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为渡河,李渊不得不强挑牛人屈突通

“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为渡河,李渊不得不强挑牛人屈突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百汇平历史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3/12/13 13:50:43

屈突通并不姓“屈”,跟屈原没什么关系,而是姓“屈突”。

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属于“库莫奚种”人。“屈突”是鲜卑语的音译,听来让人觉得有些突兀,有些不知所以然。

这样一个民族,如果是现在,可以享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中最高分的那一档了。

后来,他爷爷的爷加入了鲜卑族,徙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一带)、长安。

屈突通的父亲屈突长卿,任北周的邛州刺史。

屈突通在父亲的陶冶下,性情坚毅,崇尚忠义,精修史略,不断努力加强自己修养,爱好兵法武艺,善骑射。

入隋后,因为屈突通熟习军旅战事,并屡立奇功,官迁虎贲郎将。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也就是隋文帝杨坚的卫队长,奉命到甘肃陇西一带检察军马,做稽查方面的工作。

屈突通办事一丝不苟,带领手下一匹马一匹地点算,算来算去,竟然发现当地官吏隐瞒了两万匹马没有上报朝廷!

天!两万匹马就可以装备成一支机械化的骑兵师了!

在冷兵器战争年代,战马简直就是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组成成分之一。

只要骑在战马上,普通的小兵也会摇身一变,变成强悍无比的战将。

借助马冲锋的速度,会使士兵的冲杀动量提高,从而提高了攻击力好几倍;而且人骑在马上与步兵厮杀,居高临下,客观条件大为有利,心理也明显占优势。

除此之外,机动性比步兵强多了。

相对而言,步兵日行路程也就二十公里左右,而轻骑兵基本可以达到日行路程一百公里以上。

在长途奔袭和大兵团集结,转移战场等等方面,步兵处于明显劣势。

而且,在战场上,骑兵胜可追,败可退;而步兵胜了很难进一步扩大胜果,败了只能被骑兵追亡逐北。

正因为如此,中原民族经常被盛产马匹的北方民族骚扰得苦不堪言。

现在,这帮狗崽子,居然敢隐藏马匹!

这不是找死吗?!这不是想要谋反吗!

杨坚大怒,暴怒。

给我杀!统统拉出去咔嚓掉!

触罪的共有一千五百多人,难道都要统统咔嚓掉?

屈突通觉得事情严重了,噗通一声跪下,大叫:“人命关天,一旦人头落地,就再也不能复生了,皇上仁义英明,怎么能因为几只畜生的缘故,就要杀掉这么多人呢?”

“娘希匹!这是几只畜生吗?这直接影响到全军、全党、全民的建设,这直接威胁到全国几千万人口的生命安全!”杨坚咆哮着,眼睛瞪大得如同铜铃,满脸杀气,仿佛要吃人:“shoot!out!拖下去,让这些人马上从世界上消失!”

屈突通咬咬牙,大声说:“陛下如果真要杀他们,我宁愿以我一人的性命,来换取他们的生存!”

这一句话,把当场的所有人都镇住了,包括杨坚。

半晌,杨坚才咬牙切齿地问:“好吧,给你一个机会,说说不杀他们的理由。”

屈突通说:“养马既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季节活,任重道远,责任重大。年景好的时候,芳草鲜美,马崽的出生率和成活率就高;年景不好的时候,水草干枯,产马量自然下降。按朝廷规定,产马量高就赏,产马量低就罚,这些弼马温们,趁着年收成好,收藏些马匹,预备在灾年时顶数,维持产量平衡,这是人之常情,我觉得不足因为这个就以谋反罪论处。”

一番话侃侃而谈。

良久,杨坚息却了雷霆之怒,赦免了这一千多名官吏。

事情过后,屈突通升为左武卫将军。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十三日,杨坚死翘翘了,趁着还没发丧,杨广以杨坚的名义把驻守外地的几个兄弟相继召回京师,选择良辰吉日将他们一一收拾。

驻扎在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汉王杨谅平日最得杨坚的恩宠,反心最重,杨广思前想后,把征召杨谅入朝的重任交给了屈突通。

杨坚生前曾经和杨谅暗中约定:若玺书召汝,于敕字之傍另加一点,又与玉麟符合者,当就征。

这个约定,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所以,屈突通在并州差点把小命搭上了。

到了晋阳,传上玺书,杨谅看得眼珠子都掉下来了,就是找不到“敕”字傍边人为多出的那一点,反复较对签印,发现跟玉麟符都不怎么合。

杨谅把玺书一摔,劈头盖脑地查问跟前这个送信的人。

屈突通心理素质超强,心不慌意不乱,答对如流,无懈可击——甚至,有些问题他都能抢答了。

倒是杨谅问得自己题穷词屈,无可再问,只好挥挥手,让他回了。

入虎穴而得以全身退,牛啊,不由人不服屈突通这份胆识。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听到消息后,屈突通率领轻骑连夜从辽东赶回,最先赶到了洛阳,与卫文升、宇文述几支部队联合,迅速地把杨玄感受的十几万人马绞杀了。

作风雷厉风行令人咋舌。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五月,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人刘迦论占据雕阴(今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北)起兵反隋,请算命先生起了一个非常神气的称号——皇王,建元大世,手下有十几万人马,与稽胡刘鹞子的反隋武装遥相呼应,动静闹得很大。

杨广任命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前去雕阴讨捕刘迦论。

屈突通到了雕阴后,大门不出,二门不入,一天到晚关了房门窗户不知在里面干什么。

这……屈突大人这次来好象没带有内眷吧?

没有带,莫非……?

别胡思乱想,这附近也没有什么女人!

你是说……?他喜欢男人?

