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颜真卿因书法成就流芳后世,其实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颜真卿因书法成就流芳后世,其实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邓海春 访问量:4030 更新时间:2024/1/17 16:38:27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卓越智慧的汉字为载体,寄托着书写者乃至整个民族的情感与哲学思考,因此成为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的一致爱好。提到书法,或许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深受唐太宗喜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而对于楷书的入门学习者而言,“欧柳颜赵”则是无可争议的四位大家。

所谓“欧柳颜赵”,指的是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赵孟頫,其中颜真卿的风格以端庄雄伟著称。凭借《多宝塔碑》、《祭侄文稿》等佳作,颜真卿在书法界的地位可谓崇高,而在大书法家这个身份之外,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一带。作为唐朝初年著名学者颜师古的五世从孙,颜真卿尽管自幼丧父,但还是在优渥家境的支持和母亲殷氏的训导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开元二十二年(734),二十五岁的颜真卿考中进士,又通过了制科的选拔,此后历任醴泉县尉、监察御史。

担任监察御史期间,颜真卿曾奉命前往河西、陇右一带巡查,到达当地后他结清了许多积压已久的案件,适逢原本久旱的当地下起甘霖。一时间,百姓们纷纷将宝贵的降雨同颜真卿的到来联系在一起,称这场雨为“御史雨”。后来,颜真卿又前往河东,刚正不阿的他上书弹劾朔方令郑延祚在母亲死后长达三十年时间里没有为其安葬,朝廷很快下诏将郑延祚革职且永不叙用,一时间人们都对颜真卿相当敬畏。

大胆弹劾郑延祚的颜真卿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不久后便升任殿中侍御史,但凭借妹妹杨贵妃得宠而当上宰相的外戚杨国忠却十分不待见这个直言不讳的“异类”,对他极力打压。天宝十二年(753),在杨国忠的排挤下,颜真卿被外调为平原太守。

当时,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职的安禄山已经显露出造反的迹象,恰好处在其管辖范围内的颜真卿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于是以阴雨不断为由不断加固城墙,同时大力招募士兵、积蓄粮草。对内缜密筹备的同时,颜真卿表面上每日与宾客泛舟饮酒,成功避免了招致安禄山的怀疑与提防。

两年后,安禄山起兵反叛,手握重兵的他很快占据了河北绝大多数城池,唯有早做准备的颜真卿一面抵御住叛军的进攻,一面派出司兵参军李平前往长安上奏唐玄宗。唐玄宗原本以为河北一带已经尽数失陷,在见到李平后顿时大喜,盛赞颜真卿道:“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当时担任常山太守,深受堂弟鼓舞的他很快杀掉叛军将领李钦凑等人以示响应。

紧接着在同一天内,河北一带先后有十七个郡摆脱安禄山统治重回朝廷怀抱。出于对颜真卿的尊敬,这些郡共同推举其为盟主,他们集结其二十万大军,阻绝了燕、赵之间的交通。这时,唐玄宗的诏书传来,颜真卿被封为户部侍郎,奉命协助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一同平叛。没过多久,朝廷又加封颜真卿为河北招讨采访使。

至德元年(756),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此后,颜真卿数次派遣使者向唐肃宗汇报河北军政事务,后者则将其封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十月,由于叛军攻势愈发加强,颜真卿选择放弃平原城,率领部队前往凤翔当面拜见唐肃宗。随后,他从戎装换回朝服,开始帮助草率登基的唐肃宗巩固临时组成的朝廷。

尽管天下逐渐安定,但重视礼制、铁面无私的颜真卿先后遭到了权宦李辅国及元载杨炎卢杞等多任宰相的厌恶与排挤。建中四年(783),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并攻占汝州,素来看不惯颜真卿的卢杞提出应当派其作为使者面见李希烈,而唐德宗竟然采纳了他的建议。尽管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不愿违背圣旨的颜真卿还是选择了动身出发。

来到李希烈军中后,颜真卿拒绝帮助其向朝廷写信以洗清罪行,又不愿接受他的劝降。最终,在痛斥李希烈只不过是逆贼,其旨意不能称作“敕”后,七十六岁高龄的颜真卿惨遭缢杀。半年后,朝廷终于平定叛乱,颜真卿的灵柩得以被运回京城,唐德宗为他辍朝五日,并追赠司徒、赐谥号“文忠”。综上所述,在书法成就之外,颜真卿不管是军事、政治才能还是德行品性都值得尊敬,恰如欧阳修所说那般:“颜公忠义之节,皎如日月,其为人尊严刚劲,像其笔画。”

