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颜真卿,不写书法的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颜真卿,不写书法的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冰城秀玲 访问量:188 更新时间:2024/1/19 15:06:27

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陷落。得到消息的唐玄宗惊惶之余又感到无限悲哀。惊惶的是叛军势力竟如此之大。悲哀的却是河北二十四个郡望风而降,竟无一人是忠臣。

及至一个叫李平的参军来报,河北平原郡因太守颜真卿提前准备,并未陷落。唐玄宗大喜,对左右说道:“朕不知颜真卿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能将事情做得如此出色”。

01

抵抗叛军

颜真卿,字清臣,进士出身。刚正严肃,颇有官声,因不愿依附杨国忠,被外放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密谋造反,被颜真卿察觉。怎奈当时的安禄山正得圣宠,说他造反皇帝也不信。于是借口连日大雨,城墙损坏,派人修筑城墙,储藏粮食。而自己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迷惑安禄山。安禄山果然中计,把他当做迂腐书生看待。没成想当他造反时,唯独这个书生成了自己军队的拦路虎。

自此,颜真卿招募勇士,激励士气,附近的朝廷兵马尽皆来投。当时他的堂兄颜杲卿是常山太守,斩杀叛将李钦凑等人,联合其他十六个郡同一天宣告拥护朝廷,推颜真卿为盟主,兵力达二十万。朝廷加封颜真卿为户部侍郎,辅佐李光弼讨伐叛军。此后不久,又被朝廷加封为河北招讨采访使。

随后,颜真卿出兵六千救援被叛军围攻的清河郡,又在堂邑屯兵五千,击败前来攻打的两万叛军,斩首一万多人。

史思明围攻饶阳时,派骑兵截击平原郡的援军。颜真卿担心打不过敌人,写信向贺兰进明求援,并承诺将河北招讨采访使的官位让给他。信还没到,贺兰进明就在信都被安史叛军打得大败。

此时,平卢将军刘正臣在渔阳起兵归顺朝廷,颜真卿为了坚定他的意志,派遣手下送去军饷十多万,并将自己只有十岁的儿子颜颇送去做人质。军中将领们怜他幼小,恳求将他留下,颜真卿为了大局,还是将他送了去。

唐肃宗李亨即位后,任命他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继续担任河北招讨使。

02

屡谏被贬

安史叛军急攻河北,各郡又告陷落,只剩平原郡、博平郡和清河郡固守。然而人心惶惶,不能振奋。颜真卿和大家商量道:“贼军势大,锋芒正锐,三郡人少地寡,无法与之抗衡。如果因为顾念官位而使国家遭侮辱,并非好的计策。不如到皇帝所在之地。如果因为打败仗被朝廷诛杀,我也死而无怨。”

于是,颜真卿带领郡中百姓弃城而出,一路辗转到凤翔面见皇帝,被授为宪部尚书,随后升迁为御史大夫。

此时的朝廷正处于混乱状态,而颜真卿坚持严守法度,按律办事。武部侍郎崔漪、谏议大夫李何忌都被他弹劾降职。

广平王李俶奉命带领二十万兵马进军长安。辞别当日,在皇宫内只敢步行,出了宫门才上马。而他手下的都虞侯管崇嗣竟然先于李俶上马。颜真卿得知后上书弹劾他。李亨专门下诏安慰他:“朕的儿子每次外出时,朕都谆谆教诲,所以他不敢有所失礼。管崇嗣年老而腿跛,卿家就暂且宽容他一次吧”。百官得知此事后,再不敢有越礼的行为。

两京收复后,皇帝命左司郎中李选祭告宗庙,署名“嗣皇帝”,颜真卿对礼仪使崔器说:“如今太上皇还在四川(当时唐玄宗还在四川避难),这么写合适吗?”崔器马上上奏将署名改换,皇帝因此十分赏识颜真卿的才识。

颜真卿还上书称:“《春秋》中曾记载,新修的宫殿遭灾,鲁成公哭了三天。如今太庙被叛军毁坏,请在郊外修筑祭坛,圣上面朝东而哭,然后遣使告知天下”。李亨没有答应。

宰相讨厌他老是直言劝谏,让他到地方上担任冯翊太守。随后转为蒲州刺史。没多久,遭御史唐旻诬陷弹劾,又贬为饶州刺史。

乾元二年,他出任浙西节度使。淮西节度副使刘展预谋反叛,颜真卿得知后提前整饬战备,都统李峘认为他无事生非,向朝廷弹劾他。因次,颜真卿被改任为刑部侍郎。等到刘展猝然起兵渡过淮河,李峘连抵挡一下的勇气都没有,直接逃奔江西。

