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修的死,罗贯中先生这样解释:“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一句话八个字,却一针见血,直指杨修死因是两个方面,即“恃才”和“犯曹操之忌”。
曹操因为礼贤下士,一直为人所称道,他确有容人之心,身边亦有不少有才之人,为何杨修最后会被杀呢?所以,这两个原因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杨修犯了曹操的忌讳。那么,杨修犯了哪些曹操的忌讳呢?有三件事:
1、阔门事件。操尝造花园,将完工,过去视察后一言不发,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告诉人家说丞相嫌“阔”呢。操听说是杨修解释出来的,心甚忌之。
2、梦中杀人事件。曹操在梦里杀了人,人家都信,杨修却在一旁冷笑着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愈恶之。
3、杨修参与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杨修帮着曹植每每胜曹丕一筹,但曹丕也有高人朝歌长吴质在暗中出主意,故意装憨,拿捏得相当好。曹操大怒,咬着腮帮子说:“匹夫安敢欺我耶!”
曹操杀杨修之心早有,却一直忍而不发,“鸡肋”时正好找到借口。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被困斜谷界口,进退两难之际。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见碗中有鸡肋,随口答道:“鸡肋!鸡肋!”
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敦不解,杨修解释道:“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曹操知道后,大怒,就以造谣扰乱军心杀了杨修。
杨修之死是必然的,他的性格和曹操的性格决定了此事件的发生。曹操生性多疑,奸诈狡猾又聪明;杨修,才学渊博,聪明绝顶,性格外露,丝毫不知隐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