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屈突通:立志为大隋殉难的将军,为何成了唐朝凌烟阁功臣

屈突通:立志为大隋殉难的将军,为何成了唐朝凌烟阁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久伴成隐 访问量:4044 更新时间:2024/1/17 22:27:25

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占领长安后,立即来到名将屈突通的府上,让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河东劝降父亲。原来啊,在一个月前,李渊率领唐军从太原往长安进发,走到山西西南部的河东郡时,被城中守将屈突通率领的隋朝守军给拦住了。李渊急于渡过黄河去攻打长安,而屈突通却苦苦缠住唐军达一个月之久,使得唐军无法摆脱。最终李渊还是令儿子李世民悄悄带领一少部分兵力先渡河,才最终拿下了长安。但屈突通还在河东威胁着李渊的大后方,于是李渊便令屈突寿赶紧来劝降父亲。谁知当屈突寿来到河东城下时,屈突通却不让他进城。屈突寿只好朝城墙上喊道:“父亲,唐公已进入长安,官民人等不被惊扰,唐公还厚待我家族,父亲您就归顺了唐公吧。”

屈突通气得火冒三丈,大骂道:“好你个小子,还真是来劝降的。我今后不再认你这个乱臣贼子,你从前是我的儿子,今后是我的仇人!”说完就命令左右兵士朝儿子射箭,不过没人照做罢了。那么屈突通为什么会如此忠诚于隋朝呢?那是因为他的确深受隋朝两代帝王隋文帝、隋炀帝的厚恩。屈突通,复姓屈突,听这名字就知道是鲜卑人,还是宇文部的一支,所以从北周时期开始,屈突家族就始终活跃于北朝以至于隋唐的历史舞台上。而到了屈突通这一代,他们家才算是真正出现了一位能够搅动历史的大人物。隋文帝篡夺北周皇位时,屈突通才24岁,但这个年轻人刚毅清正、嫉恶如仇,又十分爱护百姓,所以很快就受到隋文帝赏识。到了开皇十七年,隋文帝派他到陇右的国家牧场去视察,看看那里有没有贪赃枉法之事。屈突通去了一查,还真发现了贪腐,原来是当地的牧监在蓄养朝廷军马之外,还私养了两万匹马,一部分走私给突厥,一部分贩卖到中原。屈突通将此事如实上报给隋文帝,文帝大怒,一气之下就要将陇右牧场的1500名朝廷官吏全部斩首。

屈突通一听,皇帝竟然因为自己一句话,要牵连这么多无辜官吏,于是立即跪下求情。谁知隋文帝正在气头上,并不答应。屈突通就说道:“臣本是出于一片公心,将牧场贪腐之事上报,却因此牵连无辜官员的性命。臣愿用自己的性命来换取那些官吏的性命,请皇上成全臣下。”隋文帝被屈突通的仁义打动,也逐渐气消,最终只处斩了十余名涉案官员,还将屈突通升任为右武侯车骑将军。到了隋文帝驾崩、隋炀帝杨广刚即位时,屈突通又为杨广办了一件大事。当时老皇帝刚驾崩,消息只流传在长安京畿之地,但即位的杨广非常担心自己的兄弟们会得到消息然后率兵来讨伐自己。于是就伪造了一道隋文帝的圣旨,命屈突通发往并州的弟弟汉王杨谅处,让杨谅回京“述职”。谁知杨谅看出了圣旨是伪造的,于是将屈突通抓起来严刑拷打了一顿,杨谅问他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屈突通忠于隋炀帝,什么也不说,只说是皇帝召见。杨谅无奈,最终只好将屈突通放了。回到长安后,隋炀帝非常欣赏屈突通的忠诚,将他直接升任为兵部尚书。到了隋炀帝末年,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杨广自知中原是待不下去了,便带领禁卫军跑到江都避祸。临行前,他命令屈突通负责守卫京师长安,还嘱咐他要守好朝廷根基,等中原平定后,他还会回长安的。从那以后,屈突通就成了长安的最高军事负责人,但没过多久,到了大业13年7月,李渊、李世民父子就在太原起兵了,他们率领大军兵峰直指长安。屈突通一看,形势不妙,就将长安交给代王杨侑,亲自率领精锐渡过黄河,来到山西西南的河东郡镇守,企图遏制住李渊父子西进的步伐。不过屈突通此举也有些冒险,因为他将长安城中的一半精锐都带去了河东。所以对他来说,只有拼死守住河东,才能保卫长安。于是屈突通坚壁清野,死死守在城内。任凭李世民在城外怎么叫骂他都不出战。不过李世民毕竟是军事天才,他立马就察觉了屈突通的心理,于是对父亲李渊说道:“兵法尚权,权在于速。屈突通用兵谨慎持重,必然不敢出城与我们野战。但我们的目标是长安,困在河东毫无益处,我建议咱们渡黄,我料定屈突通绝对不敢出来,他肯定以为我们是用渡河的行动来引诱他出城而已。等到我们渡过黄河,兵锋直指长安时,他再想拦住我们就不可能了。”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事情的发展完全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等到他的队伍全部渡过黄河之后,屈突通才恍然大悟,于是赶紧率军出城追击,却被留下的唐军挡住,屈突通只好又回到城中死守。而半个月之后,李世民便将长安拿下了。于是也就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当屈突通命人朝儿子射箭之时,另一位投降唐军的大将桑显和又朝城上喊道:“将士们,你们都是关中子弟,何故苦苦守在河东呢。现在唐公就在关中,对待你们的家人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你们还忍心反抗他吗?”几句话说得隋军士兵军心全无,一个个都丢下兵器、脱下铠甲、走下城墙去归顺了唐军。屈突通看到这一幕,也就知道大势已去,于是朝着东南方向的隋炀帝三拜后叹息道:“臣力屈兵败,不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屈突通也算是为隋炀帝尽忠了,只是形势实在无法挽回,这样的“投降”,也不会折损他忠义的名声吧。

