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一种怎样的悲凉心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冠华 访问量:1904 更新时间:2024/1/21 12:10:30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算起,历经九百年左右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初唐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唐初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卿卿我我和靡靡浮华的诗歌形式,通过寄情大山大河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首的一大批中青年诗人,合称为“初唐四杰”。除了以上这几位,初唐还出现过一位作品比本人更加出名的诗人,他的名字叫做陈子昂

提起陈子昂,或许您并不熟悉,早已淹没在了浩瀚无垠的唐朝诗人中间。不过,提到他的诗句时,您一定不会陌生,尤其是那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定如雷贯耳。

今天,文史不假通过《登幽州台歌》来走近诗作者陈子昂,走近他所经历的那段真实历史。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四川射洪县人,非著名唐朝诗人。因为曾经担任过右拾遗的官职,所以后世也称其为“陈拾遗”。

比起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维等人,陈子昂显得的确有些籍籍无名。不过,他的诗作却毫不逊色于以上的这些位名流们,诗风诗骨都显得大气磅礴,立意高远,坚决主张批判之前浮华空洞的文风。

陈子昂出身名门,恃才傲物,一生看似胸怀抱负,熙熙攘攘,实则却是苦闷落寂,大志难抒。所以,他会有感而发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这样的不朽诗作,算是对自己的人生写照: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生于四川,祖上是西汉的开国功勋陈平,辅佐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随着历史的传承,隋唐时期的陈家尽管在政治上已经没落,但经济上仍然算是富足,祖父陈辩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唐高宗中后期,陈子昂出生了。当时,大唐帝国虽然在名义上依然姓李,但皇后武则天已经在政治上崛起。据《资治通鉴》记载:

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年轻时候的陈子昂很有豪侠之气,经常都会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抱打不平。关于这点,他曾在《赠严仓曹乞推命录》中如此表述:

少学纵横术,游楚复游燕。栖遑长委命,富贵未知天。

陈家上下对于此子非常的挠头,屡次训诫都无济于事。陈子昂在十七岁时,果然出事了。他因为与人发生争执而打伤了别人,被官府抓入了大牢关押。为了解救陈子昂,家中耗费巨资上下打点。

经过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他在出狱后痛定思痛,幡然悔悟开始潜心苦读,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光宗耀祖。

由于科举考试刚推行不久,所以唐初的录取率极低,比今天的司法考试还要严苛。显然,像陈子昂这样“浪子回头”的后进考生,能通过的几率微乎其微。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

岁取登第者三十人,苟无其人,不必充其数。

为了实现弯道超车,二十岁的陈子昂被家中出资送往都城长安求学,进入了国子监读书。得益于名师指点,也得益于自身勤奋,他的学业进步神速,初步具备了一战之力。

一年后,信心满满的陈子昂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开榜后的结果却令人失望,他落榜后黯然离开。还好,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继续投身于潜心的苦读,逐渐变得小有名气。

再次参加科举,陈子昂又失败了!

这次,对他的打击很大,很长时间都没有走出阴影,整日都在长安城中瞎溜达。一次,他偶然遇见了一位老者正在高价叫卖胡琴,遭到了很多人的围观。

陈子昂挤进了人群,二话不说就在众目睽睽和错愕不断中花费百金买下了这把胡琴。临行前,他还向所有人表示,自己要在明日当众献艺,欢迎过来捧场。

第二天,陈子昂背着胡琴如约出现了。不过,他并没有抚琴,而是当众砸烂了这把天价胡琴,甚至还留下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

紧接着,陈子昂将带来的诗文分发给了现场的众人,让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标新立异而又多才多金的“蜀人”。从此以后,他成为了长安文化圈中的名人,就连京兆司功王适都对此子啧啧夸赞:

日后必为海内文宗矣!

