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虽然相貌是交际过程中的第一通行证,但是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与可深交的程度并不仅仅只看对方的相貌。
在长期的相处交往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更重要的其实是个人的内在价值。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算是相貌不占优势的群体也总会在其他方面有特长之处。
在我国封建历史上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时期,涌现出的诸多诗人学者之中便有一位相传相貌奇丑的诗人;据说他的诗还曾迷倒宰相女儿,诗文流传至今其中一句诗还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这位传奇诗人便是罗隐。
“十上不第”的大唐诗人
大唐盛世时期绝对可以称作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中一颗繁华璀璨的明珠,唐朝先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后有女皇武则天在贞观盛景的基础之上起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作用。
再后来在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一度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繁华富强的盛世景象,达到了李唐家族统治时期的顶峰水平。
在如此繁荣昌盛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整个唐朝时期的文学水平也达到了古代文学发展史的空前繁荣的水平。
在繁荣开放、包容万象的大唐盛世时期各种风格类型的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如此盛世中涌现出的诗人、文学家更是层出不穷,流传至今令我们耳熟能详的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香山居士白居易等等。
在唐末五代时,有一位名为罗隐的诗人,虽然放在现代名声没有李杜之流那么广为人知,但是在当时擅长通俗易懂之诗文的罗隐的诗作在民间流传颇广,他本人更是名声大噪。
罗隐自号江东生,他生于浙江杭州的一户官吏世家,祖上均担任一官半职;由于受到父辈宦海仕途的耳濡目染,聪慧好学的罗隐从小便胸怀大志,立志长大后也要成为父辈一样的人。
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治之下的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为了培养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忠义之士,所以将诗书礼义等教导世人要做一个忠君爱国之人的书籍作为参加科举考试后步入仕途的必选参考书目。
久经这些书籍内容渲染,读书人的思维愈发单一刻板化;读书人们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他们的眼中也许从未想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一味钻营入仕的读书人们认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步入仕途,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生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再加上家中世代做官的罗隐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罗隐一直埋头苦读。
奈何罗隐在科考一事上似乎毫无天赋可言,但他在参加科举考试屡屡不中的打击中却越挫越勇,甚至“十上不第”的传奇记录,最后还开启了屡战屡败却仍然屡败屡战的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一个拥有正常心理状态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对于自己与社会的不满情绪;渐渐地,壮志难酬的罗隐大感自己怀才不遇,心中的愤懑之情无处宣泄,只余一腔失意与寂寞一股脑儿地倾洒进了诗文世界。
常言道:命运往往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很显然,科举考试的屡屡失败是罗隐被命运关闭的窗,但是他写诗的才华却又是命运为他额外打开的一扇窗。
虽然在仕途之路上罗隐每每都名落孙山,但是自小励志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罗隐一直有读万卷书的好习惯,罗隐因此多年来积累的文学底蕴十分深厚。
在罗隐年纪还尚小的时候才学之名便已经传遍了十里八乡,为乡里乡亲所广为传颂,后来罗隐所做的诗集文章更是为世人所推崇。
诗作曾迷倒宰相女儿
如果以现在偶像与粉丝的关系来看待当年的诗人罗隐的话,那么当时的罗隐便是妥妥的流量偶像;许多人在拜读了罗隐的诗作之后便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从各地慕名前去拜访的人更是不计其数,罗隐的名字越来越为人所耳熟。
与现在狂热的追星族类似,在当时那个含蓄保守的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还有许多女性铁杆粉丝迷在读了罗隐的诗作之后心向往之,将罗隐视作自己的梦中情人。
甚至在当时不顾一切地扬言要嫁给能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诗篇的诗人的女子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一位最著名的“罗隐迷”便是当朝宰相的女儿。
此女亦是一位才华卓越的女子,其父是当朝宰相郑畋,郑畋之女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偶然读到罗隐曾经献给父亲的诗后便倍生仰慕之情。
或许是出于才学之士志同道合的惺惺相惜,郑畋之女一直对罗隐及其诗篇念念不忘。
宰相郑畋眼看患了“相思病”的女儿已经病入膏肓,自知劝说无效便在一次罗隐来府中拜访之际嘱咐女儿隐匿于屏风之后偷偷观看心目中假想的“心上人”。
结果这一看不要紧,郑女发现真实的罗隐与诗篇中自己所幻想的形象竟然有云泥之别。
所以后来郑女便再也没有说过要嫁罗隐的话,甚至就连平素里喜爱的罗隐之诗都不再吟诵了,用现在的话来讲,郑女是是个十足的“颜控”。
一句诗成现代人的口头禅
可谓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罗隐屡屡落榜虽然看似是人生的不如意,但是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利弊俱全的双刃剑,正是郁郁不得志造就了罗隐的文学成就: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更是流传至今。
在我国唐朝时期有一位名作罗隐的大诗人,他生于官僚世家,但却科举屡屡不中,甚至创下了“十上不第”的传奇记录。
而在作诗上才华横溢的罗隐相貌却是是奇丑无比,相传罗隐的诗曾经成功地迷倒了宰相郑畋的女儿,但其面容却将春心萌动、有以身相许之意的郑女劝退。
诗作流传甚广的罗隐还有一句诗直至现在仍然是许多人的口头禅:“今朝有酒今朝醉”,由此可见其文学造诣之高,方能久经沧桑而不衰,反而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