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四代传承的绝世宝马呼雷豹,舍身救主建奇功,越虎城相护秦怀玉

四代传承的绝世宝马呼雷豹,舍身救主建奇功,越虎城相护秦怀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家小厨房 访问量:1136 更新时间:2023/12/21 19:21:43

千古盛传的演义故事总有些神奇热议之处,作为老寿星的佘太君与程咬金,历经数代光阴的他们都是百岁高龄的传奇人物,在兵器里面有着枪中之王的八宝陀龙枪,从霸王项羽手中一直传到岳雷岳伦那里,这杆宝枪也是经过多年沧桑岁月的奇遇,而在战马之中也有两匹绝世宝马堪称奇迹。《三国演义》中的赤兔马让吕布无敌于天下,白门楼之后从关羽到他的儿子关兴,数十年间都是凭着这匹赤兔宝马驰骋疆场;到了隋唐时期又出现宝马呼雷豹,又成就了演义中的奇特之说,尚司朗带着这匹宝马投到隋军杨林的麾下,几十年的传承,从尚师徒流落到了秦家父子手中,秦琼凭着呼雷豹东征西讨建功无数,秦怀玉更是靠着这匹宝马力杀四门,千里救驾之中再逞雄风。

undefined

【呼雷豹的传承】

最令人咬牙痛恨的宝马莫过于无尾驹,凶狠的暗器让伍云召丧命于扬州比武会上,这也成为隋唐故事中留下最大的遗恨;《月唐演义》中的安禄山也有一匹宝马五尾驹,口中喷出毒雾迷烟让太行山上的群雄吃尽苦头,阴狠的手段让郭子仪、罗少保、秦洪这些豪杰英雄败阵昏迷。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匹呼雷豹,尚司朗将它从恶霸手中夺过来之后,这匹宝马便与吸水提炉枪、夜明盔、唐猊铠并称为四宝,各有所长在阵前发挥其独特优势,当年轻敌的杨林在六合城外中了埋伏无法杀出,挺身而出的尚司朗奋力杀入长蛇阵中,不过阵中的劲敌强将太厉害了,一身本领的他最后也被困在乱军之中,十多员骁勇战将把尚司朗团团围住,危机关头的呼雷豹一声怒吼,周边的战马全部受惊倒下,这才有了尚司朗的化险为夷。

undefined

真正将呼雷豹推到巅峰时代的是尚师徒,延袭父亲盛名的他拜师邱瑞,枪鞭出众与四宝相护让他有了隋唐第十的排名,作为杨林麾下五大总兵之一的他,在虎牢关前阻挡着瓦岗义军西征,呼雷豹之能轻松活捉了程咬金,瓦岗群雄也很害怕宝马的奇能,各种手段用尽才夺下虎牢关。尚师徒在悲愤中自尽身亡,临终前把儿子尚山和四件宝物赠给秦琼,呼雷豹在程咬金的意外伤害中没有那种奇特的叫声了,抚养尚山成长的同时,四宝在身的秦琼征战沙场建功无数,投唐之后也成为开唐的护国公。

undefined

尚山在秦琼的教导抚养下,练就一身本领的他成为年轻的潼关总兵,感念恩情的他一直拒绝着四宝回赠之意,直到秦琼临终的时候,秦怀玉受父亲遗训教导千里驰援越虎城,穿上唐猊铠,戴上夜明盔,拿着吸水提炉枪,骑上年迈的宝马呼雷豹,战情紧张让秦怀玉火急火燎地救驾而去。秦怀玉一直牢记着归还四宝的意愿,想着等战事平息后再去送还给尚山,一身孝服的他是无比悲伤,报国心切的他策马狂奔赶到了越虎城外的连营前。

undefined

【英勇的将门虎子】

《薛仁贵征东》让脱颖而出的薛仁贵扬名四海,不过更受人期待关注的还是秦怀玉与罗通,毕竟他们隋唐英雄中最出色的后代人物,伍云召之子伍登出现过,不过他没有学到父亲的绝世枪法,洛阳之战后便没有太多踪迹了。单雄信的儿子单天常出场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扫北首战就阵亡着实令人感到遗憾,当年瓦岗群雄的后人不在少数,但是真正从扫北到征东屡建军功出众之人,除了罗成之子罗通外就只有秦怀玉。论锏法他不如行走江湖多年的父亲,不过说到枪法那就要更胜一筹,秦琼的严教自然练就了秦怀玉枪法上的娴熟,经常来往于罗府的秦怀玉,在与罗通不断斗枪之时也有罗春的众多提点,虽然秦家枪始终斗不过罗家枪,三十六路秦家枪在速度与技巧上进步很大,狠劲巧招之下让他在长安城成为仅次于罗通。

