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茂公、罗艺、杜伏威何以效忠唐朝,因为李渊给了他们一样东西

徐茂公、罗艺、杜伏威何以效忠唐朝,因为李渊给了他们一样东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振 访问量:1421 更新时间:2023/12/18 15:31:23

隋末天下大乱,有十八路诸侯,六十四处烟尘。各地英雄纷纷而起,比如徐茂公罗艺杜伏威等等,这些英雄何以最终归唐呢?因为唐高宗李渊赐给他们一个字。

徐茂公,又名徐世勣。在《隋唐演义》里,他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后来,瓦岗寨头领李密不得已投降了唐朝,徐世勣当然也不能免俗。李渊知道徐世勣是个难得的将才,就赐他姓李。

徐世勣从此便叫李世勣了。当然,李世勣并没有辜负李渊,在唐朝开国的最初几年,他奉命南征北战,东伐西讨,成为开国元勋,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再说罗艺,天下第七条好汉罗成的老爹。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军人出身的罗艺在幽州拥兵自立,成为河北一个大军阀。李渊建立唐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建立统一战线,极力拉拢罗艺。罗艺也积极投怀送抱,很快投降了唐朝。

为了表示对罗艺的器重,李渊封他为燕王,赐他姓李,因此罗艺也叫李艺。当时李渊的势力范围在关中,河北是窦建德的地盘,而占据幽州的李艺就很大程度地牵制住了窦建德。窦建德垮台后,部将刘黑闼在河北叛变,李艺又为唐朝扑灭刘黑闼势力立下了莫大的功勋。

最后是杜伏威。在隋末“十八路反王”中,有三支起义军的力量是最强的,一个当然就是瓦岗寨的翟让李密,一个是河北的窦建德,而另一个就是杜伏威,他的势力范围在江淮。

杜伏威在武德二年投降了李渊。次年,李世民奉命征讨洛阳王世充,而河北窦建德也挥师南下帮助王世充。在这个历史关键时刻,身在江淮的杜伏威的走向很重要。

为了笼络杜伏威,李渊赐给他一串长长的封号,什么扬州刺史了,东南道行台尚书令了,吴王了,同时赐姓李。杜伏威随即投桃报李,派兵夹击王世充,很快王世充便招架不住投降了。

赐一个姓,换来部下的效忠,李渊狡猾狡猾地,不愧是一个优秀的权谋家。

标签: 杜伏威

更多文章

  • 杜伏威借用诸葛亮的这个计谋,成隋末乱世的一方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杜伏威

    杜伏威借用诸葛亮的这个计谋,成隋末乱世的一方霸主历史上聪明的人很多,诸葛亮肯定榜上有名。尤其帮助东奔西走的刘备在东汉乱世取得一席之地,早已不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三国时蜀国最弱,但是吴魏却不敢轻易攻打,就是因为诸葛亮的缘故。隆中对的策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先出荆州益州,再取天下。方法不错,刘备前期也

  • 唐朝唯一的善终废太子李宪:没当上皇帝却一生逍遥,真相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狼群讲历史标签:李宪

    公元705年,81岁高龄的武则天病危,她只允许张氏兄弟在她身边,连儿子李显和李旦都不能服侍身旁,这下子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恐慌。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朝臣对此再也无法坐以待毙,因此发动了神龙政变,除掉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将皇位还于李家。李显正式登基之后,对弟弟李旦一家非常好,尤其对李成器格外恩宠,毕竟

  • 李宪面对皇位的诱惑,为什么心甘情愿地将至高无上的皇位让出去?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李宪

    在古代没有做皇帝,死后却被追封为皇帝的人有很多,比如曹操、孙坚、司马懿这些政权实际的建立者,以及开国之君的父辈们,在这些追封的皇帝中,有两个比较特殊,他们身为臣子却得到了皇帝的称号,一个是清朝的多尔衮,另外一个就是唐朝的李宪了,而这个李宪就是将皇位让给弟弟李隆基的人,死后也被李隆基慷慨地赐封了“让皇

  • 宋神宗任命李宪为征越南副使,为何正使赵禼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李宪

    宋神宗时期的军事成就除了前文所讲的熙河开边之外,宋越熙宁战争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事情。在这次战争中,宋朝军队南下击败了入侵广西各地的越南军队,并且一直打到了越南境内,歼灭了越南李朝的有生力量,迫使交趾王李乾德割地求和。这场战争是宋神宗时期非常重要的政绩之一,也奠定了宋朝南方边境长期和平的基础。在这场战争

  • 大唐名将李嗣业:一把陌刀威震西域72国,战死后百官痛哭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文社标签:李嗣业

    文 | 许轻言公元757年9月,唐军在长安香积寺与安史叛军作战,唐军败退之际,一个光着膀子的威猛将军从阵中杀出,手提陌刀,连斩十多名敌军将领,杀得叛军人仰马翻。这位光着膀子的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陌刀神将李嗣业,敌人通常称他为“神通大将”。在多如繁星的大唐名将中,李嗣业这个名字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

  • 玄宗八大名将,除郭子仪、李嗣业外,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李嗣业

    说到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挺复杂,早年斗韦后、败安定公主,颇有其曾祖父李世民、奶奶武则天之风,开元盛世确实也表现出了他的程度。但这个人后期却不怎样地,偏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宠幸杨玉环,被安禄山玩的团团转,白白断送了大唐盛世。唐玄宗朝名将很多,安史之乱前能抑制住安禄山的就不下四位,加上后来平定安史之

  • “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大唐陌刀队“掌门人”李嗣业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李嗣业

    今天,如果我们一提起赫赫有名的大唐陌刀队,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名字:李嗣业!京兆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人,据说身高七尺,力大超群。其一生战功彪炳,边军时期先后打败十姓苏禄、小勃律国、石国、大食国等国,安史之乱中又多次击败叛军,收复两京及河南、河东两道郡县,被敌军称为“神通大将”。在大唐盛世,也许能让人

  • 此诗人不算出名,但他的这三首闺情诗,可与李白王昌龄比肩

    历史人物编辑:爱吃的鲢鱼头标签:王昌龄

    在中国的诗歌中,有一种独特的题材,那就是闺情诗。这种诗歌,是模仿女子的口吻,或诉说对于丈夫的思念,或表达闺中生活的感触,或感叹世事无常。其实,闺情诗虽然很特别,却并不少见。从《诗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为数不少的闺情诗,就连曹植也曾经写过,到了诗歌文化最为鼎盛的唐朝,闺情诗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李白也是此

  • 为何王昌龄要写“不教胡马度阴山”?看唐代边塞诗人的从军热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王昌龄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朝是边塞诗的黄金时代,唐以前中国的边塞诗不过才区区两百余首,但在整个唐代却诞生了高达两千余首的边塞诗。可奇怪的问题在于:唐代时期边疆地区虽时有骚乱但总体稳定,并没有像汉朝一样面临匈奴,明朝面临女真一样的

  • 王昌龄在贬谪途中遇见流浪艺人,这首诗浑融含蓄,直扣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味美乡里标签:王昌龄

    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旅途中,若是心情焦虑,思乡心切,便会觉得沿路的风景都显得那样单调和灰暗。同时也急迫地希望加快脚步,早点到达目的地,尽快地脱离这种窘迫的处境。唐代一位诗人晚年时就有这样非常孤独的感觉,王昌龄在贬谪途中遇见流浪艺人,这首诗浑融含蓄,直扣人心。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