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杀庞德,投晋的故事广为流传。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谈论关羽的事迹。有多少人认为此时的胜利者关羽也有同样的失败投降的经历?不过,关羽的投降并没有成为他光辉一生的污点,反而给他留下了忠义、善良、勇敢的美誉。不同的是,于禁投降后的下场极其悲惨,令人惋惜。
于禁的投降为何不被世人承认?
曹操投降我真的很抱歉
可以说,在三国时期,很多将领都是因为对自己的领主不满,或者是因为嫉妒自己的领主而离开的。典型的例子是张云和姜维。后来证明,张允投靠曹操是对的。不仅得到了曹操的重用,还成为了曹魏集团的重将。
曹操的禁令呢?
《三国志·于禁传》:“禁与张辽、乐进、张郃、徐晃为名将。严加管控,严禁盗窃财物而一无所获,所以悬赏很重。”
由此可见,于禁跟随曹操多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为曹魏早日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襄樊之战时,于禁被任命为左将军。这种待遇不亚于刘备对关羽和张飞的待遇。可见曹操对晋国的尊重和信任是非常大的。
此外,曹操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善于判断,同时又大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曹操都应该配得上于禁的拼死侍奉。正因如此,曹操才得知于禁投降了关羽,说:“于进与我相伴三十年,为何面对失败不如庞德?
”
于进投降与庞德慷慨赴死形成鲜明对比
庞德宁死不降,特别留下一句:“闻良将不畏死不逃,烈士不损节节以存,今日吾死之日。”结果于津投降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较的。陈寿对这个禁令的评价是“玉禁为重,于禁虽也甚勇善战,但晚年德行不如庞德”。世人及后人更是不以为然。
反过来说,为什么关羽的投降会得到今世后代的认可呢?
关羽被俘后,徐州当时大乱。关羽并不知道刘备投靠了袁绍,也就是说,关羽在不知道刘备是死是活的情况下投降了。如果当时关羽得到刘备的死讯,估计早就同归于尽了。
曹操虽然对关羽好,但他不为所动。后来,关羽回到了刘备身边。赤壁之战后,曹操兵败走华容道。关羽让他去报曹操不杀之恩。
所以人们自然会明白,关羽投降其实是权宜之计。关羽的投降,只是暂时牺牲了自己的名誉。最终的目的是回到刘备身边,用一生来报答刘备的恩情。
于禁投降关羽后,因关羽被吕蒙打败,于禁被流放到东吴。他在东吴被于凡数次奚落,又被遣送回曹魏。魏文帝曹丕表面安慰于禁,暗地里却作壁画羞辱于禁。于禁羞怒而死,谥为离侯。于禁一生为曹操征战,经历生死,晚年却得到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