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肃宗之女和政公主操劳国事,被颜真卿赞叹有加

唐肃宗之女和政公主操劳国事,被颜真卿赞叹有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书儿游戏日记 访问量:4189 更新时间:2024/1/5 6:22:41

民国十九年(1930年),湖州蔡振绅受《二十四孝》发,并有感于当时儿童德育教育的缺失,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核心,根据我国古代正史记载,筛选编著了《二十四悌》。《二十四悌》共分四篇,每篇24个历史故事,讲悌。其中唐朝和政公主被列在第二篇的24个故事之一,对和政公主的评价为:“和政敬让。和政公主。敬事嫠姊。肃宗赐田。让与妹氏。”

和政公主(729年——764年)何许人?有何功绩流传后世?

既然和政公主被编为“悌”的典范故事。悌在儒家经典中主旨意义为:儒家的伦理范畴,现在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悌作为兄长怜爱兄弟,演绎人与人之间的良善关系。

和政公主是唐肃宗李亨的庶女(第三女),三岁时母亲去世,由韦氏抚养长大。“和政公主,章敬太后所生。生三岁,后崩,养于韦妃。性敏惠,事妃有孝称。”她长大后嫁给了太子洗马柳潭为妻,当时因为是庶出,可能也就是郡主或者县主的封号,她的同母哥哥是唐代宗李豫

当初阿布思被怀疑与李林甫串通谋反而被杀,他的妻子被没入掖庭为奴,宫中曾有宴会,她被要求穿上绿衣为倡,和政公主看后很不是滋味,就向皇帝进谏,《新唐书》记载:“主谏曰:‘布思诚逆人,妻不容近至尊;无罪,不可与群倡处。’”

和政公主从皇帝和阿布思两人的角度来考虑事情,因此皇帝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建议。“帝为免出之。”和政公主一家跟着唐玄宗逃到蜀地之后,蜀地也并不太平, 郭千仞发动叛乱,已经成为太上皇的李隆基到玄英楼招降郭千仞,却遭到了拒绝。此时的和政公主刚刚被册封为公主,她的丈夫柳潭为驸马都尉,领兵平叛。和政公主很是勇敢,亲自为柳潭拉弓,给他打气,最终平定了叛乱。“郭千仞反,玄宗御玄英楼谕降之,不听。潭率折冲张义童等殊死斗,主彀弓授潭,潭手斩贼五十级,平之。”

和政公主

蜀地虽然暂时安稳,但全国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和政公主开始经商,她很有经商头脑,赚得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都被和政公主用在了军队上,后来唐肃宗驾崩的时候,和政公主还拿出了千万钱,“自兵兴,财用耗,主以贸易取奇赢千万澹军。及帝山陵,又进邑入千万。”这样豪气的和政公主自身却没什么钱。她的哥哥唐代宗继位之后还曾要求节度使们向和政公主进贡过亿,但是却被和政公主拒绝。“代宗以主贫,诏诸节度饷亿,主一不取。亲纫绽裳衣,诸子不服纨絺。”“吐蕃犯京师,主避地南奔,次商於,遇群盗,主谕以祸福,皆稽颡愿为奴。”

唐肃宗病重之时,和政公主不离左右地伺候自己的父亲,唐肃宗赐给她不少良田。和政公主因为自己的妹妹宝章公主(和政公主养母韦妃的亲生女儿)没有赏赐所以没接受。“肃宗有疾,主侍左右勤劳,诏赐田,以女弟宝章主未有赐,固让不敢当。”宝章公主在历史记载中很少,她留世的有两个美容的秘方,洗面和洗澡的。

哥哥唐代宗也非常信赖自己的妹妹和政公主,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召见她商量。吐蕃频繁进犯,唐代宗召见和政公主,当时和政公主36岁,又怀了孕,将近临盆,驸马柳潭不想让她进宫,她执意要去,结果在第二天难产薨逝。

李豫

她一心为国为民,在唐代宗继位后,“屡陈人间利病、国家盛衰事,天子乡纳。”广德二年(764年)的夏天,吐蕃再次兵犯大唐,事情紧急,《新唐书》记载:“吐蕃再入寇,主方妊,入语备边计,潭固止,主曰:‘君独无兄乎?’入见内殿。翌日,免乳而薨。”

这一天是广德二年(764年)六月二十五日,当时和政公主年仅36岁。她至死都在为国家考虑,可以说,和政公主心中装着国家、百姓、亲人、朋友,却唯独没有自己。在和平年代,她相夫教子,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在战乱年代,她为国为民,又是合格的帝女。

和政公主典范美名的主要推动者是谁?

