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才华横溢的罗隐,严肃的段子手,苦逼的一生

才华横溢的罗隐,严肃的段子手,苦逼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君讲述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3/12/18 4:30:57

罗隐的大名或许不如李白白居易为我们熟知,但他写的诗不少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一首《自遣》将自己愤世嫉俗、乐观旷达的高士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年轻时罗隐也是个阳光青年,年少出名,欲读书致仕,一展宏志。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26岁的罗隐满怀信心来京城参加礼部省试,不料落榜。在接下来将近三十年里连考了十余次,皆榜上无名,留下了“十上不第”的光荣称号,气得直接将名字由罗横改为罗隐,以遣心中的郁闷,后隐居于九华山。

唐朝选拔人才的标准是“身言书判”,通俗来讲,就是要长得好看,要德才兼备,长得丑的再有才华也没戏。罗隐偏偏被爹妈生得奇丑,有多丑呢?史书虽没有详细记载他的样貌,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则小故事得窥大概。

《旧五代史·罗隐传》记载:“隐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常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唐僖宗宰相郑畋(tián)好诗文,颇欣赏罗隐的才华。他有个女儿从小熟读文章,常常翻阅罗隐写的诗词,爱慕其才华。郑畋便邀请罗隐来家中做客,让女儿坐在帘子后面看看其样貌。结果,一看吓坏了姑娘,从此再也不读其诗卷。能给姑娘心里留下这么大的阴影,有多难看就不用再描述了吧,诸位请自行脑补。

除了长得奇丑外,罗隐还经常是“出口伤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毒舌“。

《旧五代史·罗隐传》记载:“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宰相郑畋、李蔚所知。“

罗隐的诗歌秉承其前辈杜甫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入世精神,又发扬白居易通俗讽喻的创作思想,勇敢地以笔为武器,抨击社会的弊病,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百姓的民间疾苦,抒写个人的坎坷际遇。总之,遇到不平的就说道,看不惯的就讥讽,因此得罪了很多权贵小人。

西施》备受世人推崇,罗隐借诗旗帜鲜明地反对“红颜祸水“之说,毫不客气地指出国家兴亡是自然规律,与女人毫不相干;暗示帝王要承担国家灭亡的责任,不能推诿他人。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看到百姓在田间辛苦劳作,而当官的却不劳而获,罗隐十分气愤,挥笔写下《蜂》这首诗。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战争频繁,罗隐写下了《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组诗,描写了战争给国家和百姓造成巨大的灾难,讽刺了朝廷权贵的无能和胆怯,表达了朝廷应该为战乱负责的主张,反映了自己忧国忧民的忠贞之心。

这组诗历来被后人传颂,认为是可以比肩杜甫《兵车行》的佳作。

罗隐除了讥讽权贵,批评朝廷,怼起人来也是毫不客气。

不知道这又是第几次落榜,老罗内心无比郁闷。不料路过钟陵县(今江西进贤县)时又遇见了昔日结识的故人歌妓云英,云英见到潦倒的老罗脱口而出:“未见,罗秀才还是一身白衣?”老罗顿时满脸通红,想到云英这么多年还是孤身一人,与自己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提笔写下《赠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其实云英可能是无心地随口一说,老罗立马反击,足见落第对其打击之大。哎,迟暮之感,一往情深,愤懑和无奈溢于言表。

老罗虽然饱受“摧残”,但心态还是稳稳的。绝不向权贵低头,绝不改掉自己“毒舌”的秉性,既然考不上,那就不考了呗。世界那么大,不如去转转。

飘啊飘,摇啊摇,55岁时,老罗来到钱塘,受到杭州刺史钱镠(liú)的重用,出任钱塘令。

这个钱镠,据传出生时全身红光,而且相貌奇丑。唐朝末年崛起,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两浙十三州,建立吴越国。老罗终于遇到了伯乐,后半生得以在此安稳度过,君臣和谐,情深意重。

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唐朝灭亡。908年,钱镠向后梁表奏老罗为吴越国给事中,人称罗给事。909年病逝,时年78岁。

老罗出生时正逢“牛李党争”热火朝天的时候,两年后朝廷发生了“甘露之变“,唐文宗被宦官控制,朝局从此大乱。成年后参加科举屡试不第,中年赶上黄巢起义,晚年又经历唐朝灭亡,可以说,老罗一生真是苦逼的一生。

不过“人生不幸诗家幸“,老罗终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佳作,毛主席对其91首诗都画圈批注过,鲁迅先生更是对其诗评价甚高。

标签: 罗隐

更多文章

  • 唐代诗人罗隐经典诗词8首,篇篇精彩,值得一读!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罗隐

    1、《梅花》唐代:罗隐唐代:罗隐唐代:罗隐唐代:罗隐唐代:罗隐唐代:罗隐唐代:罗隐唐代:罗隐吴王醉处十余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2、《杏花》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3、

