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宰相姚崇遗言:把全部珍宝摆在灵堂前!儿子照做,竟救了全族性命

宰相姚崇遗言:把全部珍宝摆在灵堂前!儿子照做,竟救了全族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阎丽 访问量:3019 更新时间:2024/1/14 12:09:57

姚崇是唐朝时期的三朝宰相,而他之所以能够辅佐武则天、唐睿宗和唐玄宗,首先是因为他个人能力很强,姚崇能够处理好各种各样的政事。其次也是因为他的性格,姚崇是一个刚正不阿体面无私的人。除了这些之外,姚崇也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

当时他在朝庭上和唐朝的另外一位宰相张说有龃龉,所以姚崇特别怕自己去世了之后,张说会对付自己的家人。于是他在性命垂危的时候把自己的大儿子叫来。姚崇吩咐儿子,在自己死后把家里的全部珍宝都摆在灵堂前。

张说来吊唁的时候他想要什么就送给他什么然后请求张说写碑文,然后尽快把碑文呈递给皇上。姚崇的这一系列操作,会让皇上误以为张说和姚崇关系很好,而间接造成张说不会再对姚家人动手。

中国古代实行的官制和现代不一样,在中国古代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员,一定就是宰相。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够做到宰相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个官员接连辅佐了三位皇帝。他成为了唐代唯一的一位三朝宰相,而这个人就是姚崇。

姚崇出生在现在的浙江省,他来自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本来就是朝廷的官员。姚崇小的时候最开始不想当官,喜欢舞刀弄枪。没事儿的时候,姚崇就去打猎自娱自乐,就这样一直生活到了20岁。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才开始努力读书,最后考进朝廷当官。

姚崇辅佐的第一任皇帝是武则天,那个时候他在军机处工作。由于契丹部落犯上作乱,占领了当时河北的好几个村子,所以当时军机处的工作特别忙。姚崇都处理的十分得当,所以他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升了官。

后来姚崇也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而且他不仅努力还很有智慧。因为姚崇能把一些繁杂的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在后来的十几年时间里,他的官位也一直不断上升,直到他在48岁的时候,姚崇成为了当朝宰相。

后来过了六年之后,因为母亲年纪大了,姚崇想要回家奉养母亲。于是他就辞掉了宰相的这个职务,姚崇虽然不当宰相,武则天也给他安了其他的官职。再到后来,姚崇60岁的时候,唐睿宗上位。那个时候,他担任的是兵部尚书。

这期间,他一直为朝廷选拔一些忠义之士,经常上书去参那些贪官污吏。姚崇的这一系列做法都加强了唐朝一系列法令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使朝廷上的风气清朗了一点。后来他在自己63岁的时候,经历了唐玄宗发动的先天政变。

唐玄宗继位之后,就用任命姚崇当宰相,辅佐朝政。而当时姚崇的一系列措施,比如说抑制皇亲国戚的权力发展,鼓励农业生产等等,都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姚崇作为一个宰相,不仅知人善用、十分有才能,而且他也十分刚正。姚崇在辅佐武则天的时候,因为武则天后期养了一些男宠,而这些男宠就仗着武则天对他们喜爱胡作非为。武则天有一个男宠把长安一所寺庙当中的僧人都抓到自己的府上,专门供他驱使。

后来有僧人逃了出来报官,这件事情被姚崇知道了。姚崇不顾情面,硬是处置了武则天的男宠,放了那些僧人,这也导致他自己被从宰相的位置上撤了下来。后来在姚崇辅佐唐睿宗期间,太平公主妄图干扰朝政。

这个时候,也是姚崇站了出来把太平公主的一些党羽外放到边陲去当官。同时姚崇也把太平公主手下掌握兵权的那些人调到了东宫。这让太平公主十分恼怒,追着向皇帝要一个说法。无奈之下,皇帝只能把姚崇推出去当了替罪羊。

就是这样一个敏锐又正直的姚崇,他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一直有一个老对手,那就是张说。张说也是唐朝的宰相,因为两个人官职相当,而且张说又是一个很善妒的人,所以两个人总在政见上有一些磕磕绊绊。后来姚崇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渐渐的衰弱。

他病重完全不能下床之后,就把自己的大儿子喊来,嘱咐了他一些事情。因为姚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且又知道,凭着自己儿子的手段根本就斗不过张说。所以姚崇就提前给儿子准备好了计策,只要他儿子按步骤去实施,起码能保全一家性命无

姚崇让儿子在他死后,把家里的一些珍贵宝物都摆在灵堂前。张说是一个十分贪财的人,这样一来张说来吊唁的时候就能看到这些宝贝。因为他十分贪婪,所以张说肯定会想把其中的一部分据为己有。

而姚崇接着吩咐儿子,只要是张说看上的宝物那就送给他,哪怕他推辞也给他。接下来姚崇又说,等到张说接受了宝物之后,再求张说给写碑文。张说这个人性格里喜欢托大,只要言辞恳切地请求他,他一定会写。

姚崇接着吩咐,张说写好碑文之后,立刻呈交给皇帝,并且请人雕刻。不管怎么说,碑文上写的肯定是一些赞美、夸赞的话。而这些话被皇帝看了之后就会认为张说和姚崇交好,以后应该在不会对姚家人下手。而在姚崇离世了之后,事情的发展真的就像他所预测的那个样子。