undefined

虽然儒雅间少了父亲挂帅时的霸气,性格稳重的秦怀玉在唐军中还是有着大将之才,他知道单人独骑闯营的凶险,睿智的他在山头看完地形之后,等到后半夜才杀入连营之中,因为有了白天的熟悉和揣摩,秦怀玉胸中早已有了一套闯营奇袭的方法。单枪匹马闯进大营,手中的吸水提炉枪是无坚不摧,夜明盔与唐猊铠的相护也挡住不少冷箭暗袭,而年迈的呼雷豹也是全力以赴,踹踏猛冲的时候让秦怀玉在营中所向披靡,几个时辰的厮杀终于来到越虎城下。紧闭城门的尉迟恭却给秦怀玉开了个玩笑,半年前秦怀玉因故痛打了他一番,心有不甘的尉迟恭想要教训一下秦怀玉,这才有了秦怀玉力杀四门的精彩战绩。

undefined

【杀四门的神勇】

初时的秦怀玉并没有想太多,建功心切的他策马挺枪直奔南门而去,尉迟恭一直躲在城头悄悄观战,玩笑戏耍之余也时刻注视着秦怀玉的安危,毕竟他与秦琼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情谊,看着城下以一敌二的秦怀玉始终是上风之势,暗中敬佩的尉迟恭也是在耐心观战。面对刚猛的巴廉巴刚兄弟,秦怀玉一展平生所学在阵中是游刃有余,侧闪身形下的他相当机敏,旋变的秦家枪法也是格外洒脱,随机而变的巧招玄机不断,三十多个回合的走马厮杀,两位东辽猛将的刀枪落空不少,而寻势而变的秦怀玉却找到了克敌战机。呼雷豹年迈之驱早已没有当年的神勇,不过深通人意的它紧随主人节奏在阵中穿梭,纵身一窜来到巴廉的身旁,秦怀玉借助马势使出一招回马枪,躲闪不及的巴廉也是应声而倒。

undefined

【越虎城外的悲壮】

称雄天下的盖苏文抡刀亲自来战秦怀玉,论力量与狠勇,盖苏文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他的阴狠手段也要强过秦怀玉,但是说到枪招武艺上的细致,融入了罗家枪招的秦家枪法,秦怀玉却是相当利索精奇。此时精力充沛的盖苏文,想要战胜疲惫的秦怀文并不难,却不是在一时半会之间,两人在阵前大战了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的他们杀得难分难解,心急的盖苏文使出了他的飞刀绝技,而慌乱中的秦怀玉却用哭丧棒意外破了飞刀,这下盖苏文是又气又恼,心虚之余指挥手下精锐一起来围杀秦怀玉。

undefined

正所谓一人难敌四手,鏖战数个时辰的秦怀玉已经筋疲力尽,面对十多位彪悍的东辽国猛将,各种夺命擒拿的手段狠招尽数袭来,手忙脚乱的秦怀玉是左挡右架,宝甲护身并没有让他出现致命之伤,但是呼雷豹却没有幸免。猛然一枪扎到它的身上,疼得这匹老马怒吼了一声,危机之中的潜能竟然有了当年之绝,所有的战马被在惊恐中倒在地上,那些战将瞬间都被掀翻,这种场景就连盖苏文都是目瞪口呆。奄奄一息的呼雷豹带着踉跄中的秦怀玉冲向城中,此时的尉迟恭也赶紧开城接应,秦怀玉在有生之年终于见到了呼雷豹的神勇,但是伤重的宝马没过多久就亡故了。

undefined

标签: 秦怀玉

更多文章

  • 秦琼之子除了秦怀玉之外,还有一人,而秦琼本人却不记得

    历史人物编辑:清竹雅韵读史标签:秦怀玉

    说起秦琼,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隋唐时期的名将。不管在什么样的记载中,他的戏份似乎都要比别人多一点,但凡是讲述隋唐历史的题材,秦琼一定是不能少的武将。所以在隋唐题材的小说中,他有着很重的分量,从他“兼职”门神也可以看出这点。在正史中,他是李世民得力的干将,随他一同打天下,可说是李世民在军队中的最大代表,深

