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更是千古名臣,满门忠烈

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更是千古名臣,满门忠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艳芹 访问量:107 更新时间:2023/12/12 10:55:15

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上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

提起颜真卿,大家都会下意识地想起他书法家的身份,颜真卿的书法的确很厉害,其所创造的字体被称为颜体,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他的代表作《祭侄文稿》更是被后世无数书法家追捧。

但大家应该追捧的不仅是颜真卿的书法,更应该是颜真卿的忠义,颜家的满门忠烈!

颜真卿,字清臣,出身琅琊颜氏,出生京兆万年,唐朝大臣、书法家。

天宝十一年,颜真卿因得罪当时的宰相杨国忠,被排挤到平原当太守。当时平原是安禄山的辖区,颜真卿在担任平原太守期间,发现安禄山有了反意,就暗自训练兵卒,加高城墙,整兵备战。为了麻痹安禄山,颜真卿则每日高朋满座,饮酒作乐,安禄山果然把颜真卿当作普通官员,不再戒备。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由于安禄山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着唐王朝最多的边军精锐,所以他一造反,整个河北直接沦陷,众多城市不是被叛军利索击破,就是直接投降叛军,唐玄宗听到河北不堪一击的消息后,感叹道,“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

直到他听到颜真卿驻守的平原还在坚守的消息,他惊讶至极,

“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 ”

为了能守住平原郡,颜真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能够坚定降将反正的信心,他甚至派出自己十岁的儿子做人质!

平原郡,作为唐王朝河北的确少数没有沦亡的‘钉子’,在抑制河北叛军大势、帮唐王朝争取时间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直到至德元载,因为种种原因,颜真卿才主动放弃平原郡,去拜见当时的皇帝李亨。

此后,颜真卿大部分时间都活跃在战场上,为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奉献自己的血和肉。整个颜家不止是他,他的哥哥颜杲卿为常山太守,也不肯归降安禄山,颜杲卿与自己的儿子颜季明驻守常山,常山被叛军攻破后,颜季明被杀,颜杲卿被押解到洛阳,他大骂安禄山乱臣贼子,不肯投降屈服,最终被残忍杀害。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颜家不降!颜家满门忠烈!

兴元元年,李希烈叛乱,七十多岁的颜真卿奉命去劝降李希烈,当时很多人都劝说颜真卿不要去,但颜真卿坚持前往。最终,颜真卿被叛军杀害。他死后,三军将士为之痛哭,

德宗皇帝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宋朝时期,

宋高宗赵构为颜真卿立庙,尊其为神。

标签: 颜真卿

更多文章

  • 颜真卿《竹山堂连句》的真伪质疑从何而起?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颜真卿

    《竹山堂连句》中颜真卿结衔为『光禄大夫行湖州刺史鲁郡公』,是对《竹》质疑的起点。岑氏以时为金紫光禄大夫的颜真卿自署『光禄大夫』,『是诬真卿以僭窃也』,而朱关田认为『唐制爵分十等「国公」「开国郡公」等同为封爵名称,「开国」两字,题衔必不可少』。事实上,各种官职的简称,历代不绝。我们先来考察『开国郡公』

  • 颜真卿一介书生,凭啥硬抗安禄山一年?他的忠烈之气唤醒河北军民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颜真卿

    安禄山叛军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横穿河北千里大地,并从灵昌渡过了黄河。这架势,仿佛叛军是旅游观光团,河北官军是好客的主人,双方宾主相欢,全然没有战争的影子。拿着大唐的俸禄,却将千里河山拱手让给了安禄山,河北官员们集体缺钙,气得唐玄宗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怨谁呢?还不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想

  • 卢杞是著名的唐朝奸相,害了颜真卿,为何对郭子仪的家人很照顾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颜真卿

    卢杞在唐朝,那绝对是一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主,号称奸臣中的极品!这世上除了郭子仪以外,就没有他不想怼的人。他在宰相任上时,几乎把周围所有同事都给怼了一遍,可唯独对郭子仪他们家恭敬有礼,这是为啥呢?原来卢杞这个人长相丑陋,而要命的是,古代人以貌取人又特别严重。因此大多数人看一眼卢杞,就不自觉地感到恶心。

  • 历史上真实的颜真卿,不写书法的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颜真卿

    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陷落。得到消息的唐玄宗惊惶之余又感到无限悲哀。惊惶的是叛军势力竟如此之大。悲哀的却是河北二十四个郡望风而降,竟无一人是忠臣。及至一个叫李平的参军来报,河北平原郡因太守颜真卿提前准备,并未陷落。唐玄宗大喜,对左右说道:“朕不知颜真卿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能将事情做

  • 颜真卿因书法成就流芳后世,其实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颜真卿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卓越智慧的汉字为载体,寄托着书写者乃至整个民族的情感与哲学思考,因此成为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的一致爱好。提到书法,或许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深受唐太宗喜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而对于楷书的入门学习者而言,“欧柳颜赵”则是无可争

  •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剧组在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颜真卿

    5月3日,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摄制组一行,来到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该片主要再现唐代晚期颜真卿为政时,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创颜体书法及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44岁书《多宝塔碑》,50岁书《谒金天王神祠题记》,56岁书《郭家庙碑》,70岁书《颜勤礼碑》,72岁书《颜家庙碑》等10余幅作品。

  • 德州陵城文史|颜真卿陵城战记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颜真卿

    我国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之平原郡(治所现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役是颜真卿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其人生转折点。此役虽以颜真卿失败而告终,却充分展现了其除书法才华之外的敏锐的政治感和深远的军事谋略。“山雨欲来风满楼”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春(753),朝廷下诏:挑选尚书省的郎官十余人出任地方太守。四十五岁的颜真卿

  • 书法女博士给颜真卿纠错,结果惨被打脸,颜真卿:你在教我写字?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颜真卿

    书法,应当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艺术之一了,只要有纸、笔、墨,加上基本书帖以及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勤学苦练个几年,就算成不了书法家,至少也能写出一幅好字。而说到书法,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位列“楷书四大家”的颜真卿了。颜真卿出生于公元709年,从小生活在长安一户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说起我国的行书,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我国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然而《兰亭序》由于年代久远,失传已久,仅存摹本。“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则是货真价实的真迹。历史上的《祭侄文稿》,也曾有外出展览的机会。此番,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赴日参展

  • 为何颜真卿被大家临摹,只因这些,看完写字至少提升一个档次!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颜真卿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临摹过颜真卿的字帖,想当年,艺哥每天临摹十页颜真卿的书法的时候,是多么痛的领悟。这几天有朋友问艺哥,为什么都去临摹颜真卿的作品?被抬得太高了吧,那王羲之书圣的都没有他多。我就大家解读下这个问题,同时呢,也教给大家如何练习一手好字。要了解为什么颜真卿书法被大家普遍临摹,我们就要先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