经过了两年的苦读,陈子昂终于得以高中。不过,当时恰逢新旧过渡期,高宗李治刚刚驾崩,而皇后武则天还没有完全掌控朝局。为了博取出位的机会,他决定违心投靠武则天,在《谏灵驾入京书》中,不仅称赞她雄才伟略,而且还拥戴她独掌朝政:

伏惟大行皇帝遗天下,弃群臣,万国震惊,百姓屠裂。况皇太后又以文母之贤,协轩宫之耀,军国大事,遗诏决之,唐、虞之际,于斯盛矣。

终于,陈子昂被朝廷任命为九品下的秘书省正字。这个没有实权的微末小职,最大的便利就是有机会入宫面圣,很多的青年才俊就是在这个岗位上得到提拔的。

不过,他虽然放下身段投靠了武则天,也写下过溜须拍马的诗词和奏折。但是,陈子昂对自己的出卖并不彻底,骨子里还留有一股文人的傲气。据《唐才子传·陈子昂》记载:

貌柔雅,为性褊躁。

受此影响,陈子昂尽管才高八斗,尽管诗作不断,但却缺少了一些功利心和务实度,仕途之路走得磕磕绊绊,总也不得重用。

到了686年,陈子昂终于有机会追随乔知之从军北征。不过,军队还朝后他却被遗忘了,并未受到封赏,流露出了浓厚的失望和不满情绪,还作《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以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

闻君东山意,宿昔紫芝荣。沧洲今何在,华发旅边城。还汉功既薄,逐胡策未行。徒嗟白日暮,坐对黄云生。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无为空自老,含叹负生平。

逐渐地,陈子昂意识到缺乏背景和后台的自己,似乎只能毫无底线地支持武则天的所有新政才能获得机会。这段时期,他变得沉稳不少,靠熬资历从九品被提升为从八品下的右卫胄曹参军,之后是八品上的右拾遗。

就在仕途稍稍有所改观之时,陈子昂因为性格耿直而得罪了权贵,被诬陷与逆党有染而罢职下狱一年。出狱后,他急切地希望能够戴罪立功,希望重新开始自己的仕途。

恰逢,契丹族的李尽忠和孙万荣发生了反唐叛乱,唐廷决心出兵平叛。陈子昂立即上疏,主动请缨追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效力,担任了帐前的参谋。

众所周知,武攸宜并没有多少军事才能,只是仗着武则天侄子的身份才官运亨通。因此,他带兵出战期间毫无章法可言,作为随行的军事参谋,陈子昂多次劝谏稳扎稳打却始终不被采纳。

恰逢遭遇了军前败仗,武攸宜索性将陈子昂作为了替罪羊,下令降职处罚。眼见自己满腔热忱却无法报国,陈子昂的苦闷达到了鼎点,黯然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才三十八岁,他就以回家尽孝为由主动申请解官,终被朝廷准许“带职返乡”。

回到四川老家后,未满四十岁的陈子昂就开始归隐山林,从此开始研习《易经》,提前实现了“人生躺平”。不过,命运又一次与他为难,打乱了刚开始的平静生活。

父亲过世后,陈子昂在家居丧,当地的县令竟然以罗列的罪名将他抓捕下狱。陈家倾家荡产才将他赎了出来,不久后就亡故了,年仅四十一岁。

一个区区县令,为何要故意刁难甚至对陈子昂下死手呢?别忘了,他虽然在朝廷并不得志,但却文采斐然颇有声望,而且还是“带职返乡”,如果没有幕后黑手的话,断然不会令人相信。

《登幽州台歌》的确是陈子昂的一生写照,虽愤却也悲。如此才华横溢的人,一生没有在仕途上得意过,一生都在孤独中思考和求索,折射出了多少平凡人的无奈与心酸。

标签: 陈子昂

更多文章

  • 诗人陈子昂两次落榜,当众砸百万古琴,漂亮的营销让他一夜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陈子昂

    唐朝诗人陈子昂进京赶考,见一位老头卖一把古琴,竟喊价100万。路人纷纷围观,但又不知这琴是否真的价值百万,陈子昂灵机一动,干出一件爆人眼球的事情。陈子昂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一位谏官、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诗作,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则是他那首《登幽州台

  •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是一种人生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为曾担任过右拾遗一职,后世也称其为“陈拾遗”。陈子昂的诗风诗骨大气磅礴,苍劲挺力,寓意深远,主张批判南北朝以来浮华绮靡和空无一物的文风。他与李白、孟浩然、司马承祯、卢藏用、王维、宋之问、王适、毕构、贺知章被合称