唐玄宗回到洛阳后,被奸相李辅国软禁于西宫。颜真卿率领百官前去问候,被李辅国记恨,把他贬为蓬州长史。

03

得罪权贵

唐代宗即位后,颜真卿辗转升迁为尚书右丞。

广德元年12月,为躲避吐蕃入侵逃到陕西的唐代宗回到洛阳。颜真卿上书,请皇帝先拜谒陵庙后再进宫,宰相元载认为这是迂腐之举。颜真卿生气的说道:“用不用在阁下,建议的人有何罪?然而朝廷的礼节还能禁得住你再这么破坏吗!”元载因此记恨上了他。随后上奏请封他为朔方行营宣慰使,将他外放,但没有成功。

当时元载结党营私,害怕群臣上奏弹劾,就向代宗进言,希望以后官员上书,先经他过目,由他决定是否可以上陈给皇帝看。被颜真卿上书阻止。

后来,颜真卿掌管太庙之事,上书称祭器缺乏整饬。元载借此说他诽谤朝廷,贬其为吉州司马,后历任抚、湖二州刺史。元载被诛戮后,他出任刑部尚书,又进入吏部。代宗驾崩,让他担任礼仪使。此后,颜真卿多次进言,多被当时的权臣阻挡。

杨炎担任宰相时,颜真卿因正直不屈,为其不容,被架空为太子少师。等到卢杞担任宰相时,更加讨厌他,数次想把他调出京师。

卢杞的父亲曾与颜真卿同在平原郡抗击安史叛军,牺牲后还是颜真卿为他祭奠。颜真卿有一次去见卢杞,当面问他:“你父亲牺牲后,首级被叛军送回,满面鲜血,我不忍心用衣服擦,亲自用舌头将血舔干净。阁下就容不下我这样一个人吗?”卢杞惊惶的拜倒在地,但心中更是恨他入骨。

04

不屈殉国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攻陷汝州,卢杞向皇帝建议派颜真卿前往叛军营中招抚,大臣们得知后都大惊失色。宰相李勉上表请求留下他,皇帝没有准奏。

颜真卿到河南时,河南尹郑叔则认为李希烈反叛的迹象已经很明确,劝他不要前去做无谓牺牲,颜真卿慨然答道:“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执行吗?”

等见到李希烈后,李希烈的养子和将领们都拔出刀做出要杀他的样子,并叫嚷着要吃他的肉,颜真卿面对近在咫尺的刀剑,面不改色。李希烈见恐吓不住他,假意用身体挡在他前面,喝退手下,安排他住下。随后请他上书为自己辩白,颜真卿不从。

叛将李元平自告奋勇前来劝降,还未开口,就被颜真卿骂了出去。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李希烈大摆宴席,宴请他的党羽,请颜真卿同赴宴会,席间让倡优侮辱朝廷。颜真卿大怒道:“阁下为人臣子,为何要干这种事?”说罢,愤然拂袖而起。一席话说的李希烈脸红脖子粗。

他的手下见状,对李希烈说:“太师德高望重,您刚想称帝他就来了,宰相这个职位除了太师还有谁能担任?”颜真卿怒斥他们:“你们可听过颜常山(颜杲卿)吗?那是我的兄长。当年安禄山反叛,他第一个举兵抗击。后来虽然兵败被抓,但大骂安禄山不绝于口。我年过七十,官至太师,谨守节操,死而后已,岂能受你等胁迫?”叛军诸将尽皆失色。

李希烈气急败坏,将颜真卿关了起来,挖了个一丈见方的大坑,威胁要将他活埋。颜真卿对李希烈说:“生死有命,何必搞这些没用的!”

当时李希烈的两个手下想刺杀李希烈,归顺朝廷,奉颜真卿为帅。不料事情泄露被杀,而颜真卿被移送到蔡州。

颜真卿自知必死,自己给自己写了遗书、墓志铭、祭文,并指着被关押住所的西墙下感叹道:“这就是我死的地方呀。”

李希烈称帝时,派人来问称帝的仪式,颜真卿回道:“老夫已是耄耋之年,曾掌管国家礼仪,所记的都是诸侯朝见之礼!”

兴元后,朝廷兵马再次强盛,李希烈忧虑形势有变,派手下到颜真卿的住所,在院内堆起干柴说:“你要是再不投降,就把你烧死。”颜真卿二话不说,就向火中扑去,劝降的人连忙上前拦住。

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叛乱被杀,导致他恼怒万分,派手下宦官前去杀害颜真卿。见到颜真卿后,宦官称有诏书,颜真卿连忙拜倒。当宦官宣读到“应该赐你死。”颜真卿问道:“老臣未能完成使命,其罪该死。请问使者是什么时候从长安过来的?”宦官说道:“我是从大梁(李希烈定的都城)来的。”颜真卿一听,起身骂道:“不过一个逆贼,竟敢称诏!”说罢,被缢杀,时年七十六。

