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将门女诗人,连皇帝都奈何不了

《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将门女诗人,连皇帝都奈何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畅论史今 访问量:3621 更新时间:2023/12/7 20:12:43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说起里面的女角色,很多人说最讨厌闻染,却喜欢刁蛮霸道的韫秀,殊不知,在真实的历史中,王韫秀是一个十分傲娇的人,还是唐朝知名的女诗人。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王韫秀被闻染骗到狼窝,被狼卫挟持。雷佳音扮演的张小敬赶到救援,一场恶斗下来,王韫秀却被雄火帮挟持,闻染却成了狼卫的俘虏。这段剧情中,闻染那种仇恨大唐,想要和大唐同归于尽却更想和张小敬逃离长安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王韫秀,作为大唐第一战神王宗嗣的女儿,却表现出刁蛮霸道的大小姐本色。人们不禁想问,历史上真实的王韫秀,真的是这样的形象吗?

历史上真实的王韫秀,和我们想象中的富家小姐一样,嫁给了贫寒书生元载。元载虽然是北魏皇族后裔,可是几百年下来已经陷入贫穷。娶了富家小姐王韫秀,却没钱养她,甚至自己还要住在岳父王宗嗣家里吃软饭。

元载实在受不了吃软饭受人歧视,于是决定到长安求取功名。具体办法就是类似于《长安十二时辰》中用诗进行“干谒”,获得大佬赏识就能当官。离开王宗嗣家时,元载写下了首《别妻王韫秀》,表达自己的志

“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

这首诗表现出在王宗嗣这种豪门家庭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且表现出自己一定能成功的信心。

王韫秀不忍让丈夫一个人走,写下了《同夫游秦》,和元载一起到长安去。

“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王韫秀的诗,明显比元载乐观得多,大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豪气。

后来,元载不出意料得到了荣华富贵,还当了宰相。昔日那些王家的亲戚们开始竞相来巴结王韫秀,想要元载帮他们,前倨后恭的模样着实让人可笑。王韫秀有感而发,写下了《夫入相寄姨妹》:

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

笄年解笑鸣机妇,耻见苏秦富贵时。

王韫秀以苏秦的故事作为例子,嘲笑了之前看不起元载的姨妹们,出了一口恶气。不过,这样趾高气扬的状态,似乎也预示了王韫秀的悲剧命运。

元载当上宰相后,越来越生活奢侈、贪污腐化。王韫秀知道了不仅不制止,反而带着三个儿子伯和、仲武、季能一起贪污。终于东窗事发,元载和三个儿子伯和、仲武、季能都被处死。王韫秀则是被投入宫中掖庭为奴做粗活。

按理说,能保住命不过是到宫里面干活,多数人会选择接受这个命运,但是王韫秀对皇帝说:“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死亦幸矣,坚不从命!”王韫秀居然在皇帝面前摆谱,历数自己的豪门地位,做了20年节度使王宗嗣的女儿,又做了16年宰相的妻子,怎么能到宫里做粗活苟且偷生?

皇帝无奈,只得命人把她打死。脱掉裤裙,几百杖打在身上,王韫秀就被活活打死。这种刑罚,恐怕所有人都不愿意体验吧!

相反,元载的有一个小妾薛瑶英。《杜阳杂编》说她“攻诗书,善歌舞,仙姿玉质,肌香体轻”薛瑶英浑身散发着一种奇异的体香,每个人闻到都会把持不住。薛瑶英说,自己浑身香气的原因在于,她的母亲从小给他喂食香料,体内积累了很多香素,一辈子都散发不玩。

元载还给薛瑶英做了一件龙绡织成的半透明衣服,整件衣服只有二两中,一只手就能握住。元载和三个儿子经带着薛瑶英等宠姬们做各种不可描述的游戏。可是,元载一死,薛瑶英赶紧嫁给别人当小老婆了。

标签: 王韫秀

更多文章

  • 护唐功臣仆固怀恩一门为国死难46人,3个女儿和亲塞外,为何最后被列为叛臣?