  • 陈子昂靠一场自我营销,成功进入唐朝官场,却斗不过一个小县令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年轻的时候,那就是个乡村古惑仔,从来不读书,就喜欢舞刀弄剑。由于他武功高强,所以总是在外面跟同乡的古惑仔们打架斗殴。这一不小心,就把人家给打残了。估摸着是被对方家长给讹上了,告到官府以后老陈家为此赔了一大笔钱。陈子昂第一次意识到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在那个和平年代,练武除了惹事儿,没什么太大用

  • 陈子昂为什么被誉为大唐营销鬼才?他用这种方法3小时名满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掉进书堆的小胡标签:陈子昂

    文丨柳汀雪一、营销鬼才陈子昂公元684年,长安。寒凉的秋风激起一地落叶,滚到一双黑色云头靴下。靴子的主人,是个白衣书生,正站在客栈门口,注视着街上你来我往的商贩,眉头隆起一阵凝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大凡货物,各自有价。而他陈子昂,自诩才华横溢,在这偌大的长安却无人问津,白白蹉跎年华。忽然,对面的一家

  • 陈子昂身居国家高官,却为何被一小县令活活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算是历史上唐朝知名的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这位大才子带领着唐朝诗人们冲破过去齐梁的糜烂风尚,真正开启了专属于大唐的盛唐之风,这一方面让诗坛将其视为先行者,开创了属于唐朝诗人们的时代,另一方面也是让国家变得焕然一新。陈子昂不但在诗歌上有如此成就,在政治上也是不断有建树,在二十多岁,他便是成为太后面前

  • 读书台上见“真”陈子昂,一块石头,遗臭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陈子昂

    初唐四杰之首之陈子昂,生于斯逝于斯。 最耳熟能详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独登幽州台,在各种因素刺激下感受到天地四方、往来古今的自己。在朝之时,陈子昂目睹武氏集团的作为而不能匡正,无端入狱所造成的心理打击,虽然在边疆叛乱之时慷慨从军,但前期的遭遇使得他不能无所触动。尤其是6

  • 高风亮节的“诗骨”陈子昂,有哪些轶事流传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陈子昂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文学家,字伯玉。是梓州的射洪人,也是今天的四川人。因为曾经担任右拾遗,又被后世之人称之为陈拾遗。陈子昂年轻的时候就很杰出,生在富裕之家,年少的时候相当侠士,因此不爱读书。后来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努力读书,因为对政治有着空前的热情还有远大的抱负理想,陈子昂在他24岁的时候

  • “我们六大政治家”之一的李德裕,凭的是什么能跟张居正等人并列

    历史人物编辑:小松的工地生活标签:李德裕

    在古代社会有很多王侯将相,他们个个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为朝廷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但对他们的功绩后人一直没有定论。直到近代以来,作为思想家的梁启超,提出了我们六大政治家的说法。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但有一位唐朝的宰相也被列入其中,他到底是谁呢?他有怎样过人的本

  • 李德裕作为“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跟张居正等人并列凭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李德裕

    作为近代历史上最有名的思想家之一,梁启超这个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他特别喜欢提出什么几大言论。比如说,四大文明古国的言论就是梁启超提出来的。相较于四大文明古国,梁启超还提出了古代中国六大政治家的说法。为了说明自己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说法,梁启超还专门出了一本书去说明自己为什么将这六个人给单独列举出来。

  • #历史[超话]#李德裕呈献《丹扆六箴》李湛游荡寻乐,毫无节制,和一群卑劣的小

    历史人物编辑:玺哥串串标签:李德裕

    #历史[超话]#李德裕呈献《丹扆六箴》李湛游荡寻乐,毫无节制,和一群卑劣的小人物亲密地厮混在一起,每个月上朝不超过三天,帝国最高级的官员都难得一见。824年二月八日,浙西道观察使李德裕呈献《丹扆六箴》(扆,音yǐ〔以〕。屏风):一为《宵衣箴》,讽刺皇帝上朝太晚、次数太少;二为《正服箴》,讽刺皇帝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