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秦时明月汉时关”被后人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他的边塞诗自然没话说,其实王昌龄的送别诗也别具一格,其中有一首送别诗很有趣,明明自己内心很痛苦,却说自己不痛苦。我们来看看王昌龄的这首《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曾经被贬到龙标,所以世人也称王昌龄为王龙标。李白就给王昌龄写过著名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就是王昌龄在龙标时期创作的。诗人的友人柴侍御即将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此诗为友人送行。诗歌最后的“两乡”就是指龙标和武冈两个地方。
王昌龄作诗为柴侍御送行,说明两人交情匪浅,首句写了友人要去的目的地,也就是武冈,也暗示了友人将乘船从水路出行。
次句“送君不觉有离伤”耐人寻味,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意思就是只有离别是最让人痛苦不堪的,这也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共鸣,但是王昌龄在这里却说送别友人不觉得有悲伤,交情好的两人,在离别之际,却一点都不痛苦,就给读者留下一个疑问。
诗歌的最后两句是经久不衰的名句,也交代了诗人送别友人不感觉痛苦的原因。一路上,你栉风沐雨都有青山作伴,我们头顶一片明月,又怎么会有两地的离愁呢?最后两句,王昌龄给出了自己不痛苦的理由,在诗人眼中,青山和明月不仅仅是自然景物,它们就是诗人和友人之间的纽带,看见它们,如同看见友人一般。
这首诗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别具一格,心中痛苦,嘴上却说不痛苦,别有一番趣味,诗人提出了“送君不觉有离伤”的观点,然后又自己回答原因,让读者耳目一新,不知网友怎么看王昌龄的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