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颜真卿《竹山堂连句》的真伪质疑从何而起?

颜真卿《竹山堂连句》的真伪质疑从何而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忘川水 访问量:2720 更新时间:2024/1/19 14:30:13

《竹山堂连句》中颜真卿结衔为『光禄大夫行湖州刺史鲁郡公』,是对《竹》质疑的起点。岑氏以时为金紫光禄大夫的颜真卿自署『光禄大夫』,『是诬真卿以僭窃也』,而朱关田认为『唐制爵分十等「国公」「开国郡公」等同为封爵名称,「开国」两字,题衔必不可少』。事实上,各种官职的简称,历代不绝。

我们先来考察『开国郡公』的情况。与朱关田的论断相反,『开国郡公』在唐代文献中大量简化为『郡公』。杜佑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八○一)成书的《通典》中《礼六十四·单·谥议》云『咸通三年,太常博士袁思古諡赠扬州大都督、高阳郡公许敬宗曰缪……』、『永泰中,太常博士独孤及谥赠凉州都督、太原郡公郭知运曰威……』;又《礼·七十四:祫禘以功臣配享》云『故侍中、谯国公桓彦范,侍中、平阳郡公敬晖,中书令兼吏部尚书、汉阳郡公张柬之,特进、博陵郡公崔玄暐,中书令、南阳郡公袁恕己等』,等等。而民间文字中,《全唐诗》中有天宝年间诗人窦常《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一诗,又韩翊《寄哥舒仆射》云『郡公楯鼻好磨墨,走马为君飞羽书』,都只称『郡公』。

具体到颜真卿,令狐峘《颜真卿神道碑铭》记『及还京,……进封鲁郡公』;《旧唐书·颜真卿传》记德宗的诏书『故光禄大夫、守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公颜真卿』,也无『开国』二字。且颜氏自陈亦复如是(图3),如《颜勤礼碑》中『荐为节度采访观察使,鲁郡公』;《颜氏家庙碑》中『充礼仪使、光禄大夫,鲁郡公』;《颜公大宗碑》中『二为节度采访观察使,鲁郡公』皆是。而《忠义堂帖》中除朱关田认为『泐损』的《送刘太冲序》外,另有《送辛子序》一帖,结衔也为『鲁郡公颜真卿』,帖文叙颜真卿与辛晃交游细节与真卿在湖州行迹一一相牟,绝非向壁虚造。

显然朱关田认为《送刘太冲序》后之『鲁郡公颜真卿』是『开国』二字也已磨泐失去,并不成立。这样《竹》中『鲁郡公』结衔是符合唐代对开国郡公的实际称呼的。

历史上光禄勋变更复杂,而各种的光禄勋如『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等简称为『光禄』或『光禄大夫』甚多,例见《世说新语》《太平广记》。与颜真卿直接相关的,是其十世叔祖、颜延之。延之在刘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其时光禄大夫以加章绶者为贵),南朝梁钟嵘《诗品》有《宋光禄大夫颜延之》一品,李白有『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杜牧有『五言宁谢颜光禄,百岁须齐卫武公』等沿用。在湖州文人雅聚的情境下,颜真卿稍用先祖典故聊以自况,并非不合情理。

又按《通典·秩品五》中《大唐官品》,颜真卿之勋『上柱国』、爵『开国郡公』皆为正二品,而散官『光禄大夫』为从二品。这样,虽然『金紫光禄大夫』仅为正三品,颜真卿在湖州时官品实为正二品,是高于省掉『金紫』二字的『光禄大夫』的,所以特殊情况下略去『金紫』二字,也无实质上的『僭窃』。所以,颜氏自称『光禄大夫』的背景非常复杂,不能简单否定。

标签: 颜真卿

更多文章

  • 颜真卿一介书生,凭啥硬抗安禄山一年?他的忠烈之气唤醒河北军民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颜真卿

    安禄山叛军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就横穿河北千里大地,并从灵昌渡过了黄河。这架势,仿佛叛军是旅游观光团,河北官军是好客的主人,双方宾主相欢,全然没有战争的影子。拿着大唐的俸禄,却将千里河山拱手让给了安禄山,河北官员们集体缺钙,气得唐玄宗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怨谁呢?还不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想

