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红酒
公元263年,魏国出动15万大军全面进攻蜀国,试图一举消灭蜀国。蜀魏大军相持于剑阁。为破解僵局,魏国大将邓艾率领3万精兵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国危在旦夕。危急时刻,东吴紧急发兵救援,但实力强大的南蛮却按兵不动,直到蜀国灭亡也没什么动静。南蛮早已臣服蜀国,为何没有发兵勤王?
第一,南蛮虽然臣服于蜀国,但时叛时服,蜀国根本就没有真正降服过南蛮。虽然诸葛亮和南蛮达成停战协定,但南蛮仍然不断滋事。蜀国多次举兵平叛,连向宠都战死了,张嶺才勉强平定南中,而张嶺一死南中又反了。所以魏国灭蜀,南蛮不但不会为蜀国解围,反而可能趁火打劫。想要指望他们勤王,除非蜀国出的起大价钱。
第二,南蛮诸部一盘散沙,实力本来就一般,又在和蜀国的作战中损耗巨大,尤其是和诸葛亮的持续作战彻底伤了元气,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勤王。同时,南蛮以步兵为主,适合山地和丛林作战,一般都是就近活动,南中和成都路途遥远,即使南蛮部队长途跋涉去了,等到了成都蜀国也早就灭了。
第三,由于蜀国对南蛮没有好好经营,南蛮对蜀国认同感不强。南蛮部落众多,孟获也只是名义上的老大,对他们而言家族利益高于国家,他们根本就没勤王的打算。其实成都被包围时,孟家已经自身难保了,哪还有力量北上勤王,就是他同意别的部落也不一定愿意。
第四,蜀后主刘禅懦弱,被邓艾吓破了胆,根本就没想抵抗。成都粮多城坚,城中有兵上万,各路援军也已开始救援。蜀国大将霍戈向刘禅进言带兵甲数万前去驰援成都,被刘禅直接拒绝。由此可见,刘禅压根就没想抵抗,否则以邓艾几千兵马很难啃下成都,一旦姜维和霍戈援军开到邓艾跑都没处跑,等到东吴援军到了蜀国就可以度过难关。要怪只能怪刘禅懦弱,南蛮发不发兵其实并不重要。
第五,勤王有风险,不仅要损耗钱粮兵马,弄得不好还得搭上性命。南蛮又不傻,看看沙摩柯就知道勤王的下场。一旦激怒强大的魏国,南蛮很难收场。还不如静观其变,等待时局的变迁,大不了投了魏国,反正当马仔跟着谁混都一样。魏国比蜀国有钱,弄不好还能沾点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