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牛?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句公道话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牛?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句公道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田径董力文 访问量:103 更新时间:2024/1/18 12:55:11

提起三国,很多人都会想起刘备、关羽、张飞,想起智谋出众的诸葛亮,还有奸诈狡猾的曹操。

其实,

三国时期,除了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外,还有一些人,能力本事同样不俗,但却名气远远没有达到上述几位。

法正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足智多谋的法正”

法正有多么厉害?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

曾经赏赐了四个人最高的赏赐,有关羽、张飞自家兄弟,另外就是智囊诸葛亮,而最后一个便是法正。

能够跟这几个人相提并论,足见法正在刘备取益州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贡献。

也足以看出,法正此人本事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如此厉害的人物,为何在三国上并不出名呢?

甚至在刘备到西川之前,压根就没有听说过有关于此人的事迹。

要知道,三国中的其它智囊例如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是声名在外,早在未出山时就已经受到了世人的称赞。

其中原因,

一来是《三国演义》有夸大诸葛亮、庞统等人的用意;

二来,法正的前半生,跟的主子益州刘璋是一个保守老成的官僚,并没有刘备、曹操等人枭雄的气质。

因而,法正的才华被很大程度上埋没了。

好在,刘备的到来,让法正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张松的帮助下,

法正第一次见到了枭雄刘备,也愈发感到是时候重新找一个值得托付的主子了。

事实证明,法正的眼光是正确的。

刘备虽然半生飘零,屡战屡败,但手下能人众多,且全都死心塌地追随刘备。

刘备欠缺的,

只是一块足以让自己站稳脚跟的地盘,一旦能够立足,将来前途无可限量。

而恰好,益州地沃民富,易守难攻,是成就霸业的最佳地盘。

这么好的一块地盘,就此白白浪费在刘璋手中,岂不是太过可惜?

对于苦于没有立足之地的刘备来说,益州是再好不过的一块地盘。

如果能够以益州作为根据地,不仅自己可以站稳一方,而且未来大有可图。

这一点,想必刘备心里十分清楚,刘备有多么想要得到益州?

要知道,刘备是出了名的爱惜名声,也从不会做有伤仁义的事情。

但在法正等人的几句劝说下,刘备便迫不及待,甘愿冒着“鸠占鹊巢”,抢夺同宗兄弟地盘的不义名声,也要带兵拿下益州。

在这一点上,刘备的枭雄气质展露无遗。

很多人都说刘备爱哭,没有什么男子气概,更谈不上一代枭雄。

但能从曹孟德口中被视为“天下英雄,就你我二人”的人,能是一般的刘璋之辈可以比拟的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英年早逝”

在法正等人的帮助下,刘备带人迅速拿下了益州。

这是刘备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拥有的地盘,也是他一生事业的发迹开端,也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拿下益州只是起点,因为治理国家永远都比打天下要难得多。

刘备一个外来户,占了自己同宗兄弟的地盘,难免会让西川官吏以及百姓不满。

所以,首要的一点,便是在益州站稳脚跟。

而自古以来,“政治联姻”永远都是稳固江山的最好选择之一。对于刘备来说,他也不例外。

为了能够帮助刘备尽快立足益州,

法正等人便提出了,希望刘备可以迎娶一位益州当地名门望族之女来结婚。

古人向来讲究“三妻四妾”,刘备虽然不贪色,岁数也已经不再年轻,但面对这个选择,他还是满心答应的。

但没想到的是,法正等人竟然选中了,益州当地一位吴姓寡妇。

次女是益州望族吴壹的妹妹,早年丧夫,一直没有再嫁。

这就有点难为情了,刘备虽然青春不在,但好歹是一方诸侯。

要他低身迎娶一位大龄妇女已是不易,更不用说,还是一位死了丈夫的寡妇。

但刘备毕竟是刘备,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而结果也确实意料之中,刘备通过这桩婚姻,迅速在益州站稳了脚跟,等待他的便是“逐鹿中原”的美好未来。

有了荆、益两州,刘备的实力便今非昔比,但这对于打败曹操、孙权等人是万万不够的。

于是,刘备决心对外一步步出击,逐步蚕食对手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

而汉中无疑是至为重要的地盘。为何?

因为汉中是益州的门户,益州虽然易守难攻。

但失去汉中这个门户,就如同失去了屏障,敌人一鼓作气便可荡平此地,因而汉中是万万不能失去的。

因而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法正,

便竭力劝说刘备,趁着曹操南下对抗孙权的时候,趁机拿下汉中。

于是,刘备听从了法正的建议,亲自领兵出益州夺取汉中。

听闻法正跟随刘备前来攻关,连一向狡猾老辣的曹操都有些坐立不安。

他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现如今我们的敌人比刘备更加不要脸,也比诸葛亮更加足智多谋,如此一人,试问谁能抵挡?而如此人杰,却为何不能归于我门下?”

