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术胜利为何总是换来战略失败?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术胜利为何总是换来战略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司明岩 访问量:2051 更新时间:2024/1/7 8:58:08

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老子,曾经在道德经里写过一句话,柔弱胜刚强。这句话大家听起来也许觉得深不可测,可是放在现实生活中又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强者欺凌弱者,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经历过无数次教训得来的道理。

其实老子说这句话,并不是要违背自然法则,而是说强弱是相互转化的,有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弱小,但它实际上却在逐渐变得强大,一些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他在逐渐变成弱小一方,人往往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以强为弱,以弱为强。

所以老子说,你们都看错了,柔弱胜刚强啊!

今天我们就从一次春秋时期,鲁国的宫廷政治案件,探讨一下强者跟弱者之间到底是如何转换的。

进击的庆父

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就是庆父跟季友。对于庆父这个人,我们是既熟悉又陌生,陌生是因为我们对他的具体事迹比较模糊,说他熟悉,是因为他给我们贡献了那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前662年,在位三十二年的鲁国国君鲁庄公去世,这位鲁庄公也就是曹刿论战长勺之战里头的那位配角,鲁庄公的儿子,公子般还小。鲁国搞的是任人唯亲的制度,宗室贵族掌控了几乎国家绝大部分的权力。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他的三个弟弟,季友,叔牙,庆父。

其中庆父这个人最不能让人放心,二十多年前,那还是齐襄公活着的时候,齐鲁两国组织了一次联军对一个小国进行攻击,结果那个小国耍了一个坏心眼,单独对齐国投降,齐襄公来者不拒,就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当时带领鲁国军队的,就是这个庆父。

那些年里齐襄公跟鲁庄公的母亲文姜占据了国际新闻的头条,连鲁庄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齐襄公的亲生儿子。这个齐襄公不仅把鲁国变成了国际笑话,现在还要独吞胜利果实,庆父就想趁他不备灭了他。幸亏身边的人拦着才没下手。

现在鲁庄公要死了,找来叔牙:你觉得我死了之后应该让谁继承皇位啊?叔牙:我觉得庆父可以。鲁庄公没有回答,叫来季友问了同样的问题。季友:我都听你的。

鲁庄公:先送叔牙下去吧。这是一道政治送命题,叔牙回答错误,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给送掉了。鲁庄公死后,庆父杀了公子般,立了一个八岁的公子。季友跑去陈国。

齐桓公的算盘

这就是事情的大概脉络,现在看起来庆父占尽上风,这个公子启,身上流着齐国的血脉,当时正是齐桓公如日中天的时候,庆父这个政治举动,就相当于对齐桓公递出了橄榄枝,只要得到天下霸主齐国的认可,这一次政治事件的风波也算过去了。

庆父就能够成为鲁国的实际控制者,那么齐桓公是否承认这个公子启?当时的国际上那些非法上位的人,都会采取一个办法来洗白自己,那就是参加国际会议,会议谈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允许我参加国际会议,就相当于承认了我政权的合法性。

齐桓公接受了,跟这个八岁的小孩子举行的一次会谈,按照辈分,齐桓公应该是公子启的舅爷爷,按理说这种见面,喝个酒,吃个饭,握个手。双方就可以结束这次友好亲切的会谈,能否取得什么建设性成果,就不要指望了。

可是没有想到这一次走过场的会议居然发出了一个联合公报,内容只有一个:鲁君向伯主请求把季友接回来。齐侯许之。想想都知道,一个八岁的小孩子怎么可能提出这样的政治诉求?这肯定是齐桓公自导自演的一出大戏。

庆父立了一个齐国血脉的国君。这个示好的意思就很明显了,为什么齐桓公还要粗暴干涉别人的内政。因为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这个八岁的小孩子手上没有任何权力,就算他身体里流着上帝的血脉都没用,鲁国真正说了算的是庆父。

这个人犯上作乱一点规矩都不讲,而且作风霸道,还有意图袭击友军的黑历史。绝对不是久居人下之人,现在只不过是为了暂时稳定局势,做出的妥协罢了,等到他以后站稳脚跟之后肯定会是一个大麻烦,山东地区号称齐鲁大地,齐国想要争霸天下,不把家门前的鲁国收服。又有什么资格叫霸主。所以庆父这种人就是齐国霸业的绊脚石。

当强悍的作风为招来一个敌人,当柔弱的风格为你招来一个朋友,强者还能叫强者,弱者还能叫弱者吗?

贵族反感,树敌于众

季友回家了,跟在他后面的还有一个叫做仲孙的齐国使臣,他是在外国干涉军的护送下回来的。仲孙还有附带的另外一项政治任务,调查鲁国国内的政治状况,结果他就得出那个著名的结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齐国军队早晚要回去的,鲁国大当家还是庆父。后来的事情发展证明了仲孙的结论是对的,庆父又杀了公子启。季友又被赶跑了。庆父还是很强大的嘛。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是实际上一些因素正在逐渐酝酿,仲孙看得明白,齐桓公想要再次干涉内政,仲孙说: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变量就是鲁国贵族,为什么鲁国的其他贵族都眼睁睁地看着庆父乱搞。他们为什么不出来勤王?因为那都是你们的家事,关我们什么事,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以前是指望你赶紧把事情搞定,铺上地毯,盖上菊花:从来都没发生过政变。

