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起兵时,为何曹仁等人可以带着上千人马前来加盟

曹操起兵时,为何曹仁等人可以带着上千人马前来加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迟传龙 访问量:4922 更新时间:2024/3/8 22:12:38

曹操起兵讨董卓时,曹家和夏侯家的亲族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是曹操早期手下的主要军事将领。而且他们还自带干粮,在投奔曹操时带来了不少兵马和物资。比如像曹仁就带来了千余壮丁。

曹家和夏侯家能拿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支持曹操,其实和东汉后期豪强势力坐大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里说的豪强指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地方宗族集团。这些豪强往往占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大量的奴仆、贫民,在地方上有着很大的势力。当然,这种豪强对于统治者对于统治地方的威胁很大,因此历代大多采取了压制的政策,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强迫豪强大族迁徙。

刘邦就徙齐、楚等地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到关中,以隔绝他们和地方上的联系,避免对自己统治构成威胁。汉武帝也曾经将各地“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的人迁到茂陵以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不过到了随着地方豪强慢慢发展,他们不仅仅拥有大量土地,还凭借自己财力让子弟读书、出仕以后,地方上属吏不是出身于豪强,就是与豪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豪强就能左右地方政局。而一些大的豪强更是进入中枢,成为真正的士族。像东汉末年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样士族豪强势力日益加强,再想削弱他们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甚至公然拒绝迁移。到汉元帝时承认强行迁移地方豪强并非“久长之策”,其实就是和豪强妥协。

王莽篡汉后,规定奴婢“不得买卖”,并推行王田制以限制田地兼并,试图削弱豪强们的势力。然而这一做法遭到失败,而利益受损的豪强也成为反对王莽的主力。刘秀就是出身南阳豪强,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多是南阳、河北等地豪强出身。可以说刘秀能登基,和豪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所以在东汉时,豪强权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豪强往往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干涉地方政务,甚至在战乱时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自保。

到东汉末年,特别是黄巾军起义以后,豪强们依靠其在地方上的影响,将宗族、宾客和民众聚集在一起大量武装私兵自保。因此能拉出几百甚至几千武装的豪强并不在少数。

像许褚就“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结寨自保。而糜竺和糜芳资助刘备时,除了提供金银军粮等物资外,还拿出了“奴客二千”,以加强刘备的军事力量,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也是靠着自己私养的三千死士作为开始的武力。由此可见士族和地方豪强实力之强。

而曹家是西汉开国功臣、相国曹参之后。特别是曹腾拥立桓帝有功被封侯,权势大盛,此后家中出了不少大官。像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担任过太尉。曹仁的祖父曹褒当过颍川太守,父亲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曹洪的伯父曹鼎担任过尚书令,自己也当过蕲春长。显然曹家比一般的豪强要强得多,只是略逊于司马懿这样的士族,比糜竺和许褚肯定要强得多。

夏侯家同样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当然到东汉时没祖上那么显赫了。不过至少在谯郡夏侯家也是有名的大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相比许褚这种草根出身的肯定还是要强的多。

所以曹家和夏侯家一旦决定资助曹操,拿出几千壮丁来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标签: 曹仁

更多文章

  • 曹仁是个怎样的人?他在漫漫求节之路中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现实De生活标签:曹仁

    归义军杂谈/周四更新/竹鼠 (撰文)|归义军这个政权,无论是哪家哪姓来操盘,有一个头衔是必不可少的:节度使。所以从建立归义军以来,这个政权陷入的就是一个被异族环绕的泥沼,面对的是不间断的挤压和侵扰,同时夹杂着的政权内部权力的倾轧与更迭。这些更是要求归义军的首领集团必须拥有比中原诸侯更专治,更集中的唯

  • 曹仁:魏之肱骨之臣,智勇双全立功无数

    历史人物编辑:阿鑫历史说标签:曹仁

    导语:说起曹仁,经常有人把他和曹真的事迹搞混,曹仁是曹操的弟弟,而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而且大众所熟知的曹仁是三国演义中被丑化的形象,真实历史中他的能力甚至不输三国中的绝大部分名将。一、跟随曹操曹仁生于公元168年,卒于公元223年,字子孝,沛国谯县人(今安徽亳州),曹仁从小就擅长弓马,武艺超群很多同龄

