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唐玄宗开始,每一个皇帝身边都有一个宦官,这不仅和皇帝的性格有关,也和唐朝的制度有关。皇帝们还是皇子的时候不能随意结交大臣,皇帝对他们的限制又比较多,导致他们能够信任,利用的人就很少,但是宦官这个群体天然服务于皇家,所以就导致每一个皇子身边都有几个贴身的宦官,他们服从于皇子,拥有一定的权力,而当这位皇子登基后又能凭借皇帝的信任为自己篡取更大的利益,久而久之,之后的宦官看到后也都会效仿,而朝廷对此又不够重视,或者说没什么限制的办法,最终导致权宦成为唐朝衰弱的重要原因。
田令孜,原名陈仲则,早年追随义父(宦官和将军都喜欢收义子而收拢人心)入内侍省为官,后来担任了小马坊的官吏,管理地方官员进献给皇帝的马。田令孜这个人不是白丁,他读过很多书,明白投资的重要性,观察之后把赌注押给普王,两人一起玩耍,吃饭,最后关系竟然好到可以一起睡觉的地步,可见这个宦官收拢人心的本事之高超。不久之后,年幼的唐僖宗继位,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孩儿童,哪里懂什么治国的道理,田令孜就仗着皇帝离不开自己,篡取了枢密使的重任,成为“四贵”(两个枢密使,两个神策军中尉)之一,不久之后田令孜又担任禁军统领,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更是被唐僖宗成为“阿父”,可以说风光一时,他又把自己的哥哥陈敬瑄带到皇帝面前,请求让他做兵马使,被崔安潜拒绝后就陈敬瑄放到了神策军中,不久之后就升任大将军,要知道陈敬瑄原来就是个卖烧饼的,忽然手握大权,能干什么?后来为了把三川掌握在手中,田令孜让哥哥陈敬瑄和自己心腹杨师立四人担任三川节度使,但是四个人谁当什么是个问题,于是昏庸的唐僖宗就让这四个臣子击球来比试,最终陈敬瑄因为田令孜的原因拿到第一,成为西川节度使,代替了曾经拒绝过田令孜的崔安潜,一时间朝野哗然,因为从没听过陈敬瑄这个人,对皇帝的命令有些懵。875年,黄巢起义,他们占领一些地方后就想接受朝廷的招安,给自己谋求一个好的出身,然而田令孜想让自己的盟友高骈立功,于是拒绝了王仙芝,黄巢的投降,结果靠着老将王重荣等人镇压了王仙芝,黄巢却流窜南方后卷土重来,袭击了洛阳,随后威逼长安,田令孜假借唐僖宗的命令派出少量军队抵抗黄巢,后来黄巢攻破潼关,田令孜又把责任推给其他人,自己带着皇帝和少量的宗亲逃到了西川,也就是陈敬瑄的地盘。这是长安第二次被攻破,比第一次影响更恶劣,被一群组装起来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也标志着唐朝的中央武装力量彻底成为摆设。到成都后,唐僖宗闷闷不乐,田令孜又让人哄皇帝开心,然后给自己又加封了晋国公,随后又保证以陈敬瑄为首的地方节度使会出兵平定叛乱,唐僖宗才稍稍安定。
唐僖宗逃到成都后曾奖赏蜀军,可是后来田令孜再也不曾给蜀军封赏,引发蜀军不满,田令孜和蜀军将领聚会,结果郭琪出来表示自己的不满,田令孜问他有何功劳后,给他一杯毒酒,郭琪饮下后回营中用偏方解毒,随后就起兵想要杀死田令孜。田令孜带着皇帝逃亡到东城,又没管大臣,最后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出兵平定了叛乱,而唐僖宗的做法让朝臣有所不满,他们上奏折说皇帝偏听偏信,只信任中官(宦官),去年皇帝决心流亡西川就没有告诉朝臣,导致宰相仆射以下众多官员被杀,最终跟随皇帝到西川为皇帝效命的都是忠心耿耿的官员,然而昨晚兵变,皇帝又只管宦官,不顾朝臣,这样不是明君之相。然而奏折还没到皇帝面前就被田令孜阻拦,上奏折的人也因此被贬官,途中被杀。883年,沙陀首领李克用联合地方节度使出兵长安,最终镇压黄巢,而田令孜把功劳都算在了宦官头上,打击崔安潜等朝臣,将他们贬官,又扼制杨复光(杨复恭的弟弟)的奖赏,而寸功未立,反而有很大责任的田令孜成了运筹帷幄,保存实力,散尽家财支持复土的大功臣,让人唏嘘不已。后来杨复光死于河中,田令孜面对没有后台支持的杨复恭,轻松将他贬官,随后将王建(西川割据者),韩建,张造等人都收为义子,扩张自己的势力。后来都禁制皇帝,随意主宰朝堂,让唐僖宗意识到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傀儡,而有了对田令孜的不满。随后的田令孜更是公然干涉地方军镇,派人到王重荣麾下任职,王重荣对他们一开始很礼让,结果这些人态度狂傲,丝毫不把这位沙场老将放在眼里,引发王重荣不满,他上书向皇帝秉明这件事儿,因此被田令孜调动为泰宁节度使。田令孜勾结朱玫,李昌符准备出兵讨伐王重荣,而王重荣第一时间想到了李克用,李克用也对朝廷不满,他更想先干掉朱温,田令孜等人又暗中和朱温谋划,其他的节度使也是野心勃勃,或联系盟友,又或者囤兵积粮,而唐僖宗对这些一无所知,被囚禁宫中。随后的田令孜派兵和朱玫等人会合讨伐王重荣,结果李克用的援兵到达反而进攻长安,田令孜再一次带着天子流亡。随后李克用回到河中,上书表明自己只是为了清君侧,请求处死田令孜,于是唐僖宗乘势贬官田令孜,启用了杨复恭。田令孜还想挟持唐僖宗,因此就带兵劫掠唐僖宗逃到宝鸡,结果朱玫,李昌符二人见李克用势大,于是出兵击败田令孜,想夺回天子。田令孜兵败后只能逃亡四川,想投靠哥哥陈敬瑄。后来朝中另立新帝,田令孜见大势已去,于是给杨复恭让位,去找自己的哥哥。888年,昭宗继位,田令孜干儿子王建被调出京师,来到地方任职,王建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组建永平军,随后父子见面,田令孜把印信给了王建后被王建囚禁,几年后被杀死,结束了大宦官的一生。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唐末藩镇大多数不是宦官的盟友,就是他们的亲戚,而忠心皇室的亲王,宗亲是一个也找不出来,这也是唐末宗室被单方面屠杀的根本原因,宁愿相信外人,也不考虑同族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