标签: 颜真卿

更多文章

  •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剧组在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颜真卿

    5月3日,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摄制组一行,来到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该片主要再现唐代晚期颜真卿为政时,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创颜体书法及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44岁书《多宝塔碑》,50岁书《谒金天王神祠题记》,56岁书《郭家庙碑》,70岁书《颜勤礼碑》,72岁书《颜家庙碑》等10余幅作品。

  • 德州陵城文史|颜真卿陵城战记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颜真卿

    我国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之平原郡(治所现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役是颜真卿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其人生转折点。此役虽以颜真卿失败而告终,却充分展现了其除书法才华之外的敏锐的政治感和深远的军事谋略。“山雨欲来风满楼”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春(753),朝廷下诏:挑选尚书省的郎官十余人出任地方太守。四十五岁的颜真卿

  • 书法女博士给颜真卿纠错,结果惨被打脸,颜真卿:你在教我写字?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颜真卿

    书法,应当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艺术之一了,只要有纸、笔、墨,加上基本书帖以及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勤学苦练个几年,就算成不了书法家,至少也能写出一幅好字。而说到书法,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位列“楷书四大家”的颜真卿了。颜真卿出生于公元709年,从小生活在长安一户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说起我国的行书,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我国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然而《兰亭序》由于年代久远,失传已久,仅存摹本。“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则是货真价实的真迹。历史上的《祭侄文稿》,也曾有外出展览的机会。此番,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赴日参展

  • 为何颜真卿被大家临摹,只因这些,看完写字至少提升一个档次!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颜真卿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临摹过颜真卿的字帖,想当年,艺哥每天临摹十页颜真卿的书法的时候,是多么痛的领悟。这几天有朋友问艺哥,为什么都去临摹颜真卿的作品?被抬得太高了吧,那王羲之书圣的都没有他多。我就大家解读下这个问题,同时呢,也教给大家如何练习一手好字。要了解为什么颜真卿书法被大家普遍临摹,我们就要先看下

  • 颜真卿不仅是楷书大师,他的行书大气磅礴,被称为行书范本!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颜真卿

    说到颜真卿,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一位楷书大家,对于他的行书,很少有人提及,其实颜真卿不仅楷书造诣深厚,在其它字体上也是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这幅书法就是颜真卿《湖州帖》,书法通篇节奏较为平和柔媚。颜真卿行书不同于他的真书,其行书能放任随意,不拘绳墨,轻松空灵,富有情韵。在这点上和他的楷书有着很大的区别,他

  • 主考官崇拜颜真卿,将颜姓举子选为状元,结果闹出大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颜真卿

    郑熏是唐文宗时期的进士,到了唐宣宗时期,他已经升任为礼部侍郎,同时为科举主考官。郑熏也是通过科举入仕的,他深知要为国家选拔人才,不能掉以轻心。谁知在大中八年的科举考试评选中,他却闹出一个大笑话。此事还要从郑熏的偶像颜真卿说起。郑熏是颜真卿的忠实粉丝,所有关于颜真卿的书籍、文章,他都研究了一遍,而且每

  • 颜真卿的书法成就如何,颜真卿书风是当代的主流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在书法上的成就,仅次于王羲之。颜真卿独创了丰腴饱满、宽博庄重的楷书艺术风格,被后世尊称为“颜体”。颜真卿在行书上也有非凡的艺术成就,他的行书“祭侄文稿”被推崇为“天下第二行书”。被后人当成艺术经典。是行书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颜真卿在楷书和行书上都堪称为书法史上的一代宗师。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对宋代

  • 千古名檄《代徐敬业讨武曌檄》骂人也要有文化,武则天亲自点赞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生活日常标签:徐敬业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七岁就能作诗的他被称作“神童”,后更冠有“初唐四杰”的光环。他的一生应是顺风顺水,一马平川。然而令他声名大振的却不是他的诗作,而是一篇檄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01公元684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后李旦上表请辞,由武则天临朝称制

  • 徐敬业起义仅持续2月,祖父李勣被开棺戮尸,只因未听此人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徐敬业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武则天废去中宗另立睿宗之后,改元文明。虽然她一再声称自己是代皇帝执政,同时又吸取与李贤斗争的经验,立李旦妃刘氏为皇后,立李旦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她又对宰相班子进行改组,提拔了一批新人,所以这一切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