张说写好了碑文高高兴兴带上宝物回家,可是回到家之后突然发现事情不对劲,觉得自己被姚崇摆了一道。于是张说又折回姚家,想要把碑文讨回来。但是这个时候姚崇儿子却说,碑文已经被呈送给皇帝了。而这件事情让张说又恼又怒,只能哀叹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如姚崇。

姚崇这一生过得十分精彩,在自己前20年的时间里过得十分潇洒,行侠仗义、行走江湖。后来从20岁之后,开始发愤图强,读书走上仕途。

并且因为自己能力很强,连任了三朝宰相。虽然在这其中也有一些曲折,有的时候姚崇也会被撤职,或者是降职。但是无论怎么说,姚崇对唐朝的贡献,尤其是一手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局面都会被历史所铭记。

标签: 姚崇

更多文章

  • 武则天退位,群臣庆贺,唯姚崇公开痛哭,1年后才知其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影视有褂标签:姚崇

    读通鉴,知历史,本文来解读《资治通鉴》中武则天退位后的一件史实。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提前登基,逼武则天退位。因为当年是神龙元年,因此这场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同时也让李唐宗室重新登上皇位,对唐朝意义重大。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

  • 姚崇弥留之际,用了一招,使得家族转危为安,也与张说化解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姚崇

    开元元年的时候,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之后,逐步巩固了政权,就开始施行自己的新政,为了施行自己的新政,他大胆启用了武则天时期遭到贬官的姚崇为新任宰相,但是这件事情,却遭到了与姚崇同朝为官的官员张说的反对,他私底下,唆使与自己相好的御史大夫赵彦昭对姚崇进行弹劾,但是唐玄宗却并为所动,对于这件弹劾案,并没有

  • 虞舜后裔唐代名相——姚崇传略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姚崇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仰韶文化的发源地——硖石仰韶村遗址姚崇(650~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被誉为"救时宰相",政绩斐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新唐书》记载:“崇尤长吏道,处决无淹思。三为

  • 唐朝四大贤相中的姚崇,临死之前告诫子孙,不要信奉“它”

    历史人物编辑:时间都去哪了标签:姚崇

    唐朝贤相姚崇和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代四贤相。姚崇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唐睿宗和唐玄宗四个时期,分别在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一职,有很高的政治成绩。在唐中宗时期,公主外戚都奏请度人为僧尼,还有用私人财富建造佛教寺庙的人,一些富裕家庭也出家削发为僧,以免税收,导致国家的僧尼数量飙升

  • 武则天退位,众人皆喜,姚崇却在哭,5年后大家发现:姚崇真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姚崇

    哈喽大家好,我是铁汉话沧桑!带领你们一起了解历史故事。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为帝,迫使武则天退位。由于这一年是神龙元年,所以这次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并使李唐宗室复位,这对唐朝来说意义重大。神龙政变期间,有5人功不可没,这5人分

  • 姚崇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为何只当了四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姚崇

    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巅峰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繁荣的时期。治理这个时期的帝王将相都名垂青史,其中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姚崇、宋璟便被认为是成就开元盛世的最大功臣。因此姚崇和宋璟也被并列入唐朝四大名相之中,与唐太宗年间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可是与几乎贯穿整个开元年间的宋璟相比,姚崇在朝廷为相的时间却非

  • 唐玄宗责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一句话,扳倒背后告状的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姚崇

    唐朝作为古代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不仅涌现了多位政绩辉煌、才华出众的帝王,更有许多贤臣名垂青史。而提及名臣,必然避不开这唐朝的“四大贤相”,前是号称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两位名相。而在这四大贤相中,姚崇又显得与众不同,他不仅政绩显著,先后在武则天时代、睿宗、玄宗各朝中拜相。而之

  • 武则天被赶下台,群臣大喜,唯独姚崇在哭,一年后才知姚崇的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姚崇

    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恐怕要属武则天了。她本名武媚娘,在即位后改名为武曌(zhao),就是日月当空的意思。公元674年,颁诏天下,自号“天皇”,改国号为“周”,并捕杀反对她的人。据有关资料,其直接死亡在她手上的多达93人,包括亲属23人,唐室34人,其他朝臣36人。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完善科

  • 武则天退位众人皆喜,姚崇却在哭,一年后大家发现:姚崇真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姚崇

    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实力与手段绝对不容小觑。不过,正是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后世人对她的评价却是褒贬参半的。有人认为,武则天打破了封建思想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且在她在位期间,百姓富足,国力强盛。但相反的,对于武则天爱用酷刑,倡导告密之风等做法,不少人也习惯用残忍,

  • 唐朝的救时宰相是姚崇?历经武则天等五代皇帝,姚崇有多大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姚崇

    所谓救时宰相,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的宰相。那么姚崇作为唐朝著名宰相,他在哪些关键时刻,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呢?01姚崇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为李唐王朝的延续出力。姚崇本身不怎么出名,唐高宗李治活着的时候,姚崇是没什么名声的。一直等到女皇武则天上台以后,姚崇才逐渐崭露头角。他帮助武则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