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围困成都,数十日都未曾拿下,为何马超一来刘璋就投降了

刘备围困成都,数十日都未曾拿下,为何马超一来刘璋就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悦龙先声 访问量:272 更新时间:2024/1/25 20:52:00

前一篇文章讲述了刘璋不顾众人反对,听从张松的建议,断绝曹操邀请刘备入蜀的意图是为了震慑有异心的蜀中将领,以此来稳固自己在益州的统治。

今天我们来讲下刘备是如何与刘璋决裂,刘备一路攻城拔寨,直逼成都时,数十日都都围攻不下,为何马超一来刘璋就不再坚守立马投降了呢?

刘璋与刘备的决裂

想一想公元211年刘备刚入蜀的时候刘璋给予了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两家“欢饮百余日”后,刘璋给予刘备军队和大量物资,谁曾想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刘备举戈反向,调转兵力反客为主,与刘璋决裂,并要吞并益州。

那么刘备与刘璋是如何决裂的呢?别着急,我们慢慢道来

其一、刘备北上到葭萌关后,并未对张鲁进兵,相反在当地广树恩德收买人心。到了公元212年12月,时为刘备谋主的庞统眼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们当时入蜀真实的目的是要吞并益州的,如今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既不攻击张鲁,也不想办法拿下益州,时间一久,刘璋肯定会警觉,所以向刘备献了上中下三策助刘备拿下刘璋,上计为出其不意奇兵袭取成都,一举定蜀;中计为诱骗并斩杀杨怀和高沛,吞并他们的军队并且攻打成都;下计为退守白帝城,引荆州军队攻取蜀地。刘备听从中计。

其二、当时曹操南征孙权,在濡须口展开大战,孙权向刘备求救,刘备借口向刘璋要求增加一万兵及军需品,但刘璋只给四千兵及要求的一半军需,刘备因而向部众称刘璋吝惜财富,不顾士兵生死,以此来激励荆州士卒,同时把不义的责任推到刘璋身上。

其三、张松听闻刘备将要回师荆州,连忙给刘备写书信,结果书信内容被其兄得知,并告知刘璋,张松的阴谋败露,刘璋斩了张松,并要求各地加强设防,不必通知刘备,想要困死刘备,刘备知悉阴谋败露,采取庞统的中计,设计斩杀了白水关守将杨怀和高沛,并吞并了他们部队。

刘备入川的目的并不单纯,虽然刘备只带了魏延、黄忠刘封这些新人武将来掩人耳目,但只要刘备想要吞并益州,与刘璋决裂是迟早的事,张松阴谋败露只是让事情的发展提前了而已。

刘备攻打刘璋的过程中并不顺利

虽然最后刘备成功把益州收归囊中,过程却不是很顺利。从公元212年12月两家决裂,一直到公元214年5月刘璋出城投降,不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期间在攻打雒城时谋主庞统战死,兵力不足的刘备,只好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相助,留下了关羽独镇荆州。

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逆流而上,一路上攻克江州、江阳等郡县,在江州张飞更是义释守将严颜,成为一段佳话,很快与刘备合兵一起围攻成都。

刘备大军围困成都

史料记载刘备围困成都时,刘璋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到了这一步了,刘备这边是不愿强攻成都的,而是希望迫使刘璋主动投降,因为强攻只能是两败俱伤,日后也不利于刘备收复蜀人之心,所以早在攻打雒城之前,刘备就让法正写信劝说刘璋投降,刘璋断然拒绝,并且坚持抵抗。

成都这一围,就是数十日,为了鼓舞士气,刘备放出豪言壮语攻下成都后,府库里的金银财宝,都是你们的。

眼见硬攻不行,刘备又想到了一人,那就是依附汉中张鲁的马超。

公元214年春天,在关中和凉州受挫于夏侯渊的马超,无奈只好投奔汉中张鲁,但在张鲁处并不得志,张鲁的部下杨白等因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于他,于是马超辞兵逃入氐中。

恰逢刘备攻入雒城,马超于是写信派人暗中联系刘备,表达投靠之意,刘备得知来意后,派李恢前往汉中联络马超,由此马超归顺刘备。

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见《三国志关张赵马黄传》

为何马超一来,刘璋就投降了呢?

马超的到来是刘备早有预谋的,从刘备派李恢去联络马超,让马超待命,到后面暗地里资助马超兵马,马超率军到成都的时候,并让他屯兵城北,不到一月刘璋就投降了,裴松之引用《典略》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典略》曰:备闻超至,喜曰:“我得益州矣。”乃使人止超,而潜以兵资之。超到,令引军屯城北,超至未一旬而成都溃。

刘备围困成都数十日,刘璋并未立马投降,马超一到,刘璋急忙投降,很有可能是因为刘璋误判了当时的形势,马超依附张鲁,现在却帮助刘备来攻打成都,给刘璋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张鲁与刘备联合了,所以马超带来的威慑力不仅仅是因为马超其人的英勇,后面更有张鲁的影子,从刘备暗地里联合马超叛张鲁,日后曹操征张鲁,张鲁说“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座上客”可以看出,张鲁是很瞧不起刘备的,才说这样的话来羞辱他。

