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仁一支曾攀上外戚?也许你能理解曹操早期为何忠于灵帝建言献策

曹仁一支曾攀上外戚?也许你能理解曹操早期为何忠于灵帝建言献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翟梦迪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3/14 20:18:48

本文系《三国人物关系网及亲缘风云》第45章

作者:正聊三国作者XXY

曹魏篇第二章:曹仁一支曾攀上外戚?也许你能理解曹操早期为何忠于灵帝建言献策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顿丘令之后的官职是议郎。裴松之通过整理史料,发现曹操并非是由顿丘令直接入朝为议郎的。

根据《魏书》记载,在曹操担任顿丘令刚满一年时(光和元年),就遭遇连坐而被免官。这次连坐很有意思,笔者曾称此次行为是“超长连坐”。首先是这次连坐的关系很远,其次是对曹家来说连坐对象有据可考的只有曹操一人。

我们先分析一下连坐原因。曹操受到连坐主要有两种可能。第一是蹇硕等宦官势力对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所做的事情的报复行为;第二是在顿丘令期间,以曹操的性格难免得罪宦官在地方上的“既得利益”。下面我们再说说连坐之事。

按理说,曹家和灵帝的宋皇后还是有点亲戚关系的。笔者曾经总结:“宋皇后是,曹操的爷爷的哥哥的儿子的闺女的丈夫的妹妹。”

如果展开了说,曹操的祖父是曹腾,曹腾有个哥哥叫曹褒,曹褒有个儿子叫曹炽,也就是曹仁和曹纯的生父。曹炽有一个闺女曹氏,这个曹氏嫁给了宋皇后的亲哥哥宋奇。

而宋奇和曹操的关系又不错,这也可能是连坐的原因之一。

我们翻回史书,宋奇因宋皇后之事连坐被诛杀。宋奇本人、宋奇的爹、宋奇的几个兄弟全都被杀并且被弃尸城外。历史上没有记载宋皇后是被灭三族的,宋奇的媳妇儿曹氏也没有受罚的记录。另外来说,相对比曹仁和曹纯,要是连坐的话他俩更应该首当其冲,但连坐对象居然是一个相对关系很远的曹操,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光和元年,遂策收(宋皇后)玺绶。后自致暴室,以忧死。在位八年。父及兄弟并被诛。——《后汉书》

如此“选择性执法”,的确会让我们起疑心是有人操作的。

标签: 曹仁

更多文章

  • 曹操命于禁去救曹仁,问谁敢为先锋,为何庞德第一个站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曹仁

    关羽击败曹仁包围樊城以后,曹操命于禁率军前去救援。在问谁敢为先锋时,庞德主动请战,并公然说要“当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庞德敢第一个站出来,是因为他没见过关羽的身手,所以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庞德的武艺不错,此前在曹操收服庞德之战中,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等人车轮大战庞德,还是没法将他拿下。最后曹操

  • 汉灵帝废宋皇后导致曹操被免官,曹仁是否遭到连累不得而知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曹仁

    光和元年(178年),中常侍王甫枉因为与勃海王刘悝结怨,诬告刘悝谋反,致使其下狱自杀,其王妃宋氏也因此丧命,而宋氏是汉灵帝宋皇后的姑母,所以王甫担心宋皇后会为姑母、姑父申冤,牵扯出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诬告宋皇后在宫中行巫蛊之术。宋皇后本不得宠,故而汉灵帝听信诬告,“后无宠而居正位,后宫幸姬众,共谮

  • 夏侯惇曹仁是曹操心腹将领,担负重任,他们的武艺能力谁高谁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曹仁

    #三国风云录#在曹操的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这是因为曹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造成的。但是,虽然曹操手下将领很多,可受到曹操信任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却很少。这是因为曹操多疑的性格,以及他以武力起家,害怕兵权旁落。在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也说得明白,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安全,绝对不会放弃权力的。在这

  • 曹魏大司马曹仁,年轻时战功赫赫,晚年却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大咖标签:曹仁

    曹仁,曹操从弟。三国曹魏的名将。一提起曹仁,人们都会对他有敬畏之心,跟随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攻败袁术,更是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在官渡之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在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看了《三国志》的人大多都认为他是仅次于夏侯惇的第二大将,后来成为了曹魏的第一大司马。在《三国志》中记载,曹

  • 曹仁武力比张辽若何?后人早有定论,不服不行!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曹仁

    曹魏武将众多,处于核心位置的不过数人,曹仁就是这样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位列大司马,夏侯惇死后,曹仁袭其位,位列大将军,军中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之五子良将之流,是要高出一截的。曹仁在演义里的形象,能攻善守,善于从侧翼配合曹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曹操在襄樊之战时,利用自己善守的特点,硬是拖住了孙

  • 驰援曹仁打关羽,徐晃昼夜兼程张辽行动迟缓,谁领会了曹操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飞雪落地无声标签:曹仁

    仔细看下关于襄樊之战的时候,是有着这样的细节,题主所问的表示认真读了书,关羽在襄樊前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为了延缓关羽的攻势,曹操在损失了于禁率领的七军(相比后来给徐晃招募的新兵,都是精锐,约三万人),一边调动参加过汉中之战的徐晃前往宛城协助曹仁守樊城,一边调动驻守合肥的张辽一起前往救援樊城。很有

  • 曹操因屠城错失徐州,曹仁屠城差点让曹操迁都,这都是历史的教训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曹仁

    自古以来,行兵打仗,屠城、杀俘绝对是一个禁忌,但是在三国时期,雄踞北方的曹氏家族似乎偏爱屠城和杀俘;据说在官渡之战后,曹操一下子将袁绍的七八万降卒全给坑杀了;但毕竟这个缺乏认证,但是关于曹氏家族屠城的事件,却是有记载的,而且给曹氏集团造成了巨大影响。 首先是徐州大屠杀;古代的徐州,位于今天江苏北部,

  • 三国中曹操最信任的三位文臣武将,荀彧曹仁不在其中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曹仁

    曹操生性多疑,从不轻信他人,但在他的这群下属中,却有三个人能让他推心置腹,十分信任,那么这三人是谁?第三名、夏侯惇夏侯惇是曹操的族弟,与曹操是本家兄弟,从曹操起兵之时便跟随在曹操左右,夏侯惇这个人一生基本没打过胜仗,但升官却没有停过。夏侯惇虽然打仗不行,但管理能力却十分出众,曹操每次出征,基本都是将

  • 救曹仁,抗关羽,他勇冠诸军,死后多年曹丕还念念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曹仁

    从汉末黄巾起义,到司马炎统一三国,百年历史,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以曹魏为例,论武有典韦、许褚、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及五子良将等;论文有贾诩、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这些英雄中,有人勇猛无敌,有人谋略超群,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命运坎坷。实际上,有许多人,虽然名气不大,但也不比这些人差。只是个人命运不

  • 曹操起兵时,为何曹仁等人可以带着上千人马前来加盟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曹仁

    曹操起兵讨董卓时,曹家和夏侯家的亲族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是曹操早期手下的主要军事将领。而且他们还自带干粮,在投奔曹操时带来了不少兵马和物资。比如像曹仁就带来了千余壮丁。曹家和夏侯家能拿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支持曹操,其实和东汉后期豪强势力坐大有着很大的关系。这里说的豪强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