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说出此话的人,跟三国杨修的关系鲜为人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说出此话的人,跟三国杨修的关系鲜为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大炸烩 访问量:3450 更新时间:2024/2/11 16:42:41

相信大家都听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什么是无知?”“这句话,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人们,不要以为做坏事就没人知道,但是,这个故事的来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在三国是谁的家训?

这个故事起源于东汉弘农县华阴县人杨震

杨震自幼好学,博览群书。他被当时的人们誉为关西孔子

后来,邓植将军听说了他的才能,极力推荐他为进士。东汉初任都督、太守。故事发生在他任东莱太守时。

杨震曾路过昌邑,昌邑知府弥是他的学生。王密为了表示对提拔自己的杨震的感激之情,连夜带着十枚金子去拜访了杨震。杨震说,我很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晚上给你寄钱谁也不知道。

杨震回答说: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弥羞愧地离开了。

杨震为人正直,为政公正廉洁,深得赞誉。后升为太尉,三皇子之一。

因为杨震为人十分清廉,家里一直很穷。他的子孙只能吃蔬菜,出门买不起车,只能步行。朋友和老师看不下去了,劝杨震攒点家产,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杨震不肯,答道,我觉得留给后人最好的遗产,就是清官子孙的名声!

杨震的儿子杨兵,在对自己的要求上,甚至比杨震还要苛刻。史书上说他不爱喝酒,他的妻子早逝也没有再嫁。他以清廉着称。他曾对自己说:有三样东西不能迷惑我:酒、色、钱。

杨家是从杨震开始的。

由于家风一直保持廉正廉洁的特点,杨震、杨炳、杨慈、杨彪四代都担任过太尉或司徒。一点也不差。而最后的三爹杨彪,就是杨修的父亲。如果杨修没有早逝,说不定这个家族的传奇还能延续下去。

杨家的四知三不疑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做官的水准,可惜能做到或看透这些的并不多。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杨修死在小聪明上?别再被“三国演义”误导了,看看史学家怎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杨修

    文/星座天天看V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知道,著名的文学家杨修是三国中典型的“恃才放旷”之人,很多人觉得杨修自以为是、骄傲自负,最后被杀是罪有应得!但真实的杨修却并非小说、电视剧中的那般自作聪明。历史上的杨修为人恭敬、学识渊博、仁义孝廉,深得曹操喜爱,怎么可能会因“小聪明”就遭到曹操记恨将其杀害呢?曹

  • 关于杨修的一些小故事,除了鸡肋和书之外,杨修的猜字谜

    历史人物编辑:微风拂海棠标签:杨修

    关于杨修的一些小故事,除了鸡肋和书之外,杨修的猜字谜这个鸡肋的杨修,也是那个敢戏耍曹丞相的杨修,可是除了这两个之外,杨修他还有着一些其他的小故事,比如说接下来讲的这个,关于杨修他的猜字谜的故事就是十分的有趣了。我们似乎只知道杨修他是十分聪明,可以很快的判断出曹丞相他的意思,可是也会惋惜杨修他的不识好

  • 杨修真正的死因是什么?“一盒酥”只是表象,深层原因是杨修善变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杨修

    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杨彪三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有着“桃园三结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等忠义故事,也有着魏国一方的猜忌故事,如“杨修之死”。杨修作为曹魏集团的一个谋士,他的聪明才智有时候连曹操都不能够比肩,为何会这样说呢?我们都知道,杨修是一

  • 柴桑大姐直播回忆姚策,一句话让人想起三拒绝。网友:杨修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渤海草堂标签:杨修

    柴桑大姐直播回忆姚策,一句话让人想起三拒绝。网友:杨修之死善人必有良处。连日来,经常听柴桑大姐的直播,感觉她们许家人真是太善良了,凡事都不好意思,无形中就助长了某些人的邪恶。刚才,看了柴桑大姐的一个直播视频,主要是回忆姚策的内容。视频中,柴桑大姐说,策策生前曾和“我妈”说过三件事,第一是“我妈”斗不

  • 杨修之死,绝不是因为小聪明,是杨修犯了大忌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杨修

    曹操有25个儿子(至今仍有记载,不算早逝的),20多个女儿,都有40多个孩子。当然,这还不算他在外面的“一夜情”。曹操老了,老是偏头痛。他觉得没有多少日子了。他必须考虑培养接班人!选择接班人一直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自相残杀,父子反目。曹操的儿子不仅怀念这个国家,甚至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例如,唐

  • 曹操杀杨修后,问其父杨彪:为何瘦了?杨彪回了一句,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付海祥标签:杨修

    一、曹操、杨修和鸡肋曹操为何杀杨修?《三国演义》和正史都指向两个字“鸡肋”。也就是说,曹操跟刘备在汉中之战打成了僵持,他实在有点顶不住。恰好曹营的军令官,请示今天的“口令”。曹操一眼瞅见餐桌上有鸡肋,于是说出了“鸡肋”。杨修得知此口令后,就玩了一把文字游戏,言称“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恰如咱曹老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是因为小心眼,嫉妒杨修的才华吗?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杨修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是因为小心眼,嫉妒杨修的才华吗?当然不是,其实呢,曹操原本是很喜欢杨修的,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当仓曹属主簿,也就是第一秘书,当然,杨修真的很有才,除了演义中说的聪明,过目不忘等优点之外,重要的是: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说白了,政治上也很有才华,说话办事很的曹操欣赏

  • 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杨修家的那些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等闲读史标签:杨修

    杨修大家都不陌生吧?对,就是那个让曹操自愧“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被 曹操以“造言乱我军心”的罪名处死的那个聪明人。 并不是这么回事。的确,《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和历史上的杨修,都是聪明过人,而且喜欢卖弄聪明的。但,并不是这么回事。 《三国演义》里杨修几次跟曹操猜字谜,“一合酥”啦,门上写“活

  • 原本曹操喜欢杨修,讨厌司马懿,为何反而被杀的是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杨修

    曹操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枭雄,之所以能够做到枭雄的位置上,更多的都是凭借着他爱惜人才,杀伐果断,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几乎从来多不会拖泥带水,而在三国时期,杨修是月旦评的一位文人,也是深得曹操的喜欢,甚至在魏国,曹操对杨修的信任是很重的,同样曹操在魏国也有讨厌的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但是我们纵观历

  • 司马懿有虎狼之心,杨修与司马懿作对,曹操为何杀杨修却放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杨修

    曹操算得上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虽然手下人才济济,但是他非常善于指挥这些人,让他们能为自己打仗,否则也不会有曹魏的基业。但是曹操手下还是出现过背叛曹魏的人,这个人就是司马懿,他曾经在明帝托孤后反叛,将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曹操曾经让司马懿辅佐曹丕,难道他没有早预料到司马懿的虎狼之心吗?其实曹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