消息传出,前线将士尽皆痛哭。半年后,叛乱平息,颜真卿的灵柩回到京师。皇帝废朝五日,追赠他为司徒,谥号文忠。

05

儒家楷模

如今,我们一说到颜真卿,首先想到的是“颜筋柳骨”,他的草书、行书、楷书均能开创新境界。笔势纵横捭阖又兼具法度森严,自成雄媚之风,正如大唐盛世的万千气象。

但更为可贵的是他的为人,刚正严谨,又有识人之能。他提拔的李正己、田神功、董秦、侯希逸、王玄志等人,到后来都对国家做出了贡献。天下人不称呼他的姓名,而尊称他为鲁公。后世神仙传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则称他为“北极驱邪院左判官”。

北宋欧阳修曾赞叹“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像其笔画”。临大节无二色,处危地守本心。

这样看来,他的为人比他的书法造诣,更值得我们敬仰。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细雨不归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颜真卿

更多文章

  • 颜真卿因书法成就流芳后世,其实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颜真卿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卓越智慧的汉字为载体,寄托着书写者乃至整个民族的情感与哲学思考,因此成为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的一致爱好。提到书法,或许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深受唐太宗喜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而对于楷书的入门学习者而言,“欧柳颜赵”则是无可争

  •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剧组在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颜真卿

    5月3日,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摄制组一行,来到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该片主要再现唐代晚期颜真卿为政时,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创颜体书法及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44岁书《多宝塔碑》,50岁书《谒金天王神祠题记》,56岁书《郭家庙碑》,70岁书《颜勤礼碑》,72岁书《颜家庙碑》等10余幅作品。

  • 德州陵城文史|颜真卿陵城战记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颜真卿

    我国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之平原郡(治所现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役是颜真卿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其人生转折点。此役虽以颜真卿失败而告终,却充分展现了其除书法才华之外的敏锐的政治感和深远的军事谋略。“山雨欲来风满楼”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春(753),朝廷下诏:挑选尚书省的郎官十余人出任地方太守。四十五岁的颜真卿

  • 书法女博士给颜真卿纠错,结果惨被打脸,颜真卿:你在教我写字?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颜真卿

    书法,应当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艺术之一了,只要有纸、笔、墨,加上基本书帖以及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勤学苦练个几年,就算成不了书法家,至少也能写出一幅好字。而说到书法,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位列“楷书四大家”的颜真卿了。颜真卿出生于公元709年,从小生活在长安一户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说起我国的行书,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我国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然而《兰亭序》由于年代久远,失传已久,仅存摹本。“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则是货真价实的真迹。历史上的《祭侄文稿》,也曾有外出展览的机会。此番,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赴日参展

  • 为何颜真卿被大家临摹,只因这些,看完写字至少提升一个档次!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颜真卿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临摹过颜真卿的字帖,想当年,艺哥每天临摹十页颜真卿的书法的时候,是多么痛的领悟。这几天有朋友问艺哥,为什么都去临摹颜真卿的作品?被抬得太高了吧,那王羲之书圣的都没有他多。我就大家解读下这个问题,同时呢,也教给大家如何练习一手好字。要了解为什么颜真卿书法被大家普遍临摹,我们就要先看下

  • 颜真卿不仅是楷书大师,他的行书大气磅礴,被称为行书范本!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颜真卿

    说到颜真卿,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一位楷书大家,对于他的行书,很少有人提及,其实颜真卿不仅楷书造诣深厚,在其它字体上也是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这幅书法就是颜真卿《湖州帖》,书法通篇节奏较为平和柔媚。颜真卿行书不同于他的真书,其行书能放任随意,不拘绳墨,轻松空灵,富有情韵。在这点上和他的楷书有着很大的区别,他

  • 主考官崇拜颜真卿,将颜姓举子选为状元,结果闹出大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颜真卿

    郑熏是唐文宗时期的进士,到了唐宣宗时期,他已经升任为礼部侍郎,同时为科举主考官。郑熏也是通过科举入仕的,他深知要为国家选拔人才,不能掉以轻心。谁知在大中八年的科举考试评选中,他却闹出一个大笑话。此事还要从郑熏的偶像颜真卿说起。郑熏是颜真卿的忠实粉丝,所有关于颜真卿的书籍、文章,他都研究了一遍,而且每

  •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如何,颜真卿书风是当代的主流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在书法上的成就,仅次于王羲之。颜真卿独创了丰腴饱满、宽博庄重的楷书艺术风格,被后世尊称为“颜体”。颜真卿在行书上也有非凡的艺术成就,他的行书“祭侄文稿”被推崇为“天下第二行书”。被后人当成艺术经典。是行书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颜真卿在楷书和行书上都堪称为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对宋代

  • 千古名檄《代徐敬业讨武曌檄》骂人也要有文化,武则天亲自点赞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生活日常标签:徐敬业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七岁就能作诗的他被称作“神童”,后更冠有“初唐四杰”的光环。他的一生应是顺风顺水,一马平川。然而令他声名大振的却不是他的诗作,而是一篇檄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01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后李旦上表请辞,由武则天临朝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