美名远播总是要有人传播,很多人也具备孝悌典范的标准,大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和政公主薨逝后,有一位历史大名人为她做了神道碑,这个人就是颜真卿。颜真卿是抗击安史之乱的名臣,在唐代宗时期担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为和政公主做的神道碑流传到现在,书法和历史都记载得清清楚楚,文中称:“其或生知礼乐,周旋法度,躬行妇道,以懋大伦,克顺天经,光昭懿烈,名言之所莫究,书记之所未闻,聚众美于一身,邻太虚而独立者,其唯和政公主乎?”

颜真卿非常尊崇和政公主,他和和政公主应该非常熟悉,美名也因他而远播后世。

标签: 颜真卿

更多文章

  • 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更是千古名臣,满门忠烈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颜真卿

    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上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提起颜真卿,大家都会下意识地想起他书法家的身份,颜真卿的书法的确很厉害,其所创造的字体被称为颜体,与

  • 颜真卿《竹山堂连句》的真伪质疑从何而起?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颜真卿

    《竹山堂连句》中颜真卿结衔为『光禄大夫行湖州刺史鲁郡公』,是对《竹》质疑的起点。岑氏以时为金紫光禄大夫的颜真卿自署『光禄大夫』,『是诬真卿以僭窃也』,而朱关田认为『唐制爵分十等「国公」「开国郡公」等同为封爵名称,「开国」两字,题衔必不可少』。事实上,各种官职的简称,历代不绝。我们先来考察『开国郡公』

  • 颜真卿一介书生,凭啥硬抗安禄山一年?他的忠烈之气唤醒河北军民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颜真卿

    安禄山叛军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横穿河北千里大地,并从灵昌渡过了黄河。这架势,仿佛叛军是旅游观光团,河北官军是好客的主人,双方宾主相欢,全然没有战争的影子。拿着大唐的俸禄,却将千里河山拱手让给了安禄山,河北官员们集体缺钙,气得唐玄宗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怨谁呢?还不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想

  • 卢杞是著名的唐朝奸相,害了颜真卿,为何对郭子仪的家人很照顾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颜真卿

    卢杞在唐朝,那绝对是一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主,号称奸臣中的极品!这世上除了郭子仪以外,就没有他不想怼的人。他在宰相任上时,几乎把周围所有同事都给怼了一遍,可唯独对郭子仪他们家恭敬有礼,这是为啥呢?原来卢杞这个人长相丑陋,而要命的是,古代人以貌取人又特别严重。因此大多数人看一眼卢杞,就不自觉地感到恶心。

  • 历史上真实的颜真卿,不写书法的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颜真卿

    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陷落。得到消息的唐玄宗惊惶之余又感到无限悲哀。惊惶的是叛军势力竟如此之大。悲哀的却是河北二十四个郡望风而降,竟无一人是忠臣。及至一个叫李平的参军来报,河北平原郡因太守颜真卿提前准备,并未陷落。唐玄宗大喜,对左右说道:“朕不知颜真卿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能将事情做

  • 颜真卿因书法成就流芳后世,其实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颜真卿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卓越智慧的汉字为载体,寄托着书写者乃至整个民族的情感与哲学思考,因此成为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的一致爱好。提到书法,或许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深受唐太宗喜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而对于楷书的入门学习者而言,“欧柳颜赵”则是无可争

  •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剧组在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颜真卿

    5月3日,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摄制组一行,来到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该片主要再现唐代晚期颜真卿为政时,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创颜体书法及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44岁书《多宝塔碑》,50岁书《谒金天王神祠题记》,56岁书《郭家庙碑》,70岁书《颜勤礼碑》,72岁书《颜家庙碑》等10余幅作品。

  • 德州陵城文史|颜真卿陵城战记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颜真卿

    我国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之平原郡(治所现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役是颜真卿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其人生转折点。此役虽以颜真卿失败而告终,却充分展现了其除书法才华之外的敏锐的政治感和深远的军事谋略。“山雨欲来风满楼”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春(753),朝廷下诏:挑选尚书省的郎官十余人出任地方太守。四十五岁的颜真卿

  • 书法女博士给颜真卿纠错,结果惨被打脸,颜真卿:你在教我写字?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颜真卿

    书法,应当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艺术之一了,只要有纸、笔、墨,加上基本书帖以及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勤学苦练个几年,就算成不了书法家,至少也能写出一幅好字。而说到书法,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位列“楷书四大家”的颜真卿了。颜真卿出生于公元709年,从小生活在长安一户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说起我国的行书,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我国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然而《兰亭序》由于年代久远,失传已久,仅存摹本。“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则是货真价实的真迹。历史上的《祭侄文稿》,也曾有外出展览的机会。此番,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赴日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