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自诩救国,却成了猪一样的队友,用一纸伪诏坑掉大唐的宰相—崔胤

自诩救国,却成了猪一样的队友,用一纸伪诏坑掉大唐的宰相—崔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付柳红 访问量:3489 更新时间:2023/12/19 18:36:22

天复元年冬,长安城外泾河沿岸尚未凝冰,但内苑大明宫中却开始弥漫着一股令人战栗的寒意,朝廷方面刚刚收到了一封军报,东面的梁王朱全忠(为方便阅读,后续一概以朱温论),此时正率领着七万大军向着河中之地进发,在宦官们看来,此番这家伙来势汹汹,恐怕意图不只在河中之地。

如今的朝廷,再没有昔日大唐的风采和自信,在被黄巢捅了一刀之后,虚弱的大唐随后又被宦官和宰相之间的明争暗斗给彻底玩残了,时不时还被周围的节度使们凑到跟前踹上一脚,没实力,谁都想把它当软柿子捏上几下。

以至于此时在位的唐昭宗时常郁闷地将自己与汉献帝相比较,几番对比下来,自己仿佛还真不比这位窝囊的前辈好到哪里去,如今梁王又挥兵西进,自己该怎么办呢?

虽说宰臣们一再劝说自己没啥事,要镇定,但这帮人的话,真的可靠吗?

在经过了宦官们一夜的苦口婆心劝说之后,原本举棋不定的唐昭宗最终认同了神策军中尉韩全诲等人的时局分析,这个朱温此番来意非常不善,自己最好还是避上一避。

天还没亮,大明宫的宫门便悄然洞开,这位郁闷的大唐皇帝选择了离京避祸,随着高阶宦官们一起,向着自己其实也并不喜欢的凤翔城而去。

几个早起上朝的大臣,看着眼前匆匆驶过的銮驾,顿时一脸黑线,皇帝都跑了,接下来大家该怎么玩?

群龙无首,留在长安的百官们在得到了皇帝跑路的消息之后,无不忧心忡忡,而此刻,不久前被朝廷内定将要被贬黜的宰相——崔胤,却露出了一丝微笑,终于该我一展伸手了,你们看吧,如今的大唐,还得是由我来救。

别人都怕朱温,但崔胤不怕,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朱三郎,跟自己的关系,很铁。

当年情

晚唐时期,宦官和宰臣成为了朝廷权力争斗的一个主旋律,作为皇帝,历来是希望这两方能够斗下去,自己好借力打力,维持平衡,最终达到维护自己皇权的目的。

然而北司宦官群体掌控着唐朝禁军军权,这就使得南衙宰相这边,天然势弱,光靠皇帝这个墙头草,不可靠,自己生命都没保证。

为了找更安稳的靠山,宰相们便将目光投向了外面——藩镇节度使。

一方面藩镇节度使手控兵权,另一方面,晚唐节度使们都很刚,不怎么听朝廷的话,因此许多朝臣便将手伸到了外面,希望找一个强援、靠山,以便让自己在朝堂上说话硬气些。

这种到外面“找汉子”的行为,让皇帝很上火,却没办法,虽然之前崔昭纬想投靠朱温被朝廷发觉后赐死,但实际的震慑效果并不理想。

以至于后来愈演愈烈,连宦官们都感觉朝廷禁军这点儿兵权不稳妥,也堕落到出去找李茂贞等周边藩镇节度使的地步,当时的朝堂之上,哪位大佬身后要没有节度使的背景,还真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崔胤在这种氛围之下,跟朱温眉来眼去,在当时看来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毕竟人家俩,之前就是老相识。

当初崔胤曾在河中王重荣手下工作,而朱温投降朝廷,拜的可就是王重荣的这个码头,两人之前就是同事关系,相处的不错,后来也一直有联系,相互帮衬着,有几次崔胤在朝堂内被斗倒,都是朱温上表将其捞回来的,因此崔胤觉得,朱温是自己人。

一封诏书,最终引狼入室

既然是自己人,如今朱温带领着七万大军,气势逼人,正好可以借助其让自己一展身手。

崔胤觉得,自己将要撸起袖子挽救大唐了,但当他想要行动的时候,却发现,按正规流程,自己其实啥也做不了。

因为,召唤朱温入关的话,是需要圣旨的,没圣旨,朱温入关,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上一次干这个事儿的人是李克用,但李克用本身的名声就不好,干了也就干了,但朱温一直以朝廷的乖宝宝的形象出现的,这可该怎么办呢?

但这倒难不倒崔胤,按照正规圣旨流程,皇帝授意中书,中书省写好给门下省审阅,没问题交由尚书省执行,如今皇帝不在京师,自己还是知政事的宰相,通过尚书省传达一个诏令,也能操作。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崔胤探出了危险的一步,其传出密令,让朱温率军入关,迎回銮驾,因为群龙无首,他作为宰相,想要发一封诏书,倒也并不是难事,毕竟中书、门下的官员都在,空白诏书也在,发就是了,唯一区别就是这诏书上的内容,远在凤翔的皇帝不知道。

不久,朱温便接到了这封令其入关的诏书,七万熊罴之士,进入关中,昔日关中强藩例如韩建之流,面对临城的大军,直接就跪了,而远在凤翔的唐昭宗也傻眼了,朱温你还真的进来!

