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都城戒备森严,司马师为什么可以在洛阳城秘密训练三千死士

古代都城戒备森严,司马师为什么可以在洛阳城秘密训练三千死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扬生侃史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4/1/1 4:19:07

在和曹爽之间的政治斗争失败以后,司马懿过上了一段非常悠闲的日子,每天都在家里养鱼或者外出斗鸟,甚至还让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帮助自己物色了两个年轻的美人。

曹爽看到司马懿这样的表现,也彻底放松了下来,认为司马懿对自己已经完全没有了威胁。

曹家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司马懿可以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曹操在世的时候便形容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也就是说司马懿这个人是充满野心的。

但是曹操自信以自己的能力能够完全压制司马懿,在自己有生之年,司马懿绝对不敢作乱。

可是曹操在大限来临的时候,面对如何处理司马懿,还是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因为如果留下司马懿的话,那么对自己的家族是一大祸患,而如果除掉司马懿,曹操知道以自己儿子曹丕的才能是绝对无法和拥有着诸葛亮的蜀国对抗的。

所以考虑再三,曹操还是决定留下司马懿,让他帮助自己的儿子。并且留下了其他三个人和司马懿一起辅助曹丕,彼此之间形成制衡。

同时,曹操还严肃地叮嘱曹丕,司马懿可以使用,但是绝对不能让他掌握兵权。

曹操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但是其他三人又怎么是司马懿的对手,在与司马懿的政治斗争当中,其他三人先后失败。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曹丕对于父亲留下的命令非常重视,因此虽然司马懿在曹丕在位期间曾经数次带兵打仗,但每次战争结束之后,曹丕都会第一时间收回兵权,因此司马懿从始至终没有真正的掌握兵权。

曹丕去世以后,曹睿继承了皇位,这时候曹丕留下了两位顾命大臣,其中一位是司马懿,而另一位则是曹真。

在曹真去世以后,继承他位置的是他的儿子曹爽,这个时候司马懿仍然在世,而与曹真不同的是,草爽从小不学无术,能力并不突出,但与此同时,他的眼光却非常高,作为曹家的一员,他看不起自己家族以外的任何人,认为司马懿完全没有资格和自己同时作为顾命大臣。

在朝廷大事上,曹爽屡次反对司马懿的意见,最终司马懿貌似不敌曹爽,决定交出大权,但却提出了一个要求,那便是让他的儿子司马师掌握京城的一小部分禁军,以此来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为了独揽大权,曹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司马懿的要求,因为在他的眼里交给司马家区区几千禁军,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而曹爽不知道的是,正是这区区的几千人马成为了将来自己在和司马家的战争当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司马懿除了在带兵打仗上有独到之处外,对自己后人的培养也极为上心,其中最被司马懿看中的便是他的大儿子司马师。司马师与司马懿不同,他常年在朝廷为官,对于官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同时对政治也极为敏感。

在司马懿把大权彻底交给曹爽之后,司马师就明白父亲另有安排,在不久的将来,自己的家族和曹爽之间必有一战,而这场战争将决定天下的归属。

而父亲在离开朝廷之前,为自己要来的这几千禁军,也绝对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家族的安全。为了替将来做准备,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在洛阳阴养死士作为司马家手中的一把利器。

虽然司马懿表面上并没有掌握兵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长期带兵打仗,所以军中的很多将领都对司马懿的能力非常佩服,甚至部分将领已经暗中投靠了司马懿,表示只要司马懿一声令下,无论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坚决的执行命令。

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再加上司马师手中本身也掌握着数千进军,所以要暗中藏起来一些人还是非常容易的。

当然,只是有人是不够的,所谓死士,除了要有绝对的忠诚之外,还要有一定的作战能力,这也就需要为这些死士们配备兵器,而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

不过对于司马家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司马懿常年打仗,为曹家立下了许多战功,虽然曹家一直防备司马懿,没有给他实质的军事权利,但却为了安抚司马懿,多年来赏赐他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都被司马懿交给司马师,用来培养这些死士。

司马师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在洛阳阴阳三千死士,一方面是因为司马懿留下了钱财以及司马懿本身在军中的人脉关系。

但另一方面,这也与曹爽的为人有关。

曹爽对权利非常贪婪,希望把朝廷大权都揽在自己手中,因此在和司马懿的斗争中取得表面胜利之后,曹爽更加的肆无忌惮,他先后剥夺了朝廷当中一些大臣的权利,把这些职位全部安排给自己的亲信。

一行为自然也引起了朝廷一些大臣的不满,因此很多人虽然表面上是曹家的臣子,但实际上因为曹爽的所作所为,他们与曹家早已经离心离德,尤其是那些负责保卫京城安全的士兵们,他们更加看不惯曹爽的所作所为,因此也不再愿意为了曹家尽力。

在平时工作的时候都是只用三分力气,对于京城发生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他们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为司马师的人员运输,兵器采购等工作提供了便利。