  • 岑参似乎来过此地汾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历史人物编辑:陌上如玉标签:岑参

    一幅精美的图案,我拍下汾河的水之清,雪之韵,河之温柔。欣喜瑞雪迎春,欣然要去汾河观赏雪景。昨夜的那场雪点缀着龙城的表里河山,汾河两岸上下一白别有云天。清晨过汾河,雪花依旧徐徐飘落。拉菲香榭,绿地焕彩,小桥玉树琼花不用剪裁。忽而想起唐代诗人岑参送友人的佳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既飞雪,可现在是阳春

  • 大雪纷飞中岑参写下此诗,初读总觉有些不对,细想才知这是真性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岑参

    唐代有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自然不必多说,七绝圣手说的就是他;高适则是笔力雄健,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何等快意;而王之涣则仅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能在边塞诗人中占一席之地。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岑参,是这四大边塞诗人中最具奇思妙想的一位,那句“

  • 《经典咏流传第五季》重磅来袭,张卫健激情演唱岑参经典名诗

    历史人物编辑:黄昏烟雨斜檐标签:岑参

    2023年3月3日,《经典咏流传第五季》重磅登场电视一套,为观众朋友们奉献了一场豪华的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经典传唱人张卫健再次登上舞台,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一生大笑能几回》,听完此曲,听众仿佛穿越到当年盛世的凉州城,令人荡气回肠,雄心万丈。张卫健演唱的这首《一生大笑能几回》,改编自盛唐诗人岑参的

  • 岑参的2首边塞酒宴诗,肃杀世界,难挡他气壮山河的豪放!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岑参

    岑参是名气很大的边塞诗人,1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他名垂千古。岑参写边塞的肃杀,气壮山河的豪放,今天要读的是岑参的2首边塞酒宴诗,肃杀世界,难挡他气壮山河的豪放!1、《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唐·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

  • 朋友去边关杀敌,岑参赠诗一首,尽显英雄豪情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岑参

    唐诗之中,离别诗是一个重要的重要的题材。一方面,离愁别绪激发了诗人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唐人本来就有折柳赠诗送友人的习俗。中国历史上的离别诗,大部分都是以伤感为基调的,这就是南朝政治家、文学家江淹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唐诗也不例外,李商隐就曾经感叹“相见时难别亦难”。然而,蓬勃奋发的盛唐,

  • 韦应物:我出身名门望族,妥妥的官二代,没想到却混得这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韦应物

    科举制度自从问世以来,无数读书人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能够吃上国家饭。但也有那么一小撮人,出身富贵,完全不用经历十年苦读的艰辛,凭借着祖上的功名就能轻松入职。韦应物,就是这小撮人中的一个,你就说命有多好。(一)公元737年,韦应物出生于长安的一个官宦之家。当时长安城有两大名门望族:杜氏和韦氏,杜牧就属于

  • 韦应物最动情的一首诗,其中一句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你可曾读过?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世称“韦苏州”,长安人,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闻名。公元783年(唐建中四年),诗人已年逾四十七岁,初夏诗人升迁外郡,秋来十分思念诸弟,于是写下了《新秋夜寄诸弟》这首诗。尤其是诗中“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一句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你可曾读过?“两地

  • 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都曾在文脉厚重之地苏州做过刺史。

    历史人物编辑:老杨聊网事标签:韦应物

    古代到江南做官,身段与仪态都很重要。要会吟诗作赋。这大抵没有问题。一个书生熬到进士,那些场面上的功夫不会太差。朝廷的盘算,总有他的道理。江南这个地方,历来是朝廷的粮仓。但最关键的,是个文雅、知书达理的所在。但像苏州这样的文脉厚重之地,并不是一般文人能够镇得住的。唐朝时,朝廷先后派了3个重量级的诗人在

  • 韦应物《滁州西涧》诗赏,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历史人物编辑:平和怡标签:韦应物

    写作背景韦应物出生于京兆的望门贵族,韦氏家族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韦应物14岁时因门荫(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补右千牛,15岁在玄宗身边做侍卫,当时他豪纵不羁,横行乡里“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早上去赌局,晚上寻歌姬)少年荒唐,并未认真读书、做人。直到23岁,安史之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