    历史人物编辑:叮铛爱科技标签:仆固怀恩

    这是由于他们这个家族其实发生了很多的转变,在前期的时候是护国的忠诚,但是在后来的时候却变成了反叛谋逆之人。这样的一个巨大转变,其实让人十分的惊讶。毕竟他们这个家族其实可以说得上是满门忠烈,但是在后来举兵反叛这一件事情出现之后,又让大家大跌眼睛。不知道这一个家族他们为何一夜之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其实

  • 身为唐肃宗凌烟阁功臣之首,仆固怀恩为何反唐?仨女儿与回纥联姻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仆固怀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是跟随李世民打江山时期的那些开国功臣。但是凌烟阁很大,而且李世民给后世皇帝们留足了位置,让他们添加自己时代的功臣进去。因此在安史之乱结束后,唐肃宗一口气搞了32位功臣上了凌烟阁。其中仆固怀恩在这32名功臣中,力压郭子仪和李光弼,排名第一。仆固怀恩,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哥们不是中原

  • 仆固怀恩:才胜李光弼,功高郭子仪,第一功臣为何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仆固怀恩

    公元765年,吐蕃回鹘纠集数十万大军,进攻大唐首都长安城。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玄宗的孙子唐代宗,此时距离安史之乱彻底平定,才刚刚过了三年,皇帝居然第二次被逼迫跑出自己的首都,看起来这大唐帝国真的是江河日下了。最后还是郭子仪,利用自己这张老脸,单刀赴会再加上联军内部貌合神离,这才算是彻底解决了这次危机,

  • 一年间从大唐忠魂到第一叛逆,46口为国殉难的仆固怀恩,何至于此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仆固怀恩

    引言:公元762年4月,正在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的大唐王朝又生内讧,唐肃宗李亨病重时,张皇后居然和越王勾结,打算废太子李豫,除掉权阉李辅国。要不是李辅国机警抢先保护好太子,助太子登基,这场政治灾难将进一步扩大。眼见大唐又起波澜,回纥决定趁火打劫,回纥登里可汗大军南下,兵峰直指关中。关中为大唐核心,那个

  • 仆固怀恩,凌烟阁第一功臣,家族46人为国殉难,起兵反唐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仆固怀恩

    安史之乱成就了几员大将,众所周知,在唐朝的各道军队中,朔方军一直是帝国最重要的平叛主力,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这三个人无疑是平叛战场上的三根顶梁柱。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追随郭子仪转战南北,勇冠三军,为肃宗朝廷顺利收复两京立下了汗马功劳。仆固怀恩,是唐朝北方铁勒九部中的仆骨族人,音译原因就叫仆固

  • 仆固怀恩是凌烟阁第一功臣,满门忠烈,为何最终起兵叛唐?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很是冤枉与委屈,就连后来造反的藩镇李宝臣都骂,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就连女儿也为了大唐安定而和亲外藩。他造反完全是因为你们给逼的不得不反,这里的他们只的就是宦官,从而不得不反。那仆固怀恩又何以落得这部田地。仆固怀恩这一生可谓波澜壮阔,高开低走。很值得同情,毕竟谁也不会引颈就戮。仆固怀恩,复姓仆固

  •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安史之乱功臣,为何反叛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仆固怀恩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唐朝国势一直不稳,在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又接连发生了两场规模较大的战争。一场是吐蕃乘着唐朝边境空虚入侵,一度攻陷了长安城,迫使李豫到陕州行宫避难。另一场是唐朝名将仆固怀恩游说了吐蕃、回纥、党项、吐谷浑、奴剌等国,聚集三十万军队入侵,规模为安史之乱后最大。这两场大战都与仆固怀恩有关,是他

  • 李豫为何不顾反对,同意仆固怀恩招降安史旧将?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仆固怀恩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在唐朝禁军、藩镇军和回纥军的共同努力下,席卷大半个国家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叛军首领史朝义被投降的范阳尹李怀仙杀死,包括李怀仙、薛嵩、田承嗣、李宝臣等人在内的叛军将领纷纷向唐军投降,这场迁延八年的内战终于结束。叛乱平定后李豫除了要论功行赏,就是与朝廷讨论如何处置叛军降将的问题。为此

  • 李光弼兵败邙山,原因不在仆固怀恩,而在李亨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仆固怀恩

    在安史之乱后期,李光弼和史思明在河阳战线的争夺成为战争的要点。从李光弼和史思明交手的情况来看,这场战役中李光弼是大占上风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小胜。可李光弼不但没能利用这些小胜歼灭叛军的有生力量,反而在邙山一战中丢失了河阳之战的所有战果,被迫退守陕州和潼关。唐军由此重新回到战略防御的状态,而史思明的叛

  • 不是所有人都能忠心耿耿-仆固怀恩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仆固怀恩

    自从李世民任命番将作战开始,唐朝就喜欢用番将,一来根基浅薄,便于掌控;二来可以施恩于番邦,令他们更加忠心耿耿。政策持续了近百年,自然有很多人愿意为了李唐呕心沥血,比如李光弼,比如高仙芝,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人心怀异心,你对我好,我自然投桃报李,为你做事儿,但是你要害我的话,对不起,我只能先下手为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