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逼死李贤,绝命诗暗讽母后,却被骆宾王绝笔道破秘辛

武则天逼死李贤,绝命诗暗讽母后,却被骆宾王绝笔道破秘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泽源 访问量:1951 更新时间:2023/12/31 2:17:10

谈武则天不由想起:世间奇女子,人间伟丈夫。

不过这奇和伟要改改,改后应是:世间奇女子,人间毒帝王。

武则天一生,因奇而伟,因毒而大,伟大背后才智高绝没的说,毒辣言行更层出不穷。层出不穷的毒辣言行,配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血雨腥风的政治清算,串联了武则天一生。

从昭仪到贵妃,皇后,天后,帝王,武则天一路走来,可说是一部男人蜕变史。

曾经的唐太宗,将武则天当使唤丫头,笑曰,是我家人(杀马事件)

曾经的唐高宗,将武则天当爱人战友,武则天也从宝贝,变皇后,进而成天后。

至于武则天的孩子们,面对如此母亲,估计欲哭无泪,因为太残酷。

(女人蜕变史)

这残酷,在逼死次子李贤事件上表现的最为刺目、心寒。

这刺目和心寒也有诗为证,那就是李贤绝命诗《黄瓜台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黄瓜台辞》

这首诗,不知那段历史的估计看的莫名所有,可知晓那段历史后,却让人毛骨悚然。

真意如何?需要复述番,看完就懂其中意了。

(唐朝太子不好当)

武则天一生也算风流无比,后续有不少面首如张家兄弟和尚之流。

不过这都为高宗死后之举,高宗在时,武则天和高宗也算恩爱无比,两人同床枕无数次,因此硕果累累,四子两女都是爱情结晶。

不过这孩子们,却一个个命途多舛。

武则天大女儿,生与公元654年,那时武则天还是昭仪身份,对皇后位置的渴求,让她在生下大女儿后,起了用孩子使坏的心。

为登上皇后位置,她趁王皇后探望机会,让长女和王皇后愉快玩耍了番,事后就迫不及待将自己孩子闷死。闷死后,立马倒打一耙,对探望女儿的唐高宗哭诉,是王皇后害死了我们的女儿。进而让高宗发怒。

(我也会发怒)

女儿被杀,王皇后是罪魁,这结果当然很惨烈,果不其然,王皇后不久被废,武则天则有成皇后机会。

昭仪生女, 后顾弄, 去, 昭仪潜弊儿表下,伺帝至, 阳为欢言, 发表视儿死矣。又惊间左右, 皆曰: 后适来。昭仪即悲涕, 帝不能察, 怒曰: 后杀吾女, 往与妃相谗, 今又尔邪? 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 而帝愈信爱, 始有废后意-《资治通鉴》

这就是李贤绝命诗中第一瓜。

一摘使瓜好

武则天,用自己种下的女儿,获得了皇后地位,算摘瓜得好吧?就是太过残忍!

随后岁月,武则天地位日上,成皇后后因高宗身体不好,渐渐有了论政、治政权。武则天也用自己才智,配合唐高宗行事,推行科举,打压关陇贵族,加强皇权。

无上功劳还有高宗信任,让武则天成和皇帝并列的天后“二圣”临朝也成时代音符。

(一对恩爱夫妻)

但是,瓜依旧在落,因为武则天还未称帝。

公元656年李弘被立为太子,仁孝的李弘是不可多得的仁君苗子,因此深得高宗厚爱,民间凤评也很高。随父皇喜欢风评良好,李弘太子地位越发稳固,年岁渐长也让他开始获得不少实权,甚至监国之权。

但权利就那么多,太子权利多了,武则天权利就小,这让嗜权如命的武则天如何能忍?由此,才有了一场政治斗争发生,导火索则是李弘的仁慈!

公元671年,监国长安的李弘,发现了两个异母姐姐义阳、宣城公主,因母亲是武则天情敌,而被幽禁深宫,年岁渐长却未嫁。于心不忍的李弘请求高宗,将他们释放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

看着懂事儿子的请求,高宗答应了,可武则天却觉得,这儿子给自己唱反调。

母子关系就此紧张起来,一般紧张后,事故就会出现。

时隔不久,到结婚年纪的李弘开始讨论太子妃人选,高宗定的人选是司卫少卿杨思俭女儿。

杨家世代贵族出生,还都是带军打仗的主,杨思俭爹杨恭仁即是左卫大将军、鼓旗将军,又曾雍州牧。军政两界都有人脉。高宗如此安排,其实也有提防武则天意思在内,枕边人品性他如何不知。

(武则天可不简单)

儿子孝顺斗不过娘,爹帮衬帮衬,也算应有之义。

但这帮衬之举,无疑惹恼了武则天,武则天暗使侄子贺兰敏之出马。用了出毒招:坏人名节。

贺兰敏之居然將钦定的太子妃给奸了,你说这事弄的恶心不?

