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场高人,思维有多厉害?看完宰相姚崇的故事,有醍醐灌顶之感

官场高人,思维有多厉害?看完宰相姚崇的故事,有醍醐灌顶之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浩说历史 访问量:4505 更新时间:2023/12/27 23:52:08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带兵入宫,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禅位太子李显。唐中宗李显复辟送武则天离宫时,众人弹冠相庆,唯独一人为武则天哭起来。是谁这么大胆?这个人就是姚崇。姚崇是武则天一把提携上来的,最后官至宰相,而且武则天还曾让姚崇掌兵权,对姚崇宠信有加。只是武则天到了晚年,沉湎享乐,宠幸男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减少了联系,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

二张兄弟就趁此机会,独揽权柄,插手朝政,打击异己,因姚崇不肯归附二张,被二张构陷,贬为司仆寺卿,但仍保留宰相头衔。后来出镇灵武,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705年,趁武则天病重期间。宰相张柬之联合桓彦范崔玄暐敬晖袁恕己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禅位太子李显。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就在神龙政变前夕,姚崇恰在此时回到京城。姚崇曾举荐张柬之为宰相,所以张柬之等发动政变的大臣,认为姚崇是自己人,而且姚崇点子多,张柬之等人就把自己的逼宫计划,全盘告诉了姚崇,拉姚崇入伙。姚崇是个聪明人,他深知自己都知道了张柬之的计划,如果不入伙肯定会被他们除掉;再者他也深恨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在此情况下,姚崇就只好跟张柬之一起发动政变。政变很成功,二张被除,武则天迫于形势,只好移居上阳宫,禅位太子李显。然而,就在李显复辟,送武则天离宫,众人弹冠相庆时,姚崇却大哭起来。张柬之大怒,说:“现在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恐怕你从此就要大祸临头了。”

姚崇可不傻,他知道武则天断然不会就此作罢,而李显、张柬之等人的权谋之道,也比不上武则天。姚崇开始了演戏,哭着说:“我是则天皇帝提拔起来的,侍奉了则天皇帝这么久,现在突然辞别,怎能不悲痛。我虽然随你们诛除凶逆(二张),但这是尽臣子本分,今日哭别旧主,也是尽人臣本分,就算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姚崇这演技高呀,一顿哭,直接向武则天和李显表明了,我姚崇随他们来是为了诛杀张易之、张昌宗的,可不是逼武则天退位的,我对则天皇帝可是忠心耿耿哈。果然,姚崇这顿哭,带来了保命的效果。

当时,张柬之等人虽然成功发动神龙政变,诛杀二张,逼迫武则天禅位李显,但他却没有像西汉陈平那样,穷诛诸武。为此,薛季昶劝张柬之说:“二凶虽诛,但吕产吕禄那样的人物犹在,斩草不除根,终恐复生。大人们应该借着兵势诛杀武三思等人,匡正王室,以安天下。“敬晖认为有道理,就和薛季昶多次向张柬之提起,但张柬之不以为意,说:“这事应该留给皇上亲自锄奸立威。”听张柬之这么说,敬晖也就没再坚持,薛季昶感叹道:“我不知道日后会死在什么地方了。”聪明的姚崇也看出了斩草不除根的危险,但疏不间亲,而且政变后,李显和武则天又恢复了母子情深的感情,所以他选择远离斗争以保身。神龙政变后,李显封功,先将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暐、敬晖、袁恕己五人封为郡王,而姚崇因为一顿哭,又与政变功臣不合群,只封了个梁县侯,不久后又被外放为亳州刺史。但后来的事情发展,果然如薛季昶、姚崇所料,武则天临终一计,离间了李显和政变五王的关系,后来武三思又勾结韦皇后“内行相事,反易国政”,使得武氏家族死灰复燃,重掌政权。

武三思得到权柄后,联合韦后屡屡诋毁、构陷五王,结果五王全部被贬后,三人被害,两人抑郁病死,敬晖为此后悔不已,捶床嗟叹,手都捶出血了。而聪明的姚崇,却因当时哭泣武则天,被武三思放过。

直到唐玄宗亲政后,姚崇再次被拜相,委以重任,他佐理朝政,实行新政,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因此,姚崇被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直到七十二岁善终去世。相比于张柬之等五王,姚崇太懂得做官了,他就像西汉的陈平,能刚能柔,既懂得用智慧谋国,又懂得谋身,这才是权谋高手。

