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这两首诗,启发了张若虚,写下孤篇横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杨广这两首诗,启发了张若虚,写下孤篇横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董于嫣 访问量:785 更新时间:2024/1/15 13:00:34

世人只知“孤篇横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不知杨广也有两首

在唐朝的历史当中,除了那些非常有名的政客,还有很多出名的文人,要想了解整个唐朝,眼光不能只是局限于朝堂中,还应该把目光看向那些大诗人们,他们的人生也向我们反映了唐朝的一些状况。

在唐朝时期,有着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若虚。关于他的字还有号都没有记载,也没有“诗仙”“诗圣”这样充满赞誉的称号,甚至于连张若虚的生卒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至于他的杰作,也是没有多少首的,仅仅流传下来两首,而正是其中的一首被誉为“孤篇横绝全唐”。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纵观整首诗,其实无外乎五种东西,分别是春、江、花、月、夜。整首诗描写的十分细腻,而且清丽之中还富有清韵。

全诗一共有九段三十六句,但是其中四句为一韵,结构从表面上看十分的松散,但是细看之下又非常的严谨,在描写景物的基础上,又把人生的哲理与感悟蕴含在了其中。

这首诗不是我所能够评价的,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诉说一下它的绝艳之处。

宋朝的苏轼写过这样的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词被人们认为是化用本首诗的第六句。

唐朝的诗仙李白写过:“青天明月几时来,我欲停杯一问之。”也被人们认为是化用本首诗的第六句。

张九龄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被人们认为是化用本诗的第一句。

崔颢写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被人们认为是化用第九句。

上面这几句诗都是千古绝唱,可是在它们的背后,却都有着《春江花月夜》的影子。也难怪闻一多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关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们很多的人都学过,而且还背诵过,这样的经典也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只是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却很少有人知道隋炀帝杨广也写过两首《春江花月夜》。

很多人说杨广不是一个昏君加暴君吗?他还会写诗,其实杨广不仅会写诗,而且这个人非常的有才华。在史书中有五个字的记载:“好学,善属文。”

如果这五个字还不能被人们认可杨广的才华,那么还有两个人的评价,第一位就是郑振铎先生,他是这样评价杨广的:“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除了郑振铎先生,还有一个人是这样说道:杨广的才华比我要高很多,我自愧不如。说这句话的人是杨广的大表哥李渊,李渊小时候算是被杨广的母亲养大的,所以李渊十分的了解杨广,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杨广这两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一)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春江花月夜》(二)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

这两首《春江花月夜》都十分的短小,加起来乘以二也没有张若虚的那个篇幅长,这也是为什么张若虚的那么出名,而杨广这两首名不见经卷的原因之一。

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和南陈后主写的差不多。但是有人就这样评价它们:声韵和谐、雅味正声、丽而不艳、正言之风、雅语之气、景美、情浓、意正。值得一提的是,张若虚就是受到了这两首诗的一些发才做出的那篇千古名作。

大家可以通过比较法赏析它们,会发现其中有些相通之处。

当然了,尽管杨广在诗词上的造诣非常的高,本人也非常的有才华,他却不能像李煜一样得到一个客观的评价,原因就在于不仅他个人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还劳民伤财,最终落了个亡国之君的称号。

其实要从严格意义来说,杨广还不是亡国之君,只不过他的名声注定是要被毁了。就连他的谥号隋明帝也被李渊改成了隋炀帝,一字之差,天上地下。不过自古以来成则王败则寇,在皇权面前,什么关系都是靠不住的。

标签: 张若虚

更多文章

  • 张若虚、白居易、苏轼、白居易、曹雪芹,每人一首描写春天的诗

    历史人物编辑:春花灿烂标签:张若虚

    张若虚、白居易、苏轼、白居易、曹雪芹,每人一首描写春天的经典名篇,值得欣赏,还有译文呢 !一、《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唐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 隋炀帝杨广的《春江花月夜》不输张若虚!一代帝王的柔情你可懂?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曲调有说陈后主始创,也有说是隋炀帝所创。从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所载的两首杨广诗来推断,杨广作此诗应在张若虚之前。我们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首诗冠压全唐,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杨广的同题诗读来,却也不输张若虚。黄昏时分,远眺长江,暮霭沉沉,江水浩渺,水波不兴。而江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何被称为孤篇压盛唐?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张若虚

    古代的作品能够穿越时空,依然被现代人敬仰传颂,必定有它独特的价值。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唐宋时期的文学。这两个时代出现的文学明星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人获得了光荣的称号。他们的作品一直到现代,还是国人在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富有文学魅力的时代,盛唐成为了后人们纷纷向

  • 打好高中语文基础5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历史人物编辑:地理历史纵横交错标签:张若虚

    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细读原文铺垫根基: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

  • 《书法问集》1136、你认为是王羲之的草书好,还是怀素的草书好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笔记标签:怀素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问得很有趣味。笔法是指用笔的技法和方法,既包括用笔的效果,也包括用笔的过程。用笔的效果指的是字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笔墨效果,如笔画的粗细、方圆、饱满、柔媚、潇洒等等,是笔法运用的结果。而用笔的过程则指的是书画家在创作时所使用的笔法技巧和运用的方法,如控制笔画的轻重、快慢、疏密、顿挫

  • “江南四大才子”中,他的草书排第一,可与怀素相比,别被周星驰电影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秋玲标签:怀素

    受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影响,不少影迷心里普遍认为,除了唐寅,其他三人都是徒有虚名,只会整日拈花惹草、虚度光阴的人。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论诗文,唐寅比不过徐祯卿,论书法与绘画,文徵明和祝枝山丝毫不在其之下。尤其是在草书一门,祝枝山更是盖过了其他三人。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说:“吴中如徐博士昌谷(徐祯

  • 光明日报发表:魏才秦用与魏衰秦盛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秦用

    魏才秦用与魏衰秦盛公元前225年,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为秦所灭。一百多年后,司马迁来到当年魏都的遗址,实地考察水淹大梁的故实。那里的人讲述了魏国沦亡的经过后都说,“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司马迁并不赞同这样的看法,他说,天令秦国来平定四海,其功业未成,魏国即便得到伊尹那样的贤臣辅佐,又有什么

  • 此人是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看了一眼书法家欧阳询,断送七年前途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欧阳询

    此人是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看了一眼书法家欧阳询,断送七年前途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个人是憋屈和无奈的,不过这个人也是有名的奸臣,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唐朝的开国之初,他投奔了李渊,后来更是成为了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只可惜,这个人一直得不到重用,不是因为他没有才华,而是因为他这个人还太嫩,人家都说喜怒不

  • 欧阳询的《九成宫》不太清楚,临摹田英章《九成宫》有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笔记标签:欧阳询

    我是一人。如果只是想把字练好,临田英章的《九成宫》没有什么不好的。临摹是学习中国书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临摹优秀的作品,可以提高对书法的理解和技巧,同时也是一种欣赏艺术、品味文化的过程。田英章的《九成宫》在当代还是很不错的,其字体流畅、端庄,极具审美价值。那么,临摹田英章的《九成宫》的效果如何呢?首

  • 字有多好看,人就有多丑!颜值和书法成绝对反比的书圣欧阳询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欧阳询

    现在有了手机电脑等方便的办公用品,咱们用笔的时光可能就仅限于读书时代了。已经工作的各位在拿笔写字时会不会有一丝生疏感?咱们肯定都听过一句老话:字如其人。这句话当然颇多偏颇,不少俊男美女长得是玉树临风美丽动人,一下笔这字如同蚂蚁爬树一样歪歪扭扭。不过这话反过来,在咱们的印象中,字写得好的人,一般都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