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46期——王昌龄(唐)《出塞二首其二》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46期——王昌龄(唐)《出塞二首其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美食的胖仔 访问量:2350 更新时间:2023/12/8 9:15:35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46期,王昌龄(唐)《出塞二首其二》。

诗词读感(郝乙):

战争是残酷的,但又是人类发展史上避免不了的。

诗词原文: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

诗词释文: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振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诗词作者:

王昌龄,生于公元698年,卒于公元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遭遇亳州刺史闾丘晓伤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书法作品作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河北名家牛逍先生,我们书画家联谊会军旅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蒋继龙(江苏泰州、1964年),书法作品发表于《书法报》、、《书法导报》、《我们钢笔书法杂志》等报刊。现为我们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我们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会员。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我们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陈永强(广东惠州、1973年),字俞秀,广东惠州,自幼喜欢书写,爱好文史,现为书法培训者。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业余书法爱好者,临帖学习书法多年。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我们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欢迎更多朋友参加“书写经典网络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诗词和书法的结合,实现了文化传承的记录载体,使中华文化成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信息技术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毛笔这种书写工具,在近几十年中逐渐退出实用书写工具的历史舞台,成为艺术范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毛笔书法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重新进入了课堂,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重新拿起毛笔,书写毛笔字。

书写经典网络展,就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邀请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历史经典诗词,让中华诗词以书法形式重新展现在网络中,为诗词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郝乙

蒋继龙

陈长水

姚淑芳

陈永强

李少波

刘国华

陈长水

姚淑芳

郝乙

标签: 王昌龄

更多文章

  • 王昌龄:满身江湖气的“七绝圣手”,一首诗绝唱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滔滔子美食标签:王昌龄

    有真知,才有灼见欢迎关注槐序姑娘,这里有最美古诗词01 | 皆为我友大唐盛世,风云际会。一个个天之骄子,在诗坛留下了千古绝唱。他们之间,各有恩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周宰相张说栽培了张九龄,张九龄又提拔了王昌龄和王维。王维和李白同年生人,又同在长安谋仕,却一生未曾有过交集。而玉真公主与他们俩却皆有

  • 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送别诗,看似寡情却多情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王昌龄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离愁渐远渐无穷”,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远”,就意味着空间距离之大,相见之难。所以不少送别一类的诗词就往往在这个“远”字上做文章。比如:“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襟着酒痕。”“雪晴云散北风寒,楚

  • 王昌龄的一首七绝,刻画入微,运思深婉,千古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王昌龄

    宫怨诗是诗词中的一个重要题材,一般表现宫女被禁锢或失宠,有些情况下则兼有仕途不遇的寓意。很多人都写过这方面的诗歌,比较著名的比如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还有刘方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等等。王昌龄是第一个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大力创作宫怨题材的作家。王昌

  • 同是瓦岗出身,为何秦琼程咬金得善终,徐懋公王君廓却身死族灭?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王君廓

    从小到大,提起隋唐时期,不难想到秦琼、程咬金等人,也看过很多版本的以隋唐英雄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小说等,虽然剧名不尽相同,故事也有出入,甚至于可能与历史不完全相符,但结局却大致类似。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同是瓦岗出身,何以有人善终,有人身死族灭呢?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他们的生平经历去探索一番。骁勇彪悍秦叔

  • 李世民召庐江王李瑗入朝述职,王君廓说:“这次去了凶多吉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王君廓

    626年7月,李世民召庐江王李瑗入朝述职,李瑗顿时慌了。找来自己的心腹王君廓商量对策。王君廓担忧地说:“大王这次去了恐怕是凶多吉少啊!”李瑗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如今李建成没了,李世民成了一把手,本就担心这次入朝李世民会找茬。听王君廓这么一说,李瑗更加不知所措了。王君廓见状就给李瑗分析说:“京师如今

  • “功烈为西南剧”,被称为诸葛亮转世的唐朝低调大将韦皋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小阳干饭标签:韦皋

    序言韦皋(公元745年-805年),唐朝中期著名军事家、诗人,虽然在后世看来,韦皋的知名度远不如李靖、尉迟恭、郭子仪等唐朝传奇名将。但从历史影响看,韦皋绝对是唐朝武将中排名前几位的功勋人物。韦皋的功绩主要在维护中国西南领土完整、促进边疆稳定等方面,他长期主政巴蜀,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二十年。在安史之乱后

  • 她是为诗歌而生的,与韦皋、元稹谈过恋爱,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韦皋

    翻阅关于薛涛的史料,正史也好,野史也罢。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游,流落蜀中。流落一词深有含义,流落者,流浪与落魄者也,是什么导致薛涛无奈流落呢?其中影隐藏这一段薛涛少年时代的痛苦回忆。也就是薛涛在十一二岁的时候,薛涛的父亲薛郧原本是在朝为官,因得罪了权贵,而贬谪四川。到剑南节度使崔宁管辖

  • 铮铮铁汉也有绕指柔情,鱼书未至等闲故,再见时已是几十春-韦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韦皋

    今天的故事,我们讲一下铁汉柔情。每一个人,一生中总会碰见那么几个人,让我们从稚嫩到成熟。她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无奈,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遗憾。众里寻他千百度,佳人何处?今天的主角是韦皋,玉箫。韦皋自不必多说,这位唐朝的蜀地长官,战功彪炳,战绩辉煌。据《新唐书》记载其“数

  • 4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对55岁的尉迟敬德说:“朕想把女儿许配给你”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尉迟敬德

    公元639年,41岁的唐太宗李世民,对55岁的尉迟敬德说:“朕想把女儿许配给你,不知爱卿意下如何?”尉迟敬德一听顿时吓得冷汗直冒,扑通跪地道:“陛下,万万不可,糟糠之妻尚在,不敢再娶!”“莫非你与房爱卿一样惧内,家中夫人善妒?”李世民嘿嘿笑道。尉迟敬德擦了擦冷汗,叩首道“臣的老妻虽出身卑微,但与臣共

  • 为何当门神的是尉迟敬德、秦叔宝,而不是战功更大的李靖和李勣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尉迟敬德

    既然能当看门的神,那必定要求个人武力最强的选手来担当。在正史中,尉迟敬德、秦叔宝正是李世民手下单挑力最强大的两个部将。一、尉迟敬德:隋末唐初用槊第一高手槊,可以看作杆比较长的长枪,是隋唐时骑兵常用的武器。当时,若说到那位武将最善于用槊,那非窦建德莫属。李世民曾对他说:吾执弓矢,弓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