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费祎透露出拯救蜀汉的办法,姜维没有听,否则蜀汉不至于灭亡

费祎透露出拯救蜀汉的办法,姜维没有听,否则蜀汉不至于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颜小四煮娱 访问量:128 更新时间:2024/1/22 16:41:35

蜀汉无疑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弱的,只不过蜀汉出现了很多人才。比如说诸葛亮庞统关羽张飞等等,可是随着这些人的去世,蜀汉的国力走向了衰弱。没有了这些顶级人才的辅佐,蜀汉走向了灭亡。可是,在蜀汉的后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蜀汉后期出现的问题都间接地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诸葛亮去世后,蜀汉仍然存活了三十年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蜀后主刘禅还算是不错的。只不过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开始宠信小人。由此蜀汉开始走下坡路。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逐渐地掌控了蜀汉的大权。姜维掌控大权之后,继承了诸葛亮北伐的志愿,也就是说,姜维也是不断北伐的。曹魏正始元年,姜维开始第一次北伐,史书记载为“正始元年,蜀将姜维出陇西。郭淮遂进军,追至强中,姜维退。”

诸葛亮五次北伐,只不过都以失败告终。到了姜维时期,仍然是不断北伐的。按照史书的记载,姜维退军是因为郭淮进军,至于姜维退军的原因,则有很多,比如说粮草不济、后方出了问题等等。姜维的第二次北伐,在蜀汉延熙十年。

也就是七年之后,史书记载了“姜维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郭淮策姜维必来攻夏侯霸,遂入沨中,转南迎夏侯霸。姜维果攻为翅,会郭淮军适至,姜维遁退。”通过这样的记载可以得知,姜维与郭淮交战,但是胜负如何,不得而知。

延熙十二年,姜维第三次北伐。史书记载为“十二年,假姜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这里仅仅记载了“不克而还。”。这样的记载连交战都没有,这就让人感到奇怪了。就在这句话之前,费祎在临死前说出了拯救蜀汉的办法。

费祎的话被史书记载了下来:“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袭击徼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远不如丞相诸葛亮,不如保卫国家,治理百姓,守护社稷。

此后费祎的话说得很明确,妄图在一战之间决定成败,肯定是妄想。不如休养生息,否则到时候肯定会后悔莫及。总结起来,费祎的意思就是休养生息,不要进行战争。姜维掌权之间,一共进行了九次北伐,可是这九次北伐没有一次成功的。

第五次北伐中,“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姜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也就是说,在第五次北伐中,取得了最好的成果,就是连战连捷,并开拓了蜀汉的疆土。第七次北伐中,姜维大败。

史书记载为“十九年春(256),姜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会上邽,胡济失誓不至,故姜维为魏大将邓艾所破于段谷,星散流离,死者甚众。”这样的败仗无疑是蜀汉不能够承受的。姜维错误的判断了胡济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说,姜维的判断失误,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第八次北伐中,姜维的时机把握不好,此时的姜维就与邓艾开始有了交战。可是邓艾一直是坚守不出,史书记载为“魏大将军司马望拒之,邓艾亦自陇右,皆军于长城。”坚守不出的邓艾,让姜维没有办法,于是姜维只好撤军。

最后一次北伐中,也就是蜀汉灭亡之前,姜维败给了邓艾,次年,蜀汉灭亡。姜维没有听从费祎的建议,但是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政治理念,这就是北伐。假如暂停北伐,这就是否则了诸葛亮的政治理念,作为诸葛亮的高徒,姜维肯定是做不到的。

标签: 费祎

更多文章

  • 费祎VS姜维:同样是诸葛亮的继承者,谁比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九公读史V标签:费祎

    蒋琬、姜维,以及诸葛亮和费祎,并称为“蜀汉四英”。他们四人,按诸葛-蒋-费-姜的顺序依次接管了蜀汉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应该说,他们都是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当然,蒋琬和姜维之间的侧重点和能力值,自然也会有一些差异。先说蒋琬。蒋琬是诸葛亮死前指定的继承人(《蒋琬传》里记载:“(诸葛亮)密表后主曰:「臣若不

  • 诸葛亮的三大弟子,蒋琬、费祎、姜维,执掌国政29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费祎