……

一连很多天没见过大帅的面,士兵们不禁遐想万千,同时也有些惶惶然。

终于,有一天,屈突大人的房门开了,他本人从里面走出来,因为很久没有接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了,脸色苍白,很怕光的样子,先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然后开口了……

大家以为他经过长时间的闭门造车研究出什么对敌方案了,等待着他布置征讨方略。

谁知,屈突大人竟然说:“咱们来了延安这么多天了,一个贼人也找不到,想必是已经吓散了,收兵!”

我倒!大家狂晕。

消息传到皇王刘迦论的耳中,不由哈哈大笑:“屈突通这个脓包,敢来招惹本王,这次教他来得去不得,小的们,备马,给我追!”领着部队循迹追来。

屈突通走走停停,似乎在有意无意地等候追兵,若即即离。等追兵已迫近在六、七十里之内了,他还是若无其事地吩咐部下安营扎寨,睡觉。

半夜,屈突通像一头刚刚睡醒的狮子,发动大军,奋起反扑,竟然一下就把毫无防备的刘迦论部队击溃了。

真不可思议!时为语:“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现在,为了堵截李渊渡黄河,屈突通就虎视眈眈地雄据在河东,今年,他已经六十一岁了。

标签: 屈突通

更多文章

  • 屈突通:立志为大隋殉难的将军,为何成了唐朝凌烟阁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屈突通

    617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占领长安后,立即来到名将屈突通的府上,让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河东劝降父亲。原来啊,在一个月前,李渊率领唐军从太原往长安进发,走到山西西南部的河东郡时,被城中守将屈突通率领的隋朝守军给拦住了。李渊急于渡过黄河去攻打长安,而屈突通却苦苦缠住唐军达一个月之久,使得唐军无法摆脱。最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逆风翻盘靠的竟然是一个“小人物”—常何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常何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之一:玄武门政变。靠此,李世民一举翻盘,登上帝位,成为唐朝乃至整个封建历史中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而正是由于李世民所取得的成绩太过辉煌,李世民也太过伟大,反而给人们一种错觉,李世民与李建成的皇位之争李世民胜的必然,胜的理所当然。其

  • 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皇位之争,错信玄武门守将常何导致败?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常何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在这一天的玄武门,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最终,在长安经营多年的李建成不敌李世民落败,李世民成为继李渊之后唐王朝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实力雄厚,军事力量雄厚,在洛阳根据地发展良好。不过,李建成多年来以太子身份经营长安

  • 唐将常何:本是李建成部下,玄武门之变时,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知谈历史标签:常何

    唐朝是历史长河中继隋朝后统一的一大中原王朝,在这期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在公元626年,大唐立国八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也正是这件事情深刻地影响了大唐的历史,也正是这一事件奠定了一位名垂青史的帝王。这件事情就是——玄武门之变。6月4日的黎明,李世民了结了自己亲兄弟的性命,成为了

  • 唐将常何:看人“有多准”?身为李建成的亲信,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历史人物编辑:芸汐说历史标签:常何

    公元626年,唐朝的皇太子李建成和皇四子李元吉策马踏进玄武门,准备去找父亲李渊告秦王李世民的状。但凭借着征战四方养成的敏锐直觉,他们发现周围的气氛寂静得有些可怕,全无往日的自然轻松。二人立刻意识到,恐怕事情有点不对,随即拨马准备离开。就在这时,李世民带领大批府兵鱼贯而出,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杀死在了玄武

  • 玄武门守将常何,潜伏多年为李世民立下大功,事后为何没有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常何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事变,一举奠定了数月后走向皇位之路。这次事变不是一蹴而就,是经过了李世民及其党羽们的周密谋划,诸多依附于李世民旗下的文臣、武将们按照各自的职责参与其中。下面聊聊其中一位起到较重要重用,但事成后又被李世民刻意忽视的参与者,当时的玄武门守将常何。事变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目标,不是太子李建成,更不是李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中林长科技标签:李元吉

    众所周知,古代的继承之争非常残酷。为了争夺皇位,诸侯们可以说是不在乎兄弟之间的亲情。比如发生在清朝康熙在位时期的“九子夺嗣”,雍正皇帝胜利后,不仅将自己的兄弟全部囚禁起来,连自己不会画画的儿子也囚禁了起来。清晰的线条。不过,“九子夺嗣”虽然比起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极为残酷,但却相对温和。自从雍正帝即

  • 李建成李元吉死后,三位猛将仍然激战玄武门,斩杀李世民两员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李元吉

    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篡隋,在其子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的支持下最终篡隋成功,并于义宁二年称帝,立李建成为太子。可是次子李世民在此次起兵中影响重大,李渊也曾答应事成之后会将李世民立为太子。然而大业已成,李渊却开始忌惮李世民的威望,转而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一举动,直接影响了诸子的关系,朝中也因政见不同出现

  • 李世民杀了亲弟弟李元吉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霸占人家的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李元吉

    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震惊整个唐王朝的玄武门之变爆发,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两个军事集团矛盾以流血政变的形式激烈碰撞。一夜激战后,李建成、李元吉双双战死,胜利者李世民不仅如愿以偿掌握了帝国的最高权力,而且顺势收纳了一件特殊的战利品——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杨氏。按照宋明以程朱理学为基础构筑的伦理

  • 射术精湛的李元吉为何3箭都没有射中李世民,真正原因你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李元吉

    大家都看过不少的电视剧,都知道皇宫里的人非常多,不过咱们也知道,作为皇帝,想要什么女人不行?就算他不想要,也有不少的人往他这里送,而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喜欢,只要这名女子的背景够大,都会被宠幸一番,毕竟皇帝身边还有要帮助自己的人,从这里来看,其实皇帝也是挺可怜的。但是转眼来看,一个能够嫁到皇宫中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