唐昭宗的痛骂

毕竟是皇帝,小弟不请自来,唐昭宗还是希望再挽回一下,他给朱温发了封诏书,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朱温接到后就不干了,咱这七万人,朝廷说让来就来,说让走就走,我这可是接了旨令来接您回去的,您现在说先前那个圣旨是假的,我这趟算什么?

而且朱温摆出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先前按照流程,圣旨都是尚书省传递过来的,如今我接到命令,听命而来,七万马仔已经把片刀都握在手里了,老大你说消息有误,李茂贞这边我吓唬都已经吓唬了,现在走,好吗?怎么也得让李茂贞出来,跟我说道说道,彼此解释一下。

向书诏皆出宰相,乃今知非陛下意,为所诖误。师业入关,请得与李茂贞约释憾以迎乘舆。

都已经这样了,还解释个啥,李茂贞虽然在关内横着走,但对于关外的强藩,心里还是有点儿虚,他跟唐昭宗一顿抱怨,这让唐昭宗也很上火,啥时候,没皇帝,就轮到你崔胤说话了。

致朕奔迫,及于岐阳。翠辇未安,铁骑旋至,围逼行在,焚烧屋庐。睹此阽危,咎将谁执?近者全忠章表,兼遣幕吏敷陈,言宰臣继飞密缄,促其兵士西上,静详构扇,孰测苞藏,无功及人,为国生事。于戏!君人之道,委之宰衡,庶务殷繁,岂能亲理?尽将机事,付尔主张,负我何多,构乱至此!仍存大体,不谓无恩。可责授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

唐昭宗很愤怒,崔胤真是个坑货,因此隔老远,下旨将他贬黜了,但贬了崔胤就等于打了朱温的脸,这把要是服软了,那就说明朱温此番迎驾是非法的。

因此,即便有误会,也要硬到底,鏖战一年多,朱温顶着几次想撤的想法,最终熬垮了李茂贞,山穷水尽的凤翔方面不得不低头,将唐昭宗送回,还附带了一堆宦官的头颅。

卖国的“忠臣”,最终被后世骂为奸臣

仗着朱温的势力,崔胤将朝廷里的宦官全砍了,南衙最终灭了北司,崔胤觉得赢了,但他没有料到,自己此番的操作,也让之前从未染指关中的朱温,看到了朝廷的虚弱和关中藩镇的无能,天子就在面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梦想如今唾手可得,既然有可能,为什么不做呢?

每个人内心都深藏有野心,就看眼前的诱惑到底有多大了,既然做的话,成功率挺高,那还有啥疑虑的?

朱温虽然撤军,但在长安留下了驻军,还让自己的侄子替自己看场子,而这就让崔胤难堪了,自己明明是忠臣,怎么一番操作下来,感觉跟引狼入室的奸臣一般了呢?

为了避免朝廷被朱温控制,自己成为卖国的奸臣,崔胤进行了最后的自救,他一方面招募扩充朝廷禁军,另一方面积极地和周边藩镇和好,希望通过朝廷自强、改善关中政治环境来避免亡国的命运。

然而最终,一场马球事故,导致朱温安排看场子的侄子——朱友伦丧命,最终提前激怒了朱温,崔胤,你敢阴我!

天复四年,崔胤、郑元规等一干大臣被朱温下令拖出宅院,当街斩杀,唐朝最后的梁柱们顿时倾折殆尽,自此帝国灭亡的厄运再也无法避免。

此刻,站在大明宫殿前的唐昭宗,得知了这个消息却无可奈何,身为皇帝,看着满街兵士屠杀自己的朝臣,自己却无能无力,这种沮丧令人痛心。

“他最后说了什么?”唐昭宗问内侍,崔胤临时可有什么遗言。

“崔胤临终前大笑说道,卖国崔胤,罪该万死,死得其所。”内侍低头。

“唉。”

一阵风吹过,大明宫的门渐渐关闭了,长长的叹息声从宫门缝中传出,久久回荡在甬巷之中。

标签: 崔胤

更多文章

  • 本来朱温不敢挟天子令诸侯,因宰相崔胤的一个举动,朱温一箭双雕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崔胤

    唐朝的灭亡如果没有崔胤,或者可以再延续几十年,但是因为崔胤的一个举动,最终让朱温一箭双雕,不仅控制了唐昭宗,而且给了他称帝的野心。在唐朝末年,宦官乱政已经是愈演愈烈的了,本来皇帝是靠着宦官和节度使争权夺利,保持稳固的,但是宦官们的私心最终让他们变得无法无天。一、崔胤引狼入室。公元901年,执掌着神策