    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29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统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祎;后十年是姜维。《三国志·蜀书·卷十四》把蒋琬、费祎、姜维合为一传,蒋琬、费祎、姜维实际上诸葛亮的三大弟子。所谓弟子、门徒,是诸葛亮倾心栽培,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以继承自己的衣钵。从这三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可见

  • 费祎身为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为何会突然遇刺?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费祎

    费祎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合称“四相”,一度执掌蜀国朝政。而费祎之死,却是蜀国中期一件惊天的刺杀案,其对蜀国影响深远。它标志着蜀国一个贤相时代结束的,从此蜀国內治无人,后主刘禅开始宠信宦官,朝政腐败,加上姜维数次北伐,空耗国力,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说到费祎其人,他是江夏鄳[mé

  • 诸葛亮所推举重臣费祎被刺杀身亡,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漫过今生标签:费祎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然而最后却是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形式。在这三个国家中毫无疑问魏国的实力是最强的,蜀国更是多次和魏国进行战争,以完成恢复汉室的愿望。在经历过夷陵之战的失败后,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年少的刘禅扛起了蜀国的大旗,不过他这个君主就有些不合格了,为了使国家能够正常运转,刘备特地在临终时交代

  • 历史钩沉:费祎之死与五胡乱华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费祎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中,如果要评选出“最黑暗的时代”,那么魏晋南北朝这360年一定能进入前三。篡位成功的司马家建立的晋朝,名义上是结束了三国纷争的大一统王朝。但是弱的一比。国祚不长,又充斥着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样的黑天鹅事件。门阀贵族衣冠南渡,依旧歌舞升平。苦的是沦为两脚羊的草民百姓。这样的沉沉黑夜

  • 改变蜀汉政治走向的郭脩刺杀费祎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费祎

    魏国降将郭脩刺杀费祎是个人行为,临时起意。偶发事件无任何人幕后指使。费祎遇刺以后对蜀汉的影响是巨大的,自此以后蜀汉再无贤相在朝,蜀汉的对外战略从守内改为进攻。这场三国时期最大的政治暗杀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应该说明的是,费祎遇刺之离奇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和比较公认的说法。也就是说,无主谋,无结果,无

  • “费祎不死,蜀汉不灭”?三国时期的费祎,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费祎

    费祎,蜀汉四相(四英)之一,是继诸葛亮,以及蒋琬之后,蜀汉的顶梁柱。在费祎主政期间,蜀汉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且,因为费祎为人谦恭真诚,虽居高位,且不自傲,深得同僚和蜀汉百姓的拥戴。在延熙十六年,蜀汉举行岁首大会之时,费祎被刺身亡。对于“费祎不死,蜀汉不灭”的观念,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

  • 有人说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费祎究竟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费祎

    众所周知,蜀汉作为三国势力之一,其实力在三国当中可以说一向是比较弱的。相对于雄踞长江天险的东吴,以及兵多将广占据北方的曹魏来说,当时仅仅占据西南一隅的蜀汉可以说是实力孱弱。但是在诸葛亮的指挥之下,蜀汉进行了数次北伐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生存空间。而在诸葛亮死后费祎便从他手中接下了蜀汉,而在费祎管理

  • 毌丘俭被灭族?朝中大臣修改法律特赦其闺女,晋时毌丘家获赦免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毌丘俭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62章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曹魏篇第十九章:毌丘俭被灭族?朝中大臣修改法律特赦其闺女,晋时毌丘家获赦免�“淮南二叛,拗口的姓氏,几乎灭了高句丽,他的行军碑文出土”,这些细节结合到一起,直指一位魏国大将——毌丘俭。话说他虽然因叛国被处以极刑,但他的后代在乱世之中,

  • 诸葛亮把八卦阵传给姜维,为何他一次没用过?廖化一句话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廖化

    诸葛亮把八卦阵传给姜维,为何他一次都没用过?廖化一句话道出真相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中就出现了一位谋士就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在仅有几万人马的情况下打下了一片江山,他临终时候才选取姜维为传人。话说姜维和诸葛亮也是缘分,两人本是敌人,在诸葛亮奉命去攻打天水关的时候,遭到了姜维的顽强抵抗,最后诸葛亮一看,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