标签: 姚崇

更多文章

  • 宰相姚崇遗言:把全部珍宝摆在灵堂前!儿子照做,竟救了全族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姚崇

    姚崇是唐朝时期的三朝宰相,而他之所以能够辅佐武则天、唐睿宗和唐玄宗,首先是因为他个人能力很强,姚崇能够处理好各种各样的政事。其次也是因为他的性格,姚崇是一个刚正不阿体面无私的人。除了这些之外,姚崇也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当时他在朝庭上和唐朝的另外一位宰相张说有龃龉,所以姚崇特别怕自己去世了之后,张说会

  • 武则天退位,群臣庆贺,唯姚崇公开痛哭,1年后才知其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影视有褂标签:姚崇

    读通鉴,知历史,本文来解读《资治通鉴》中武则天退位后的一件史实。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提前登基,逼武则天退位。因为当年是神龙元年,因此这场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同时也让李唐宗室重新登上皇位,对唐朝意义重大。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

  • 姚崇弥留之际,用了一招,使得家族转危为安,也与张说化解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姚崇

    开元元年的时候,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之后,逐步巩固了政权,就开始施行自己的新政,为了施行自己的新政,他大胆启用了武则天时期遭到贬官的姚崇为新任宰相,但是这件事情,却遭到了与姚崇同朝为官的官员张说的反对,他私底下,唆使与自己相好的御史大夫赵彦昭对姚崇进行弹劾,但是唐玄宗却并为所动,对于这件弹劾案,并没有

  • 虞舜后裔唐代名相——姚崇传略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姚崇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仰韶文化的发源地——硖石仰韶村遗址姚崇(650~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被誉为"救时宰相",政绩斐然。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新唐书》记载:“崇尤长吏道,处决无淹思。三为

  • 唐朝四大贤相中的姚崇,临死之前告诫子孙,不要信奉“它”

    历史人物编辑:时间都去哪了标签:姚崇

    唐朝贤相姚崇和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为唐代四贤相。姚崇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唐睿宗和唐玄宗四个时期,分别在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时期担任宰相一职,有很高的政治成绩。在唐中宗时期,公主外戚都奏请度人为僧尼,还有用私人财富建造佛教寺庙的人,一些富裕家庭也出家削发为僧,以免税收,导致国家的僧尼数量飙升

  • 武则天退位,众人皆喜,姚崇却在哭,5年后大家发现:姚崇真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姚崇

    哈喽大家好,我是铁汉话沧桑!带领你们一起了解历史故事。公元705年,唐朝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五人发动政变,拥立太子李显为帝,迫使武则天退位。由于这一年是神龙元年,所以这次政变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皇帝生涯,并使李唐宗室复位,这对唐朝来说意义重大。神龙政变期间,有5人功不可没,这5人分

  • 姚崇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为何只当了四年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姚崇

    开元盛世是唐朝的巅峰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繁荣的时期。治理这个时期的帝王将相都名垂青史,其中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姚崇、宋璟便被认为是成就开元盛世的最大功臣。因此姚崇和宋璟也被并列入唐朝四大名相之中,与唐太宗年间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可是与几乎贯穿整个开元年间的宋璟相比,姚崇在朝廷为相的时间却非

  • 唐玄宗责问姚崇:你儿子是啥职位?姚崇一句话,扳倒背后告状的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姚崇

    唐朝作为古代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不仅涌现了多位政绩辉煌、才华出众的帝王,更有许多贤臣名垂青史。而提及名臣,必然避不开这唐朝的“四大贤相”,前是号称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两位名相。而在这四大贤相中,姚崇又显得与众不同,他不仅政绩显著,先后在武则天时代、睿宗、玄宗各朝中拜相。而之

  • 武则天被赶下台,群臣大喜,唯独姚崇在哭,一年后才知姚崇的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姚崇

    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恐怕要属武则天了。她本名武媚娘,在即位后改名为武曌(zhao),就是日月当空的意思。公元674年,颁诏天下,自号“天皇”,改国号为“周”,并捕杀反对她的人。据有关资料,其直接死亡在她手上的多达93人,包括亲属23人,唐室34人,其他朝臣36人。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完善科

  • 武则天退位众人皆喜,姚崇却在哭,一年后大家发现:姚崇真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姚崇

    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实力与手段绝对不容小觑。不过,正是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后世人对她的评价却是褒贬参半的。有人认为,武则天打破了封建思想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且在她在位期间,百姓富足,国力强盛。但相反的,对于武则天爱用酷刑,倡导告密之风等做法,不少人也习惯用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