未婚妻被奸,婚事当然黄了,顺带着李弘和武则天家人关系也越发冷淡起来。

如此状况,李弘要成了皇帝,武则天还有武家能好过吗?

由此,武则天心狠手辣的将屠刀对准儿子李弘,办法则是毒杀。

天后方逞其志,太子奏请,数迕旨,由是失爱于天后……天后怒,即日以公主配当上翊卫权毅、王遂古。己亥,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

这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就是当时无数人说,这是武则天干的。

这就是李贤绝命诗中的:再摘令瓜稀

六娃,武则天弄死了两,瓜藤虽稀却还没摘完,因此这控诉还再继续。

(一个个来都逃不了)

下一个瓜就是苦主李贤。

这李贤,算聪明人,成太子前的他,优缺点明显,优点是醉心学术,喜和书籍为伍,甚至亲自做《汉书》注解,研究历史一套套的。

缺点则是爱玩,爱美女,爱音乐,爱弄臣,对政治兴趣不大。

优缺点明显的李贤行事,我窃以为是为自保或自荐举动而已。

试问,一个通读历史的人,学识能差?吸取历史教训,让他明白韬光养晦,以退为进道理。他伪装自己是一个致力于研究的书呆子,一个致力于玩乐的纨绔子,最后伪装让他成了太子。

这才是李贤的目的,因为凶悍的母亲,容不下有才的太子。

低调的李贤成了太子,完成了伪装,可是继续低调,却是低调不下去的。

因为政治斗争,从不是一个人决斗而是一群人,即便李贤想低调,但身后势力,也容不得他不去争。

当时唐高宗身体已很不好,经常昏厥,不能理政,武则天权势日隆。而李贤成太子后,有了班底,当然不愿成母后傀儡,只能选择积极参与夺权斗争。

反武的势力也因太子出现,还有武则天僭越之举越发过分,变多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那有女主天下道理,皇子已长大,当然有义务承接王位,武则天无论如何都是女人,如何能成国家政治主角?

面对不怀好意的太子还有反武势力,权欲无双的武则天当然不服输。

(善斗的武则天)

斗争又一次开始!

这次,武则天使唤人在皇宫内外散步儿子李贤谣言,居然说太子不是自己孩子,而是其姐韩国夫人之子。其实这样的指控,一看就是无稽之谈,但武则天却偏用了。

原因简单,他需要浑水摸鱼而已,这水不浑如何摸鱼?

只要将水搅浑,将舆论营造出来,年轻的儿子就会露出把柄。

这就是年轻的坏处,李贤果然不出所料,面对谣言深感恐惧,心态上就落于了下风,随后生出胆怯之心。

政治斗争如战场,你胆怯,别人就会紧逼。

果不其然,武则天追命第二杀来了,在暗中派人布置后,武则天居然在太子东宫搜出铠甲数百。

这在古代可是谋反大罪。

当年周亚夫修坟,弄点铠甲在墓地都被人说“阴与地下反”悲愤自尽。

这李贤堂而皇之将铠甲放在太子府,罪过肯定更大。果不其然,铠甲事一出,武则天痛打落水狗,将李贤一撸到底,囚禁三年随后流放巴州(公元683年),而那时的高宗已病入膏肓,无力管事,只能任自己女人欺负自己孩子。

身体好,真的太重要了。

这就是诗句中的:三摘尚自可

母后啊,你把我这瓜也摘了,我命是自己的我认了,但你真别再杀子女了。那都是你身上掉下的肉啊!

由此才有了最后一句的:摘绝抱蔓归。

这话言外之意就是,所有的瓜都没有了,你也就只能抱着自己了。。。

(为了当皇帝,几乎杀尽子女)

呜呼哀哉,全诗读完,除了毛骨悚然我没有任何感想。

收到李贤绝命诗后的武则天,并没停手,不过却也没在杀子,继承李贤的李显、李旦虽过的战战兢兢,却都得以活命,这算是李贤这个哥哥给予弟弟的最后庇佑吗?

相对于李贤的客气,后续的骆宾王写的词句就非常不客气了。

在和徐敬业一起起事前,骆宾王用悲愤的话语写出了。

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毫不掩饰痛骂武则天,就是杀子杀女上位的歹毒之母,是窃据龙位的皇后,胡作非为人神共愤。

骆宾王结局也不算好,跟徐敬业讨武,兵败后不知所踪,有人说被杀,有人说出家,这檄文也几成骆宾最后绝笔。

巧合的是,同为绝笔,却活脱脱的诉说了一场历史悲剧,还有一个帝王上位史。

毛骨悚然之余,无疑要感叹,权欲迷人眼,能让母后变虎狼。

标签: 李贤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请术士为丈夫儿子看病,被二子李贤多次撞见,她为何不安?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李贤