标签: 屈突通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逆风翻盘靠的竟然是一个“小人物”—常何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常何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之一:玄武门政变。靠此,李世民一举翻盘,登上帝位,成为唐朝乃至整个封建历史中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而正是由于李世民所取得的成绩太过辉煌,李世民也太过伟大,反而给人们一种错觉,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皇位之争李世民胜的必然,胜的理所当然。其

  •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皇位之争,错信玄武门守将常何导致败?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常何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在这一天的玄武门,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最终,在长安经营多年的李建成不敌李世民落败,李世民成为继李渊之后唐王朝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实力雄厚,军事力量雄厚,在洛阳根据地发展良好。不过,李建成多年来以太子身份经营长安

  • 唐将常何:本是李建成部下,玄武门之变时,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知谈历史标签:常何

    唐朝是历史长河中继隋朝后统一的一大中原王朝,在这期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在公元626年,大唐立国八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也正是这件事情深刻地影响了大唐的历史,也正是这一事件奠定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帝王。这件事情就是——玄武门之变。6月4日的黎明,李世民了结了自己亲兄弟的性命,成为了

  • 唐将常何:看人“有多准”?身为李建成的亲信,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常何

    公元626年,唐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皇四子李元吉策马踏进玄武门,准备去找父亲李渊告秦王李世民的状。但凭借着征战四方养成的敏锐直觉,他们发现周围的气氛寂静得有些可怕,全无往日的自然轻松。二人立刻意识到,恐怕事情有点不对,随即拨马准备离开。就在这时,李世民带领大批府兵鱼贯而出,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杀死在了玄武

  • 玄武门守将常何,潜伏多年为李世民立下大功,事后为何没有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常何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事变,一举奠定了数月后走向皇位之路。这次事变不是一蹴而就,是经过了李世民及其党羽们的周密谋划,诸多依附于李世民旗下的文臣、武将们按照各自的职责参与其中。下面聊聊其中一位起到较重要重用,但事成后又被李世民刻意忽视的参与者,当时的玄武门守将常何。事变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目标,不是太子李建成,更不是李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中林长科技标签:李元吉

    众所周知,古代的继承之争非常残酷。为了争夺皇位,诸侯们可以说是不在乎兄弟之间的亲情。比如发生在清朝康熙在位时期的“九子夺嗣”,雍正皇帝胜利后,不仅将自己的兄弟全部囚禁起来,连自己不会画画的儿子也囚禁了起来。清晰的线条。不过,“九子夺嗣”虽然比起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极为残酷,但却相对温和。自从雍正帝即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三位猛将仍然激战玄武门,斩杀李世民两员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李元吉

    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篡隋,在其子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的支持下最终篡隋成功,并于义宁二年称帝,立李建成为太子。可是次子李世民在此次起兵中影响重大,李渊也曾答应事成之后会将李世民立为太子。然而大业已成,李渊却开始忌惮李世民的威望,转而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诸子的关系,朝中也因政见不同出现

  • 李世民杀了亲弟弟李元吉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霸占人家的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李元吉

    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震惊整个唐王朝的玄武门之变爆发,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两个军事集团矛盾以流血政变的形式激烈碰撞。一夜激战后,李建成、李元吉双双战死,胜利者李世民不仅如愿以偿掌握了帝国的最高权力,而且顺势收纳了一件特殊的战利品——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杨氏。按照宋明以程朱理学为基础构筑的伦理

  • 射术精湛的李元吉为何3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真正原因你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李元吉

    大家都看过不少的电视剧,都知道皇宫里的人非常多,不过咱们也知道,作为皇帝,想要什么女人不行?就算他不想要,也有不少的人往他这里送,而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喜欢,只要这名女子的背景够大,都会被宠幸一番,毕竟皇帝身边还有要帮助自己的人,从这里来看,其实皇帝也是挺可怜的。但是转眼来看,一个能够嫁到皇宫中的女人,

  • 李世民有那么多嫔妃,为啥还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并不是因为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李元吉

    李世民本来不是太子,但是因为他功高盖主,李渊对他有所怀疑,李建成害怕李世民会威胁到他的王位。他不仅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而且还想杀死李世民。李世民由于察觉到严重的威胁,于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但是在李世民登上王位后,他做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那就是,他娶了他弟弟李元吉的遗孀杨氏,那么李世民是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