不过现在事情一拖就是两年,还连杀了两个国君,鲁国是执礼之国,周礼尽在鲁矣。现在他把鲁国搞成了国际笑话,这让鲁国贵族以后出去怎么见人啊!结果庆父死了季友又回来了。

今天说这个故事,是要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战术就是打败敌人吃了他,战略就是把我的优势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优势搞得少少的,这样一来就是战略胜利,庆父一直都在战术胜利,可他的敌人越来越多,先是齐桓公,再是国内贵族,这就是战略失败。

标签: 庆父

更多文章

  • 萧敬腾欢庆父76岁生日 霸气送200万惊喜大礼曝光

    历史人物编辑:开心娱乐馆标签:庆父

    萧敬腾往年陪伴家人一起庆生。萧敬腾今年送上一台新车作为萧爸生日礼物。金曲歌王萧敬腾(老萧)与家人感情深厚,萧爸在3日欢庆76岁生日,他与家人一起帮萧爸开心庆生,老萧特点买了大蛋糕、大寿桃及送上大红包,还陪爸爸打麻将,最后惊喜是送萧爸一部Kia嘉年华全功能豪华休旅新车,粗估要价近200万元。他们往年都

  • 「春秋故事」不去庆父,鲁难未已-鲁国三桓的形成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庆父

    鲁桓公娶了齐国齐僖公的女儿文姜为妻,没想到文姜与她同父异母的哥哥齐襄公乱伦偷情,被发现后还间接害死了鲁桓公,鲁桓公这顶绿帽子戴得实在憋屈。但更让鲁桓公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四个儿子们因鲁国权力而引发的争斗,其中以“鲁国三桓”为首的公族势力影响了鲁国王室竟持续了上百年。鲁桓公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庆

  • 「春秋故事」兄终弟及-宋宣公宋穆公争相禅让致宋国祸乱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宋宣公

    在尧舜禹时期,尧传位于舜,舜传为于禹,这让禅让成为了一种美德。然而到了西周时期,周礼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即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如果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即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也是周王朝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经过西

  • 东周列国志(1.32)重德不报,郑厉公复国杀傅瑕

    历史人物编辑:西西拉货哥标签:郑厉公

    话说郑庄公也是一世英明,临终前还为接班人选好了良相祭足辅政,可世事无常,他一定不会料到死后郑国政乱不休,辛苦经营的霸业再难兴复。公元前701年,郑庄公死后,祭足先辅佐太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两个月后,宋庄公诱祭足到宋国,胁迫他立公子突为君,是为郑厉公。郑忽则逃到卫国。两年后,祭足赶走郑突,迎郑忽复国

  • 郑昭公之死的教训与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郑昭公

    郑昭公鲁桓公十七年,最引人注目的事情,莫过于郑昭公的被杀!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三日,据《史记》记载,郑昭公外出田猎,被高渠弥从背后一箭射杀。至此,郑昭公,也就是曾经的太子忽,从鲁桓公十五年六月第二次君临郑国,到鲁桓公十七年十月被杀,第二次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两次在位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两年。高渠弥

  • 华父督与南宫长万,同为弑君者,为何结局迥异?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南宫长万

    春秋时代,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父子相残、以下犯上的恶性篡位事件层出不穷,有史可考的就发生了36起弑君篡位的恶性事件。这些弑君者里头,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们成功因何成功,失败因何失败。我们用来分析的案例,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宋国,前后相隔30年的两起恶性弑君事件。这两起恶性事件的

  • 史上不可思议的一幕,与叔向从没有交集的祁奚竟然来救他?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祁奚

    春秋时期,晋国范氏、栾氏两大家族争权夺利,斗争激烈。公元前552年,范氏家族首领范宣子利用自己的晋国执政大夫的职务便利,向栾氏家族发难,驱逐栾盈,捕杀栾盈同党。羊舌虎是被处死的栾党分子之一。他的哥哥叔向虽然不是栾党,且未参与政治斗争,但因为是羊舌虎的哥哥,也被捕入狱。叔向是当时有名的贤士。他被捕后,

  • 春秋战国祁奚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心怀坦荡留下美谈

    历史人物编辑:知谈历史标签:祁奚

    历史上因为任人唯亲而造成祸害的例子枚不胜举,但春秋战国时晋国大夫祁奚举荐自己的儿子,却赢得世人称颂,这是为什么呢?晋悼公是春秋战国晋国后期比较贤明的国君,他死以后晋国再无宏图大略的接班人,在他当政时,朝中出现了几个很贤德的辅佐大夫,其中祁奚也叫祁黄羊的算是深受他喜爱的大臣了。但人都有老的时候,祁奚就

  • “火中自焚”的宋共姬,为何成了贞洁烈女代表?背后原因发人深省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共姬

    现在,妇女已经可以撑起半边天了,但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那可是被严重束缚的群体。比如说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再比如说为了一些奇怪的规定,硬生生的打断脚骨,然后从小就开始裹小脚,这些都是封建时期男权思想对于女性的压迫。而这些压死人的封建思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夺取人的性命。春秋战国

  • 宋景公:宋国第28任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宋景公

    宋景公(?-公元前453年),子姓,宋氏,宋元公之子,是宋国第二十八任国君,在位共64年。其名《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作栾,而《史记·宋世家》作头曼,《汉书·古今人表》作兜栾。青铜器宋公栾簠,《殷周金文集成》对此器的编号为4589。其铭文有:“有殷天乙唐孙宋公栾作其妹勾吴夫人季子媵簠。”可见宋景公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