  • 晚唐诗人罗隐,身处稀烂的时代,却饱含热爱,活成暗黑里的一道光

    历史人物编辑:木槿读书标签:罗隐

    《乌程》罗隐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 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 唐朝到了中晚期,世家门阀垄断朝堂,科举的现象越发严重,大批“寒门”士子,求进无门,一腔怨愤悲苦,就以各种形式体现在他们的诗歌之中。著名的如李白的《行路难》,还有李贺的诸多托言神鬼的诗句,其中尤为特

  • 晚唐毒舌罗隐:才华横溢有何用?一张丑脸把余生都给毁了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罗隐

    少年时读史,最是艳羡古时文人,肆意妄为,潇洒泼墨,仿佛世间所有烦恼,皆可用笔来倾述,用酒来浇灭。至年岁稍长,再看故事,又蓦然发觉,原来他们的洒脱,不过是对家国、对朝廷的失望。看不到光亮的未来,不若纵情当下,惟愿那字字句句能抒怀心内痛恨无奈,毕竟以己微薄之力,尚无法同权贵相抗。一如罗隐。说此人名,或诸

  • 被李成儒戳中伤心处,陈凯歌终于正面开怼,李成儒,大鹏全都中招

    历史人物编辑:篮球小火花标签:李成

    被李成儒戳中伤心处,陈凯歌终于正面开怼,李成儒,大鹏全都中招,发起火来的凯歌导演损人依旧是不带脏字儿。在下一期的《演员2》中小彩旗和晏紫东组cp演绎陈凯歌导演的《无极》,整段表演后李成儒老师给的评价是“《无极》原片,不好意思没看过”。说完这句话时,陈凯歌老师的脸色就有些变化了,不过依旧用笑声来掩盖尴

  • 从余则成到李成阳,陷入综艺无法自拔,孙红雷走到今天怪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追梦的记忆留痕标签:李成

    《潜伏》里的余则成,那是所有谍战卧底的代名词了,现在很多地方如果说卧底中的王者,都说他是余则成。孙红雷塑造的余则成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卧底王者,到后来在《扫黑风暴》里塑造的李成阳,却有很多人都非常反感,这个又是为什么呢?已经五十多岁的孙红雷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作品播出,从先前的谍战之王到现在沦落到无戏可拍的

  • 隋末英雄杜伏威,比瓦岗军更狠,一猛会三彪,三千山东兵霸占江东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杜伏威

    大隋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施行暴政,大肆征调民夫,大兴土木,并且多次出巡,劳民伤财。他又穷兵黩武,三次进攻高句丽,伤天害民,导致天怒人怨。为反抗暴政,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一波胜过一波,屡禁不止。而前些年随着《隋唐英雄》、《隋唐演义》等电视剧的热播,人们对于李密所领导的瓦岗寨起义军愈加熟悉,秦琼、王伯

  • 寇仲和徐子陵的干爹杜伏威,起兵山东称霸江淮,死因却不明不白

    历史人物编辑:范翌英标签:杜伏威

    黄易的《大唐双龙传》中,两大男主寇仲和徐子陵曾经认过一位干爹,这位干爹就是杜伏威,杜伏威此人并不是黄易虚构的,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历史上杜伏威是江淮地区的霸主,在大唐一统天下之前,就早早的投降了李唐。然而在入朝长安仅仅一年后,杜伏威却突然暴毙,杜伏威之死是历史上尚未破解的一桩悬案,那么杜伏威之死,李

  • 徐茂公、罗艺、杜伏威何以效忠唐朝,因为李渊给了他们一样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杜伏威

    隋末天下大乱,有十八路诸侯,六十四处烟尘。各地英雄纷纷而起,比如徐茂公、罗艺、杜伏威等等,这些英雄何以最终归唐呢?因为唐高宗李渊赐给他们一个字。徐茂公,又名徐世勣。在《隋唐演义》里,他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后来,瓦岗寨头领李密不得已投降了唐朝,徐世勣当然也不能免俗。李渊知道徐世勣是个难得的将才,就

  • 杜伏威借用诸葛亮的这个计谋,成隋末乱世的一方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杜伏威

    杜伏威借用诸葛亮的这个计谋,成隋末乱世的一方霸主历史上聪明的人很多,诸葛亮肯定榜上有名。尤其帮助东奔西走的刘备在东汉乱世取得一席之地,早已不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三国时蜀国最弱,但是吴魏却不敢轻易攻打,就是因为诸葛亮的缘故。隆中对的策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先出荆州益州,再取天下。方法不错,刘备前期也

  • 唐朝唯一的善终废太子李宪:没当上皇帝却一生逍遥,真相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狼群讲历史标签:李宪

    公元705年,81岁高龄的武则天病危,她只允许张氏兄弟在她身边,连儿子李显和李旦都不能服侍身旁,这下子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恐慌。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朝臣对此再也无法坐以待毙,因此发动了神龙政变,除掉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将皇位还于李家。李显正式登基之后,对弟弟李旦一家非常好,尤其对李成器格外恩宠,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