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杀了杨修,还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回答成千古名言

曹操杀了杨修,还笑问其父杨彪怎么瘦了?杨彪回答成千古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钧儒说史 访问量:740 更新时间:2024/2/19 16:38:15

三国时,曹操身边有很多谋士,杨修便是其中之一。

杨修

字德祖

,出身汉魏名门,博学多才,是东汉有名的

文学家

。建安年间,曾任曹操府上的

主簿

杨修聪明,虽才华深得曹操之心,但

太过聪明能洞察人心

的人,对性格多疑喜怒无常的曹操来说,

不见得能有什么好前程

一开始,曹操确实非常欣赏和信任杨修。主簿这个官看起来好像不大,可是,曹操那时候是丞相,位高权重,朝廷上的事大多由他把持。

后来曹操架空了整个朝廷,再来看看杨修的位子,就会发现有多么的重要。

按理说,曹操有称王的大志,有才的谋士越多,对自己将来的帮助越大,可是曹操后来还是杀了杨修。

这不是浪费人才吗?

在曹操看来

,人才固然不可多得,但是所有能威胁他的人,都不能活命。杨修死了,还有后人,

人才总是前仆后继,死个谁都不值得可惜。

有才固然好,但

恃才为傲

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可惜杨修那时不懂收敛,也不明白他面对的人是谁。

曹操不喜欢旁人在自己面前炫耀和显摆,杨修却在群臣面前也不顾忌曹操的面子。刚开始曹操看重他尚能容忍,人才嘛,没用了再杀也不迟,但是在曹操心里,戒心是早就存下了,

什么时候动的杀心,也未可知。

谋士除了要提供有用的建议外,

最重要的一点是能体会主子的隐藏含义

杨修便是经常能切中曹操话中要点的那个人。表面看起来这是好事,但是杨修聪明过头了,自以为是,

惹怒了曹操都全然不知

,或者说,他根本没在乎,也不怕曹操会将他怎么样,还想出风头。

相国府刚建好时,曹操带人去视察,这府邸的建造,手下的人颇费了一番心思想讨好曹操,没想到曹操看了一圈之后,一句话没说,

只是让随从在门上写了个“活”字便离开了。

这让负责修府邸的人心里没底,杨修过来看了之后,立刻命人把大门拆了。

门中一个活,加起来就是阔,曹操的意思是,这门修的太阔了。大门重修之后,曹操果然满意。

这个事是好事,自然不会惹到曹操,可是另一回杨修猜曹操心思的事,就没这么幸运了。

那次是曹操在点心盒上写了三个字

:一合酥

,众人都不敢随便猜测,杨修主动站出来揣摩曹操的心思,

将“一合”给拆分成了“一人一口”,叫众人过来将点心分食了。

当曹操回来看到点心的情况,杨修不以为然地回答到:

“你不是在上面写了一人一口酥吗?”

曹操没反驳,也没赞同。

杨修这次是不是猜准了曹操的意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种大胆的行为,让曹操对他的戒备心又增加了一层。

著名的鸡肋事件,很多人都知晓,那是在曹操进军汉中与刘备决战的时候。当时的形势对曹操不利,曹操进退两难,心头烦躁。当部下来问曹操值夜的口令时,曹操正好在啃鸡肉,便随口一说:

“鸡肋。”

鸡肋这种东西,如何能当军中口令?部下不敢乱猜,忙求助杨修。杨修道: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不日便会撤兵。”

显然,这次杨修又猜中了曹操的心思。

这让曹操大为恼火,

一军统帅尚未下令,一个谋士居然先行说出撤兵

,这是

扰乱军心!

这次杨修出格的行为确定了他的杀身之祸,本来已经对他心存芥蒂的曹操不得不杀之而后快了。

最后让曹操忍无可忍杀掉杨修的事情,是杨修扶持曹植

曹操儿子众多,要挑出能担大任的继承人得花一番功夫对他们进行考核。曹植屡屡在考核中应对自如,让曹操起了疑心。

一查,发现又是

杨修在后面出谋划策

,而曹操心中想选的人却是曹丕

卷入

夺嫡之战

中,扰乱曹操的大计,曹操终于有了完美的借口杀了杨修。杨修死后,曹操见到其父杨彪身体消瘦,精神不振,还故作不知地笑着问他:

怎么如此消瘦?