总结:刘备围困成都数十日,并不是拿不下成都,而是想不战迫使刘璋投降,马超的到来让刘璋误判了形势,认为马超是张鲁派来相助刘备来攻打自己,加上刘璋自己仁厚的性格,不愿成都军民再受到兵戈之苦,当张裔为刘璋争取到优待条件时,刘璋也只好率众开城投降了。

标签: 刘璋

更多文章

  • 刘璋对张松和法正不薄,为何二人却要勾结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刘璋

    张松和法正是汉末三国时期益州军阀刘璋的手下,一个是益州别驾,一个是代理军议校尉。两人的待遇虽然说不上位高权重,但也是职位不低,拿着刘璋的高工资,吃喝不愁,生活的非常舒坦。刘璋对两个人信任有加,被任命为特使分别出使曹操和刘备两大阵营。可以看出,刘璋对他们两人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张松,他每次忽悠刘璋,刘

  • 刘璋据城观望,为何马超一到绝望而降?只看刘备便知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访谈录标签:刘璋

    刘备在经过雒城的艰苦奋战之后,终于来到了成都城下。此时,诸葛亮也率荆州兵马前来,二有汇合后,为防止张鲁趁机夺取蜀地,便分兵把守蜀中各处要道,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并将成都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的刘璋坐在成都城内益州牧府内如热锅上的蚂蚁,可谓是心急如焚,在文武众臣的吵闹声中,是战是降他始终拿不定主意,

  • 刘备和邓艾兵围成都时,为何刘璋和刘禅都选择了献城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刘璋

    刘备、邓艾兵逼近成都城时,刘璋、刘禅不投降只能自毁。当然,刘璋的投降和刘禅的投降是有本质区别的。按理说,刘璋的本事,堪比刘禅。刘璋懦弱多疑,刘禅软弱无为。两人都是昔日的益州诸侯,但处理政务和管理地方却有着天壤之别。刘璋的领导能力严重不足。他从一开始就逼迫汉中和张鲁独立,想要互相攻打。但是,国外的东洲

  • 刘备围攻成都,刘璋尚有三万守军,为何听说马超归刘便献城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刘璋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末秋初,刘备率军用近1年的时间攻破雒城后,遂挥师直扑成都。刘备和奉命自荆州溯江西援的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各统大军分别从北、东、南3个方向会师于成都城下,准备发起夺占成都、全取益州的最后一战。当时,成都城中尚有精兵3万,粮草充裕,足可支撑一年作战之用。刘备、诸葛亮率军

  • 孟子说“仁者无敌”,三国军阀刘璋就非常仁义,为何败给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刘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是当时一位贤明之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魏国国力蒸蒸日上。魏惠王曾经接见当时著名的儒家宗师孟子,向他咨询治国之道。魏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使得魏国强大起来,成为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国强国?孟子从容回答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出卖刘璋的张松,在曹操和刘备之间,为何选择势力弱小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百年史说标签:刘璋

    刘备能成功占领西蜀,不能没有张松的功劳。曹操在谋求汉中时,就是张松建议益州牧刘璋与刘备搞好关系,并引刘备进蜀,以刘备的兵马对抗张鲁和曹操。最终,刘璋把狼引了进来。刘备进入西蜀后,没有为刘璋效力,反而谋求了刘璋的益州。张松以益州别驾的身份赢得了刘璋的信任,但背叛了刘璋。那个行动被后人鄙视。说到张松背叛

  • 刘璋坐拥十万兵马,占领益州,抵抗曹操时为何还要刘备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刘璋

    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有名气的人,他们有的非常擅长筹谋,而有的则擅长武力,更有的在用人这一方面非常的擅长。而当说起三国时期的人物,不知道你的脑海中会首先想起谁呢,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想起刘备吧,毕竟他这个人还是有点儿实力的,名气也是非常的大,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方霸主,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来的。而对三

  • 刘备只有3万兵马,为何能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呢?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刘璋

    “父子在州二十余岁,无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战三载,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这是刘璋在开城投降刘备的时候说的话,从此,益州还是益州,益州还姓刘,但此刘非彼刘。说起来,刘备能占据益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璋的引狼入室。乱世就在一个乱字,你攻我打,战火不断,一个地方今天属于你,说不定明天就易主了,争

  • 刘璋手中的王牌大将,用计谋杀死庞统,誓死不降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刘璋

    认识卧龙,凤雏的人很多,但认识张任的人少之又少,知道他们之间的恩怨更少。是的,张任是射死凤雏的人,也是刘备西川遇到的最大障碍,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第六十回,刘璋为张松把刘备引进四川而感到骄傲,“时部下将佐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一班文武官”提醒刘璋小心刘备,刘璋不相信。三国时期,刘、曹、孙三人笑到最后

  • 刘璋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为何还要让刘备入川呢?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刘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当时董卓之乱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样的情况下,天下群雄割据。在这时候,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说,只要你占领一个州,你就是土皇帝,我占领一个州,我就是土皇帝。换句话说,这时候谁都是可以称帝的。在我的地盘里,我是君、其他人都是臣,在你的地盘里也一样。由此说来,能够称帝是非常“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