    太医御奉上官倧爱才,把江湖方士明崇俨、医士张文仲推荐入太医院,给李治看病。不过,明崇俨相貌堂堂,谈吐不凡,更得武则天的欢心,两人经常在宫中会面,深入“探讨”李治的病情。明崇俨是大唐小吏的儿子,自幼聪明伶俐,不知从哪学了一套方术,治疗疑难杂症颇有奇效。有了张文仲和明崇俨的会诊,李治的病情大大好转,已经

  • 李贤是一位既懂阴谋也懂阳谋的大明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李贤

    许彬担任首辅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被石亨和曹吉祥联合扑灭,罢官发配。于是,明英宗任命李贤出任第十一位大明首辅。李贤(1409年——1467年),字原德,河南邓州人。在一大堆明朝首辅之中,李贤的知名度并不高,甚至还因为左右逢源而有了“骑墙观望”的嫌疑,但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成为明朝历史上一位合格的政治家。

  • 隋唐历史:武则天杀了李弘和李贤为什么没有杀李显和李旦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看动漫标签:李贤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隋朝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的结局,在隋朝之后同样也有一个强盛的王朝出现——唐朝。唐朝在后世之中向来以“盛世“著称,自然是少不了明君圣主,在唐朝的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位特殊的皇帝,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我们都知道武则天的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常言道

  • 太子李贤谋反案,女皇指定三位主审,李治叹息,儿子完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李贤

    武则天与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太子李贤矛盾激化,那后来,女皇怎么把儿子搞成一个谋反罪犯呢?又是如何指定了三位主审,为何李治一看主审名单,便叹息道:“儿子完了”呢?原来,武则天自从认定太子李贤是谋杀明崇俨的凶手后,对李贤可谓是步步紧逼,首先是拘捕李贤亲近的人。当时有人指责李贤亲近男侍,武则天便借由拘捕了李贤

  • 李唐家事:章怀太子李贤到底是不是武则天亲生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李贤

    武则天不仅67岁高龄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还一口气活到82岁,跻身长寿皇帝队列。可见身心素质非凡,生育能力也不一般,和唐高宗李治生了四男二女共6个孩子,堪称古代家庭和事业双丰收的女性楷模。史料记载,武则天6个亲生孩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安定公主和太平公主。可是坊间却传说章怀

  • 酷似唐太宗的孙子李贤,身世不明,最终被其母武则天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李贤

    章怀太子李贤出生于永徽五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则天在去昭陵的路上生下了他。但是也有人说李贤是武则天的姐姐贺兰夫人生的。因为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在永徽三年的冬天出生,李弘和李贤这两个同胞兄弟相差仅两岁,而且还是正好两岁,出生月份不差多少,中间又夹着暴毙的女婴安定公主,这让人很是怀疑。李贤的生母是谁,到现在还是

  • 新罗造反,吐蕃侵犯,武则天放权给太子李贤,背后有何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李贤

    公元677年,唐高宗的病情略有好转,居然能在春耕日下地了,尽管只犁了几垄地就满头大汗,却依旧让众臣喜出望外。不过,李治的回光返照貌似促使大唐陷入厄运。第一个厄运就是:大唐的附庸国新罗造反了!接到消息的唐高宗确认再三没有看错!是的,曾经被高句丽和百济联手欺压几十年、屁滚尿流赶来向大唐求救的新罗造反了!

  • 武则天为什么要对逼太子李贤自刎?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李贤

    公元675年,皇太子李弘突然猝死,唐高宗李治于是改立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李贤为太子。唐高宗为了培养这位接班人,经常让李贤留守京城监国,而李贤的表现也没有令他失望,处理政务但井井有条,而且明确公允,深得朝廷内外一致赞赏。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李贤继任唐高宗之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之事。然而,世上的永远没有

  • 唐高宗的儿子——章怀太子李贤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咖啡随笔标签:李贤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第六个儿子,也是他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本来作为皇族子弟,应该一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可惜李贤没有那么好的命运,最后因为政治斗争被武则天给逼死了。李贤早期过得还是相当的滋润。李贤生于公元654年,开始的时候被封为潞王,在672年又被封为雍王。当时太子是他的哥哥李弘,如果李贤能够一直

  • 明朝时期,首辅李贤的思想和历史评价,是怎么样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李贤

    从横向来看,在明代君主专制的政体下,李贤的角色有着不同的定位。而从纵向看,在明朝二百余年政Z格局发展变化中,天顺成化朝李贤所在的内阁之职权与定位,也异于其他时期。对于皇帝而言,李贤是起赞襄辅弼作用的内阁辅臣。君主专制发展到明朝,皇帝一人独揽朝纲,起辅佐和协助皇帝批答奏章作用的内阁和司礼监曾一度在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