曹操口中的“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法正。

而法正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他出谋划策帮助刘备,打败了张郃夏侯渊,成功拿下了汉中。

有了这块土地,刘备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敢于在日后登基称帝。

这一切都是法正的功劳。

难怪刘备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将法正的赏赐列为了最高的一级。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刘备的信任,足可见法

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但可惜的是,拿下汉中之后,法正的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次年,便一命呜呼,去往西天极乐。

法正的死,让刘备痛心疾首。

为了纪念法正的功劳,刘备亲自敕封为“翼侯”,这也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个死后拥有谥号的大臣。

尽管现如今很多人的心中,三国智囊唯有诸葛亮、郭嘉荀彧

但不要忘了

,还有法正这么一位不输任何谋士的英才,如果法正没有死,说不定日后刘备真的能够统一天下。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了。

标签: 法正

更多文章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究竟有多厉害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句公道

    历史人物编辑:灵纹谈娱乐标签:法正

    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刘备帐下有两大得力干将,诸葛亮和庞统。此二人大智如愚,胸怀谋略。前方军事后方统筹,相互配合,堪称完美。而二人的结合果然也不负众望,使得刘备能在三国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里称霸一方。但人们都自动忽略了历史上同样有着出色谋略更是直接给刘备带来直接效益的谋士—法正。他不仅为了刘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厉害?你看曹操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法正

    历史的延变,朝代政权的更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史书中,也能够知道,一些历史人物,是如何影响历史和时局变化的。三国时期,刘备的帐下,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着一位非常重要的谋士:法正。史书中曾高度称赞法正,认为:倘若法正不死,就不会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了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牛?公元219年曹操说了公道话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法正

    人们对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历史,很多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书了解的,但实际上,被称为四大名著的这本书,其实跟真正的历史有着很大的出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诸葛亮是蜀国刘备身边的第一谋士,但事实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像书中所言那般高的建树。当时颇受蜀国刘备尊敬,并且有着相当出色的谋略,给刘备带来直接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的实力到底有多强?且看曹操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法正

    得益于《三国演义》,诸葛亮可以算得上是三国中最出众的人物,他被世人称为卧龙先生,刘备为了请他三顾茅庐,诸葛亮可以说是除了刘备外蜀国的灵魂人物。可是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是他的军师,是他的智囊团,但是真要比起来还是法正在他心中的地位更重,因为法正对于刘备来说是从龙之功,他甚至可以改变刘备的想法。乱世择良木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法正真的有如此恐怖吗?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法正

    法正是一个可以以一己之智改变天下格局的人物。“假如”之叹汉中之战,曹操被刘备搞得很郁闷。得知刘备是以法正之谋取胜后,曹操恍然大悟:我就说刘备没这么牛逼嘛!原来是有法正在教他呀!后来,法正死了,刘备发起夷陵之战,大败。诸葛亮叹息:假如法正还在,他一定能劝阻刘备,即使劝阻不了,大军也不会大败!曹操以为:

  • 法正不死,则无三国?法正如果活着,真的能帮刘备一统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法正

    诸葛孔明此等身怀经天纬地之才者,尚不能助蜀汉一统天下,更不必说一个小小的谋士法正。近年来随着“三国文化”的热度不断攀升,许多三国中的“奇才”被不断发掘,先有所谓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来暗示诸葛亮怕郭嘉怕得要命;后有所谓的“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仿佛只要法正在,刘备一统天下便是板上钉钉的。这些论调

  • 法正:刘备的幕后首席军事高参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法正

    说到刘备的军事高参,人们首先会想到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的他几乎被神化,自然也就没有谁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锦囊妙计”见长。事实上,当他和庞统同为军师中郎将时,在阵前出主意的更多是庞统。刘备入益州征战,随行所带的也是后者,而将诸葛亮“留镇荆州”(《三国志·蜀书七·

  • 法正对于蜀汉意味着什么?“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这一提法很夸张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法正

    文/四季文史《三国志蜀书》记载:“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是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发出的感叹。到后来,人们把这句话演变成了“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法正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谋士,在蜀汉政权建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法正不死,便无三国”这一提法

  • 诸葛亮说,如果法正活着刘备就不会打败,法正作用真的这么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法正

    夷陵大战失败以后,诸葛亮曾经哭着说:“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那么,诸葛亮这个话对不对呢?我认为诸葛亮这个话是不对的。或者说,诸葛亮的这段话,其实还有着更深刻的含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诸葛亮认为,法正如果活着就能够阻止刘备东征。那么法正能不能够

  • 法正与诸葛亮,同是刘备谋士,汉中之战为何刘备只带了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法正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不过这是罗贯中对诸葛亮的过度描写,历史上的诸葛亮是存在短板的。正史三国志中,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就非常客观。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为:“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