  • 「每日黄诗」《作客曹仁军茶叶公司》

    历史人物编辑:执笔愿花间标签:曹仁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亦见仁见智,仅供参考,但相信每日均有所助益。作客曹仁军茶叶公司黄亚洲曹先生今天煮的“大红袍”具有真正的海拔他端坐茶桌,逐一冲泡出山风、

  • 三国名将曹仁:坚守不退,敌军望风而逃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曹仁

    曹仁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将领之一,以坚守不退、冷静果断著称,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绩备受人们推崇和敬仰。在曹魏的历史中,曹仁无疑是一位备受重视的将领。曹仁出身于名门望族,家族世代从事军事,因此他自幼接受家族的严格训练,深谙军事战略,懂得用兵之道。曹仁的战功卓著,曾经领兵平定了黄巾起义,参加了很多重要的战役

  • 曹仁的武艺,到底属于哪个等级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曹仁

    曹仁在曹操招集义兵讨董卓时,就带着千余兵士前来投奔。和曹洪、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一起成为曹操起家的班底之一。参加工作早,加上曹仁和曹操同宗,因此很快就成了曹操倚重的心腹大将。不过曹仁的表现没有夏侯惇、夏侯渊那么活跃,真正和人单挑的战斗不多,只有和周瑜的江陵之战有三次,还有就是关羽北伐襄樊时一次

  • 曹魏肱骨-宗室曹仁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曹仁

    一个政权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曹操的成功绝非偶然,除了他自己招贤纳士,能够吸引一大批人才来投效,也离不开背后宗族的支持,虽然不像袁绍那样四世三公,名声显赫,不过他的父亲也做过太尉,家中积蓄丰厚,夏侯家也是地方大家族,所以他起兵之后,就有不少宗族人士来帮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为稳固其政权起到

  • 他被曹操视为心腹,先后将曹仁、司马懿取而代之,却知名度极低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曹仁

    曹魏正始十年(249),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曹爽陪同少帝曹芳前往洛阳城外的高平陵为魏明帝曹叡扫墓。趁着曹爽外出的天赐良机,此前一直遭受排挤而装病蛰伏的太傅司马懿突然发难控制了京城。随后,司马懿背信弃义,在曹爽投降后不顾洛水之畔的誓言将其诛杀,并夷灭三族,从此彻底掌握曹魏的军政大权,史称“高平陵之变”。

  • 魏延北伐“冤死”,蒋琬在墓前雕三石像下跪,除诸葛亮外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蒋琬

    在陕西汉中市,有个石马乡。而这里之所以被称为石马乡,则大有来历,因为这里有座魏延墓。所谓石马,正是指魏延墓前下跪着的两尊石马(传闻丢失一尊)。那么,三座石像究竟是谁?它们为何会长跪不起呢?我们还得翻阅三国历史,一点点说起。 自打魏延跟了刘备后,他为蜀国基业可谓兢兢业业。他曾随刘备入川,一路立下赫赫战

  • 蒋琬:被刘备不待见?被罗贯中嫌弃?被诸葛重用,招谁惹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蒋琬

    #头条中国史#一说《三国》,人们想到的都是仁德刘备、奸臣曹操、孙家三虎还有很多名将智将,而蒋琬,貌似在三国时代不出名,唯一高光时刻,就是在诸葛亮病危的时候,被任命为继承者,其他时候的笔墨实在是少得可怜。那为什么会专门写蒋琬呢?因为实在是觉得他可惜。让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蒋琬。蒋琬,字公琰,他爹梦到一颗

  • 诸葛亮死后,杨仪权势正盛,又诛杀了魏延,为何刘禅却重用蒋琬?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蒋琬

    在蜀汉政权中,随着诸葛亮的病逝,随即展开了一场内斗,在人事任用上也进行了重要调整。原本权势正盛的杨仪,命马岱诛杀了魏延,以为自己会大权独揽,却不想刘禅却重用了蒋琬。对于这一变化,似乎显得出人意料。可是,如果我们抛开《三国演义》,仔细分析蜀汉的形势便会发现,其实蒋琬的才干并不必诸葛亮逊色多少,而且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