杨彪道:

“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杨彪引用了匈奴政治家金日磾杀子的典故,绵里藏针地向曹操表达自己没有远见,但是思念儿子的意思。此话一出,曹操动容。

后来,人们便用

老牛舐犊

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爱。

标签: 杨修

更多文章

  • 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斩杀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杨平说历史标签:杨修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两个问题第一: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第二: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一、曹操要杀杨修的理由当时魏国发生的事情,就是曹操正在准备选世子,选接班人。他的手中有两个人选:曹丕和曹植。这两个人,各有优点各有缺点。曹植聪明,诗才很好,但是做事有些浮浪,不够稳重。曹丕人比较稳重,但是格局不大,诗

  • 历史上的杨修才不是因为“鸡肋”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杨修

    杨修被曹操赐死后,曹操遇见杨修他爹,看到老人家清瘦了不少,于是上前故做关心状,问:“杨公清瘦了不少啊,这是为何啊”。杨修他爹也是老江湖,知道曹操的意图,于是回答说:“我没有金日磾那样的远见,趁早除去逆子,到现在还如老牛想念小牛般想念我的儿子。”曹操听了,被这父子情打动,原本想着只要这老头有一点点怨言

  • 曹操临死之前,为何杀了杨修,却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杨修

    曹操,一生戎马天下,辛辛苦苦打下了的曹魏江山,在其死后不到五十年的时间,被司马氏所窃取,其中缘由很多,但多数缘由则是来自于他的儿子曹丕。曹操既然觉得让曹丕来即位,那么他就要大力的巩固曹丕的地位,首先就是要打压曹植一党了,否则曹丕的即位不可能会顺利的。杨修作为曹植的首席心腹肱骨之人,曹操肯定会先拿其开

  • 历史探秘|杨修被杀,是因为曹操嫉贤妒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杨修

    杨修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出身于名门望族,家族中四世太微,这让杨修在东汉末年颇具名气。他天资聪颖,学识渊博,深受曹操的赏识。曹操任命杨修为主簿,兼领相府内外的诸多事物。在三国演义中,杨修曾多次猜到曹操的想法,比如曹操在园林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被杨修猜到是嫌门太宽了。还有外臣进贡的一盒酥,被杨修解释

  • 从现代秘书的角度审视杨修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杨修

    从秘书学的角度看,杨修根本不了解秘书工作的性质,虽才华出众,却不具备领导人秘书的素质,因此难免遭杀身之祸。杨修(公元175——219年),汉末文学家。学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修生于官宦人家,杨氏几代人都是汉朝大官。《后汉书·杨震列传》评论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

  • 《三国演义》中,曹操为什么讨厌杨修呢?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杨修

    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不是一个正面角色,他阴险狡诈,冷酷无情,不过罗贯中还是为他保留一个优点:求贤若渴。曹操曾著诗《短歌行》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以表达他对于贤才的渴望。演义当中的杨修亦是一位聪明绝顶的人物,罗贯中称赞他道:“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绵帛成。

  • 杨修人设崩塌,死无葬身之地,父亲杨彪却说:咎由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杨修

    杨修,字德祖,东汉末年太尉杨彪之子,母亲出自“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建安年间,杨修通过公务员海选进入仕途,不久,曹操欣赏杨修的才华,让其担任了丞相主簿,主簿是个什么官职?相当于曹操家的管家。在充任主簿的职位上时,杨修干得很出色,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既然公务员年度考核打出了

  • 杨修之死为何是必然的罗贯中1句话8个字精辟总结杨修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杨修

    对于杨修的死,罗贯中先生这样解释:“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一句话八个字,却一针见血,直指杨修死因是两个方面,即“恃才”和“犯曹操之忌”。曹操因为礼贤下士,一直为人所称道,他确有容人之心,身边亦有不少有才之人,为何杨修最后会被杀呢?所以,这两个原因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杨修犯了曹操的忌讳。那么,杨

  • 杨修在才华、家世上都超过司马懿,只有一项不如却导致被曹操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杨修

    许多人以为曹操杀杨修是因为杨修比曹操聪明,经常猜中曹操心事,这对帝王来说是很要命的事情。而司马懿却不同,他知道自己被曹操猜忌,所以在曹操活着的时候一直非常低调,不敢彰显自己的才能,所以司马懿凭借隐忍才最终坚持到最后。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以史为鉴之前写过多篇杨修之死的文章,杨修之所以会被曹操杀死

  • 杨修的死亡真的是因为鸡肋事件吗?看懂了杨修,就明白结局已定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杨修

    故事一开篇,便是杨修身首异处。杨修乃曹操亲信幕僚,才高八斗,却因一句“鸡肋”之语,触怒曹操,被下斩首之令。世人皆道杨修死于鸡肋之事,不知此事只是表面之因,其背后却有深深的政治恩怨。鸡肋之事,乃是曹操平定汉中之后,欲南征刘备,却难以决断。一日在宴席上,曹操忽然叹道:“鸡肋,鸡肋。”杨修见状,便接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