王兴高采烈的回到王宫,这是史官手端木简,上前跪下奏道:“刚才天子封叔虞为候,不知封国在哪里,赐有何物?何时就封?”

成王立刻糊涂了,他瞪着两只大眼赶忙解释说自己是和小弟弟闹着玩的,不是真要封侯,况且弟弟年纪尚小,担当不起诸猴的重任。

史官一本正经的说,做天子的应当说话算数,做史官的应当有言必录。如果天子说的话,有的是圣旨,有的是戏言,不仅做史官的不知道怎么办,王公大臣和天下诸侯也会无所适从,天子既然说出口了,那还是应该正式封候才对。

成王听了,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史官催促说,自古以来天子无戏言,您赶快下旨吧。

成王红着脸犹豫不决,真的要下旨吗?

史官说如果天子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就应该言出必行,如果天子把天下当作儿戏,臣也无话可说。

成王的脸更红了,过了半响,他才询问史官应该把叔虞封到哪里,史观思考了片刻,说道,“先时唐人作乱,周公灭之,至今无人管理,不妨将叔虞封到唐地。”于是成王下旨,将叔虞封为唐侯。

之后年幼的叔虞带领一班老成持重的大臣去了唐地。

事情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但史官的话让成王深深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天子了,今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小心谨慎,否则还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此时他又想起了周公的一番苦心,决心以后要虚心学习,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昌盛。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史官正直的一面,更多的是看到了小小年纪的成王能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并从这件事中明白君王无小事,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只有言出必行,才能使人信服,才能治理好国家,让百姓更加安居乐业。君王如此,何况我们凡人。所以以后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谨以此共勉!

标签: 周成王

更多文章

  • 历史后宫嫔:邑姜,周武王姬发王后:灭商兴周,一代女中豪杰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邑姜

    邑姜:西周周武王姬发王后,也是姜太公的女儿,此女温柔贤淑,内治后宫,是灭商兴周的功臣之一。武王早逝以后,又辅佐两朝君主,使得国家兴旺,让西周达到了一个高度繁荣和统一的时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有一座专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有一天,周王姬发陪姜太公在丰邑湖边钓鱼,垂钓之余,两个

  • 往事成千古 地灵论唐晋——唐叔虞封地晋阳考证(二)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唐叔虞

    三、清代顾炎武取李泰翼城故唐城弃晋阳故唐城进而否定叔虞封地晋阳说唐代李泰《括地志》对故唐城的两处记载从此为后人否定唐叔虞封地晋阳说提供了借口。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否定叔虞封地在晋阳就是按照这一思路来的。但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理由。他的“晋国”条可以说是他立论的一个基础,他说:“晋自武公灭翼

  • 晋国始祖、三晋文化开创者、周武王之子——唐叔虞和晋祠的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唐叔虞

    唐叔虞,姬姓,名虞,他是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三晋文化的开创者。他也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其母亲是齐太公吕尚之女。因封地在唐国,史称唐叔虞, 唐叔虞在封地唐政绩卓著,他成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开创者,他是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 唐叔虞去世后,其子继位

  • 因一件事,叔齐伯夷劝阻周王伐纣,最后商朝灭亡,他俩饿死在山上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伯夷

    叔齐和伯夷都是孤竹国的后代,他们两个都可以成为国君的继承人,但是他们俩都拒绝了。之后,孤竹国的君主就强行逼迫他们两个上位,他们不愿接受就逃到了周国。当周王决定讨伐商纣时,他们俩就跑到路上阻拦武王;最后商场被灭了,他们俩就以吃周朝的米饭为耻,然后跑到山上去吃草,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为什么他们二人要阻止周

  • 怒斥司徒、回绝奸宦的耿直之臣,心存伯夷,放弃生机,绝命疆场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伯夷

    东汉末年,四方不宁。尤其是凉州(今甘肃武威凉州区)无休止的战乱,更是让汉灵帝刘宏不得清净。这一日,刘宏腾出时间,组织朝臣分析讨论解决方略。时任议郎的傅燮(字南容,今宁夏吴忠市人)也参加了这一朝会。与会人员提出的方案虽然不少,但大多是擦边球性质的,无关疼痒;有些纯粹是在应付刘宏。一、秉持大义,怒怼司徒

  • 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是死社稷还是死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伯夷

    伯夷叔齐是古代社会有名的忠义之人。他们是很多有识之士推崇的忠义代表。在商周易代之时,二人为了阻止周军东进,曾经面见周武王姬发,但是这次劝谏毫无效果,双方见面不欢而散。伯夷叔齐二人继续归隐,而周军乘着商军主力东征夷方,朝歌空虚,商王帝辛组织奴隶抵挡未果之后自杀,宣告商超灭亡。消息传到二人隐居之地,本来

  • 司马迁作《史记》为何要把伯夷传列在第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耿金涛标签:伯夷

    孤竹国是东夷的一个国家,殷商开国之君商汤分封的,国君姓墨胎,商纣王时的国君名初,字子朝。国王有三个儿子,老大伯夷,老二仲达,老三叔齐。国王临终把王位传给能力较强的老三叔齐,但是老三不干,非要让给老大,老大也坚决不当,两家伙相继逃亡,跑到西周姬昌那里养老去了。老二只好勉为其难当了国王。武王伐纣,伯夷兄

  • 司马迁笔下的伯夷叔齐,精神可佳,却是孤家寡人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伯夷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诸多帝王将相,名人义士。他们的人生各异,精彩纷呈,或建功立业,或悲情报国,或大义凛然,不一而足,事迹一般都十分得详细,给后人呈现出数千年前的中国社会精彩的历史画卷。但,《伯夷列传》却是例外。这篇列传,记述伯夷、叔齐的事迹非常简单:“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

  • 透过《伯夷列传》,看清司马迁的小心思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伯夷

    七十篇列传之首,司马迁用来记叙“义人”伯夷、叔齐的故事。虽然《伯夷、叔齐列传》位居第一,但是他们并非司马迁倾慕之人。在《管晏列传》文末,司马迁直白地表达了对晏婴的倾慕之情,“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假如晏婴在世,即使让我给他挥鞭驾车,也是高兴和向往的啊!《伯夷列传》类似于夹叙夹议的

  • 娱圈换头明星:前有告别嫩牛五方的杨幂,后有撞脸雷震子的沈梦辰

    历史人物编辑:雨打芭蕉残叶标签:雷震子

    先是用的似乎就能变方的“拉芳”,又是斯琴高娃老师最爱的“羊胎素”,这会是杨幂时尚资源虐心的原因吗?除此之外,幂姐为了让自己的少女形象永驻演艺圈,她也格外注重脸部的饱满程度,而美少女的一大特征便是小巧精致的下巴,所以幂姐在这方面也必定要下狠功夫。但不知是哪里出了错,她的下巴突然变成了双下巴,原来魔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