  • 她为什么能当长安第一千金?深扒王韫秀的十二时辰

    历史人物编辑:猫盼盼标签:王韫秀

    《长安十二时辰》播出以来,主演、场景、特效、服化道已经被各大媒体评夸了一个遍。所以超哥这次另辟蹊径,来聊聊多彩而绚丽的女性配角。想必追剧的人都应该印象深刻,“长安第一千金”王韫秀第一次出场后,原本沉闷和暗色调的电视剧突然变得欢快和明亮起来。一声声清脆的“阿爷”声一下子打破了剧中原本严肃的场面,在一群

  • 《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侠女王韫秀是个大杂烩,正史中的形象让人倒胃口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王韫秀

    王韫秀在《长安十二时辰》里很出彩,此女既嚣张跋扈,却又一身正气、胆识过人,一看就是个没被社会污染过,但又被娇宠过度的权贵之女。马伯庸在电视剧里给她安排了一个从未出场,但听起来非常牛叉的父亲“王宗汜”。其实这位王宗汜的原型叫“王忠嗣”,是烈士遗孤,也是唐玄宗的干儿子,更是节制四镇兵马的军界扛把子。王忠

  • 王韫秀:元载落魄时嫁他为妻,元载官至宰相犯法抄家,陪他赴死!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王韫秀

    1、患难夫妻王韫秀和元载这对夫妻,当真算得上《长安十二时辰》里的人生赢家了,当别人为生命担忧时,两人之间却已经开始了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发展。甚至于还流传出了元载被处斩时,王韫秀说出了这样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并随即被官府笞杖而死: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坚不从命!不过我

  • 《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下场悲惨,元载贪污被赐死,她也遭连累

    历史人物编辑:青春小球迷标签:王韫秀

    说起《长安十二时辰》的王韫秀,大家想起的肯定是那个脾气火爆的大小姐,不过这也难怪,她的父亲是唐朝名将王忠嗣,深受皇帝重视。另外,王韫秀和元载这对夫妻,也是这部剧中少有的、没有改名的历史人物,像贺知章、岑参、杨玉环这些角色都改名了,这俩却没改动,也不知道是为啥。王韫秀在历史上的结局并不好,他嫁给元载以

  • 《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将门女诗人,连皇帝都奈何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畅论史今标签:王韫秀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说起里面的女角色,很多人说最讨厌闻染,却喜欢刁蛮霸道的王韫秀,殊不知,在真实的历史中,王韫秀是一个十分傲娇的人,还是唐朝知名的女诗人。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王韫秀被闻染骗到狼窝,被狼卫挟持。雷佳音扮演的张小敬赶到救援,一场恶斗下来,王韫秀却被雄火帮挟持,闻染却成了狼卫的俘虏

  • 护唐功臣仆固怀恩一门为国死难46人,3个女儿和亲塞外,为何最后被列为叛臣?

    历史人物编辑:叮铛爱科技标签:仆固怀恩

    这是由于他们这个家族其实发生了很多的转变,在前期的时候是护国的忠诚,但是在后来的时候却变成了反叛谋逆之人。这样的一个巨大转变,其实让人十分的惊讶。毕竟他们这个家族其实可以说得上是满门忠烈,但是在后来举兵反叛这一件事情出现之后,又让大家大跌眼睛。不知道这一个家族他们为何一夜之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其实

  • 身为唐肃宗凌烟阁功臣之首,仆固怀恩为何反唐?仨女儿与回纥联姻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仆固怀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是跟随李世民打江山时期的那些开国功臣。但是凌烟阁很大,而且李世民给后世皇帝们留足了位置,让他们添加自己时代的功臣进去。因此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唐肃宗一口气搞了32位功臣上了凌烟阁。其中仆固怀恩在这32名功臣中,力压郭子仪和李光弼,排名第一。仆固怀恩,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哥们不是中原

  • 仆固怀恩:才胜李光弼,功高郭子仪,第一功臣为何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仆固怀恩

    公元765年,吐蕃回鹘纠集数十万大军,进攻大唐首都长安城。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玄宗的孙子唐代宗,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彻底平定,才刚刚过了三年,皇帝居然第二次被逼迫跑出自己的首都,看起来这大唐帝国真的是江河日下了。最后还是郭子仪,利用自己这张老脸,单刀赴会再加上联军内部貌合神离,这才算是彻底解决了这次危机,

  • 一年间从大唐忠魂到第一叛逆,46口为国殉难的仆固怀恩,何至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仆固怀恩

    引言:公元762年4月,正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大唐王朝又生内讧,唐肃宗李亨病重时,张皇后居然和越王勾结,打算废太子李豫,除掉权阉李辅国。要不是李辅国机警抢先保护好太子,助太子登基,这场政治灾难将进一步扩大。眼见大唐又起波澜,回纥决定趁火打劫,回纥登里可汗大军南下,兵峰直指关中。关中为大唐核心,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