  • 卢杞是著名的唐朝奸相,害了颜真卿,为何对郭子仪的家人很照顾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颜真卿

    卢杞在唐朝,那绝对是一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主,号称奸臣中的极品!这世上除了郭子仪以外,就没有他不想怼的人。他在宰相任上时,几乎把周围所有同事都给怼了一遍,可唯独对郭子仪他们家恭敬有礼,这是为啥呢?原来卢杞这个人长相丑陋,而要命的是,古代人以貌取人又特别严重。因此大多数人看一眼卢杞,就不自觉地感到恶心。

  • 历史上真实的颜真卿,不写书法的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颜真卿

    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河北陷落。得到消息的唐玄宗惊惶之余又感到无限悲哀。惊惶的是叛军势力竟如此之大。悲哀的却是河北二十四个郡望风而降,竟无一人是忠臣。及至一个叫李平的参军来报,河北平原郡因太守颜真卿提前准备,并未陷落。唐玄宗大喜,对左右说道:“朕不知颜真卿是什么样的人,竟然能将事情做

  • 颜真卿因书法成就流芳后世,其实他的人生经历同样令人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颜真卿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卓越智慧的汉字为载体,寄托着书写者乃至整个民族的情感与哲学思考,因此成为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的一致爱好。提到书法,或许人们最先想到的会是深受唐太宗喜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而对于楷书的入门学习者而言,“欧柳颜赵”则是无可争

  •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剧组在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颜真卿

    5月3日,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摄制组一行,来到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取景拍摄。该片主要再现唐代晚期颜真卿为政时,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创颜体书法及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44岁书《多宝塔碑》,50岁书《谒金天王神祠题记》,56岁书《郭家庙碑》,70岁书《颜勤礼碑》,72岁书《颜家庙碑》等10余幅作品。

  • 德州陵城文史|颜真卿陵城战记

    历史人物编辑:大大餐饮标签:颜真卿

    我国历史上的安史之乱之平原郡(治所现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役是颜真卿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其人生转折点。此役虽以颜真卿失败而告终,却充分展现了其除书法才华之外的敏锐的政治感和深远的军事谋略。“山雨欲来风满楼”唐玄宗天宝十二年春(753),朝廷下诏:挑选尚书省的郎官十余人出任地方太守。四十五岁的颜真卿

  • 书法女博士给颜真卿纠错,结果惨被打脸,颜真卿:你在教我写字?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颜真卿

    书法,应当算得上是“成本”最低的艺术之一了,只要有纸、笔、墨,加上基本书帖以及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勤学苦练个几年,就算成不了书法家,至少也能写出一幅好字。而说到书法,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位列“楷书四大家”的颜真卿了。颜真卿出生于公元709年,从小生活在长安一户书香门第官宦之家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颜真卿

    颜真卿《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为何禁止拍照?有什么讲究?说起我国的行书,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我国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然而《兰亭序》由于年代久远,失传已久,仅存摹本。“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则是货真价实的真迹。历史上的《祭侄文稿》,也曾有外出展览的机会。此番,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赴日参展

  • 为何颜真卿被大家临摹,只因这些,看完写字至少提升一个档次!

    历史人物编辑:邹宁标签:颜真卿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临摹过颜真卿的字帖,想当年,艺哥每天临摹十页颜真卿的书法的时候,是多么痛的领悟。这几天有朋友问艺哥,为什么都去临摹颜真卿的作品?被抬得太高了吧,那王羲之书圣的都没有他多。我就大家解读下这个问题,同时呢,也教给大家如何练习一手好字。要了解为什么颜真卿书法被大家普遍临摹,我们就要先看下

  • 颜真卿不仅是楷书大师,他的行书大气磅礴,被称为行书范本!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颜真卿

    说到颜真卿,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一位楷书大家,对于他的行书,很少有人提及,其实颜真卿不仅楷书造诣深厚,在其它字体上也是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这幅书法就是颜真卿《湖州帖》,书法通篇节奏较为平和柔媚。颜真卿行书不同于他的真书,其行书能放任随意,不拘绳墨,轻松空灵,富有情韵。在这点上和他的楷书有着很大的区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