最终在与曹爽的决战当中,司马师暗中培养的这些死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司马懿和司马师的安排下,在战争开始的第一时间,杀死了曹爽一派许多关键人物,为接下来的斗争扫平了障碍。

曹爽手下无人可用,在与司马家的斗争当中节节败退,并且最终丢失了曹家的天下。

标签: 司马师

更多文章

  • 失败的淮南二叛,唯一的战果便是司马师的眼珠子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司马师

    公元254年,夏侯玄、李丰密谋诛杀司马师。不料,事情败露,二人遭反杀,还被诛灭了全族(诛灭全族是司马家族最习以为常的手法)。魏帝曹芳很不爽,眼见司马师越来越猖狂,自己的大权明显已经旁落。于是,他也想密谋诛杀司马师。不料,皇帝的小心思也被看穿了。这样一来,司马师直接发动政变,逼迫着郭太后下诏把皇帝给换

  • 司马师毒死妻子,灭掉其家族,绝情之下也有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司马师

    在电视剧《军师联盟》里,司马师的妻子夏侯徽是被司马昭给弄死的。其原因,是司马昭看上了自己的嫂子,想要和嫂子“远走高飞”!而夏侯徽抵死不从,因此丧命于奸贼之手。这种结局已经是悲惨了,杀死她的不是狼子野心的司马昭,而是本应与其相濡以沫的丈夫司马师! 夏侯徽本来是一个非常美丽贤德、而且非常有智慧的女性。据

  • 历史上的司马师冷酷无情,毒死发妻,掌权几年也不过一场空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司马师

    《军师联盟》中,司马师对着夏侯徽的哥哥说要善待他的妹妹,剧情如何发展我不知道,但历史上他可没有做到。夏侯徽为他生了五个女儿,却被残忍的毒死了。不过司马师的结局也没有多好,苦心孤诣掌权四年时间就死了,临到头连儿子都没有,只能被迫把位子传给司马昭,为他人做嫁衣裳。司马师娶了夏侯徽之后,不仅在仕途倍加努力

  • 洛阳戒备森严,司马师是如何做到“阴养死士三千”的?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司马师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师的三千死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三千死士,帮助司马懿完成了局势的逆转。但是,问题来了,司马师是如何做到在戒备森严的洛阳城,养了这么多死士,还能不被人发觉的呢?史料上关于此事的相关描述,也只有简单一句。帝(指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

  • 名不副实的利己主义者诸葛诞,最终死于司马师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司马师

    琅琊诸葛氏发迹于西汉诸葛丰,到了东汉末期,已经成为一个大门阀,虽然不及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但也算得上是一级门阀士族。西蜀诸葛亮,东吴诸葛恪以及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都是琅琊诸葛氏一脉,有人说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这里的狗并不是贬义词。而是用来称赞杀敌立功的人。这也是琅琊诸葛氏出于家族利益,分头

  • 历史上夏侯徽到底是不是司马师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司马师

    在这之前我们花小篇幅介绍一下夏侯徽:她是三国时期魏国比较有名的妇人之一,父亲为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哥哥是夏侯玄。后来嫁给了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妻,生下五个女儿(是的,她没有儿子)。历史记载(主要是《晋书》)司马家起事之前,忌惮夏侯徽,于是司马师将其毒杀。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仍有不少疑问,比如夏侯徽是不是司

  • 司马炎追封伯父司马师为帝,为何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策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司马师

    父死子继,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权力交接的主流,但兄终弟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比如孙策死后,把权力交接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司马师死后,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但孙策和司马师的待遇却很不相同!孙策追封为王背后的权力之争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权称帝时,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却追谥孙策为长沙

  •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和睦,为啥赵光义却夺了赵匡胤的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司马师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哥哥把皇位传给弟弟的例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是一对,赵匡胤和赵光义也是一对,然而这两对兄弟之间传位的方式却截然不同,一对是哥哥托付弟弟,另一对则是弟弟主动夺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先说司马家这哥俩,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传位,因为那时还是曹氏的天下。曹魏政权还没有倒,但掌握实权者已经变成了司

  • 魏晋时期最“难”男人-司马师,如何走出权臣壁垒?

    历史人物编辑:卜彩霞标签:司马师

    01导言魏晋时期有四个司马氏的男人背受关注,他们分别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其中最出名的有两位:司马懿——司马氏的开拓者,司马炎——晋朝的创立者。其次是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就是他。司马师但是,我认为这四个人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并不是以上三人,而是四人中存在感最低的司马师。历代权臣

  •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的能力更胜一筹?权利面前如何保持兄弟和睦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司马师

    公元208年司马师出生,很小的时候,便有名气,与当时名士夏侯玄、何晏齐名。为人性情沉着,有谋略,在少年的时候就常常受到别人的赞美。 成年后,司马师掌管选才之法,推贤任能,整顿纲纪,使文武大臣各司其职,朝野肃然,。他父亲死后,代为辅政,封为抚军将军。在正元年时期,司马师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