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充帮助司马炎篡位,如今看来,贾充既是晋朝的功臣,也是毁灭者

贾充帮助司马炎篡位,如今看来,贾充既是晋朝的功臣,也是毁灭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鸿讲古今史 访问量:3538 更新时间:2024/1/26 12:37:41

三国末期,有这样一个人。李世民说他“凶猛正直,有奸诈强权的野心”。房玄龄说他“不仅是魏朝的叛徒,也是晋朝的罪人!”苏轼说他“当时晋朝的混乱,就是因为他的存在”。虽然大多数人都说这个人不好,他的性格也值得怀疑,但有两个关键人物认为他很好。他们是司马昭和司马炎的父子。

司马炎说他“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折冲之威,文怀经国之虑,信结人心,名震域外。”,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就是三国和西晋时期的贾充,那么人们对贾充的评价为何如此矛盾呢?他杀了曹魏皇帝之后情况怎么样了?贾充(217-282)出生于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

他是三国后期至西晋前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是禹州总督曹魏贾奎的儿子。西晋开国元勋。他曾参与镇压淮南第二次叛乱,杀害魏帝曹髦。因此,他深受司马家族的信任。他的女儿贾褒和贾南风嫁给了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和司马炎的二儿子司马衷,并在司马炎家族中地位显赫。

晋朝建立后,他先后调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等职,后任司空、太尉等要职。更被封为鲁郡公。咸宁末年,为了使守旧者、假黄钺和都督占领吴国,对吴国发动了战争。吴国平定以后,又增加了八千户人家。贾充在泰康三年去世,并被授予太宰。

贾充死后,对他的谥争议不断,各个大臣们都不认同对方的谥,礼官议谥曰荒,司马炎没有接受,改成了武。共有五卷记载贾充的内容。在对贾充生平的客观评价中,他主持了《泰始律》的修订,在法理学上首次对法与秩序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尽管有反对他的,但应该看到当时朝廷是反对的主体,在司马炎要求参加统一中国战争的严格要求下,贾充被迫担任总司令,对扭转朝廷反对统一的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贾充虽然被动参与,但他只是名义上的总司令,军队的指挥权是司马炎用诏书直接下达给前线指挥官的,但贾充参战也起到了监督和支持的作用,至少也可以让他的密友参与战争,如左卫将军冯紞率领鲁南的军队与王浚进攻建邺,在司马昭与魏帝的权力斗争中,贾充完全充当了司马昭的打手。

他带领人们狙击了进攻司马昭的曹操大队,并鼓励太子牺牲成济杀死皇帝曹髦。可以说,司马昭是杀害曹髦的罪魁祸首,贾充是直接凶手。事后,有人建议诛杀主谋行刺皇帝的贾充,以平息舆论,司马昭不想杀对他忠心耿耿的贾充,而是杀了成济兄弟以阻挡舆论。

曹奂即位后,司马昭封贾充为安阳乡主将,率领全军出城,骑马当将军。蜀国平定后,司马昭高度重视贾充、裴秀、王沈、羊祜、荀勖等人,赐贾充豪宅,赐临沂侯。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临死前,对儿子司马炎说:“汝者贾公闾也”,让司马炎多依靠贾充的帮助。

司马炎继位建立晋朝后,开始谋划篡夺曹魏政权。在此期间,贾充起到了劝说和威胁曹魏皇帝的作用。最后,他成功地帮助司马炎完成了一个叫禅的戏法,实际上是篡位,并确立司马炎为晋国皇帝。贾充也顺利地从魏臣变为晋臣。司马炎继位后,贾充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尚书仆射、尚书令,封鲁郡公,他负责制定《泰始律》。

贾充他是西晋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家境殷实。但是,当时贾充不是一个正人君子,是奉承司马家族的恶棍,有人看不起他。据《晋书》记载,侍中任恺、中书令庾纯等正派官员痛恨贾充的行为。《晋书》中还说贾充“没有正义感,不能坦诚,只能拍马屁走样子”。

司马炎之所以使用贾充,并不是因为他忠于自己。但让傻儿子司马衷娶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司马炎死后,贾南风开始掀起波澜,最终埋葬了西晋。从贾南风后来的疯狂行为可以看出,这个女人在贾充家的家庭教育一定很差。

贾南风强烈的嫉妒心和狭隘的个性应该受到家庭的深刻影响,这自然与贾充有关。此外,司马衷能否继承皇位,也与贾充的支持有关。从这个角度看,贾充一方面是西晋功臣的建立,另一方面也是西晋灭亡的最大预兆。从司马父子对贾充的重用可以看出,西晋建国以来,官场不健康,官场风气十分恶劣。但从人品来看,司马父子和贾充确实是同一类人。他们都是想实现自己目标的无良之人。他们确证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老话。

标签: 贾充

更多文章

  • 关于西晋初年贾充和任恺的“朋党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贾充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彻底的把控了魏国朝政,由此司马氏篡权踏出了第一步。之后司马氏以及司马昭接过了父亲留下的基业,为司马氏篡权更进一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其子司马炎接替司马昭,并在不久之后将曹魏最后一个皇帝赶下台,自己上位做了皇帝,并立国号为晋。其实

  • 西晋初立:郭槐善妒贾充无嗣,武帝信谗逼死贤王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贾充

    西晋初立:郭槐善妒贾充无嗣,武帝信谗逼死贤王既而贾充病死,议立嗣子,又发生一种离奇的问题。先是贾充尝生一子,名叫黎民,年甫三龄,由乳母抱儿嬉戏,当阁立着,可巧贾充自朝退食,为儿所见,向贾充憨笑。贾充当然爱抚,摩弄儿顶,约有片时,不料贾充妻郭槐从户内瞧着,疑贾充与乳母有私,竟乘贾充次日上朝,活活将乳母

  • 搜神记卷9之12 审贾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贾充

    贾充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南征吴国的时候,有一次率军在项城驻扎。某天,军中所有人都找不到贾充的踪迹。贾充帐下有个都督叫周勤,白天打盹的时候,梦里看到有一百多人,穿着官府的衣服,逮捕了贾充,把他带进了一个小路。周勤一下子惊醒了,后听说贾充不见了,便派士兵出门去寻找,自己也带了几个人去搜寻。搜寻的路上,

  • 贾充弑君倒向司马氏,助司马氏建立政权后反遭猜忌,贾充一计解疑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贾充

    贾充是西晋的开国功臣,在魏晋易代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他还是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晋军前敌总指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贾氏家族的社会名望和影响力,使之迅速进入名门望族的行列,应该说并非庸碌之辈。但是传统史家对贾充的评价很低,从人品到才能,从家风到为政,可谓完全否定,无一好评。史臣甚至认为,贾充不仅是

  • 从桓温的上进和颓废之路,看曹操的心路历程,告诉你未来该怎么走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桓温

    桓温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孙女婿,也是东晋王朝比较著名的权臣。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消灭了成汉政权,这是东晋历史上少有的成功战绩。为此他的名声大振,一度成为东晋王朝最闪亮的明星。而不久之后,他又相继展开了三场北伐之战,本来是想彻底收复当年失去的土地,在前两次的征战中,好歹不胜不负。可是第三次讨伐前燕

  • 王敦、桓温、刘裕——东晋三大权臣为何只有末者篡位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桓温

    华夏历代王朝中,东晋也许是皇权最为衰微的一个了。其他朝代都是开国之君威权鼎盛,后续的守成之主们权柄渐消。但东晋却是个例外,从南渡后的首任皇帝司马睿开始,朝堂就被掌握在以琅琊王氏为首的士族手里,皇室既无法执政也无权掌兵,只能仰人鼻息。而且从东晋立朝以来,就不断有实力膨胀的权臣,试图篡位夺权,如果不是北

  • 王与马共天下持续了多久?谢安、桓温崛起以后,老王家就没戏了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桓温

    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琅琊王司马睿其实也掺和了。当初东海王司马越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时候,司马睿也积极响应,打算刷波经验。毕竟司马家的各路诸侯都出动了,自己再不混点战功,将来没法分肉吃。可惜司马越惨败,自己跑了。司马睿实力弱小,直接被司马颖摁在地上揍了一顿,顺道抓了起来。好在这大兄弟够机灵啊,不仅逃了出

  • 桓温手中有五个东晋傀儡皇帝,第三次北伐失利后也不敢直接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桓温

    桓温和曹操其实很像,都比较复杂。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桓温,那么应该是这一句:空有贼心,却没贼胆!桓温是东晋名将,巅峰时期曾经北伐打到了长安城下,只可惜巅峰时间有点短,一眨眼功夫,桓温就因为北伐失败,跌入了谷底。按理说,桓温这种权臣,想要篡位问题不大。只需要在朝廷里面安排一帮人跟他演一场禅位的戏,基本就

  • 桓温平定成汉,居然是因为鼓手敲错了鼓?武懿宗为何要骑着猪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桓温

    一、桓温平蜀之功,居然因为鼓手敲错了鼓?东晋权臣桓温,有一天看新闻的时候,忽然发现这巴蜀的成汉皇帝李势,是个荒淫无道的家伙。于是他立刻上书,要求弄死这个李势,顺便再把蜀地给拿下来。这个时候的桓温,已经掌握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兵权。尤其是他在荆襄地区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如果再拿下蜀地,那么距离自己加九锡

  • 如果桓温没有发现那封信,那姜维就成了蜀汉罪臣,被人所误解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桓温

    历史真的有一百种面目,因为真相很可能是在多年以后才会被人发现。比如这件事就是一件非常令人震撼的事情。当年蜀汉王朝还在的时候,姜维作为王朝的大将军,带领着人马在前线跟司马家的大军厮杀,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边还在坚持着,可是成都那边的刘禅却已经举手投降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邓艾带着一点残兵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