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这场战争,改变了江东局势,也让司马睿有了存身的地方

这场战争,改变了江东局势,也让司马睿有了存身的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聪 访问量:115 更新时间:2024/1/10 0:17:58

当西晋大乱的时候,没人能够独善其身。北方的异族开始叛乱,不断进攻中原的领地。而中原的百姓,则陷入了恐慌之中。随着北方异族势力不断壮大,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室有受到了影响。

在这个大背景下,司马睿南渡江东。他的想法,不仅仅是避难,而是在乱世之中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实现当人上人的愿望。但是,人生地不熟的司马睿,怎么能够很快就平定众人的异心呢?

为此,司马睿初到江东期间,江东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叛乱。东晋小朝廷平定这些叛乱的过程,则被称之为三定江南。

第一次大的叛乱,还在八之乱的时候。北方乱作一团,南方也没好到哪里去。本来,北方平定南方没有多少年,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结果,北方的乱局,让南方的士族们看到了起势的机会。

石冰、张昌二人,就在这个情况下起兵作乱。他们带着流亡到江东的流民,接连在荆州、扬州等地方作乱。朝廷是无能为力的了。在杀死张昌之后,官兵就已经没有啥继续作战的能力了。因此,石冰逐渐做大做强。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江东一地定然会成为独立的小王国。

在这种时候,一个名叫周玘的人站了出来。虽然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是周玘的功劳,可以说不在王敦之下。他单独拉起了一堆人,组织起一支义军,石冰开战。他联合江东的世家大族,成功平定了石冰。此战即为一定江南。

过了没几年,一个叫陈敏的将军看见晋朝多半是不行了,也想着在江东独立。他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利用手下的兵力,压制世家大族,成为江东地区的王。在这种时候,又是周玘站了出来,他直接在正面对战中,打败了陈冰,又让江南稳定了下来。这次战争,名叫二定江南。

再过了一些时间,司马睿倒是到了江东。这一年是310年。也就是这一年,赵汉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洛阳。司马睿不管怎么说,这种情况下也要伸出援手。因此,江东方面派出了钱璯作为领军的人,向洛阳前进。结果,进军没多远,钱璯听说匈奴人太厉害了,干脆开始摆烂。

往前走,是匈奴人,大概率会死。往后走,是寄予深切希望的朝廷官员,如果时间耽搁太久,面对的也是一个死字。怎么选都是死,不如反了算了。就这样,钱璯推出了一个孙吴的后代,打着复兴孙吴的旗号,选择对司马睿起兵。

在这个关头,还是周玘站了出来。他带着手下的家乡军队,直面钱璯。在周玘的面前,钱璯像个幼稚的婴儿,没有一点胜算。就这样,江东早期的最后一次叛乱被平定。而江东,也成为了当时全国唯一稳定的地方。

标签: 司马睿

更多文章

  • 西晋灭亡后,东吴为什么不是趁机复国?而是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王茜茜标签:司马睿

    东吴其实已经复国了,东晋和东吴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唯一就是皇帝姓氏不一样而已。东吴是一个门阀大族封建制国家,所谓皇帝孙家不过就是大家推选出的最大的门阀而已,个家族有封地,有私兵,各级官吏都是他们垄断,战时由皇帝发动员令各家军队凑一块就能出发抢地盘了,比魏国的九品中正制还九品中正制。只要能维护自己家族的

  • 西晋之后,东吴为何无法复国?当地氏族为何帮司马睿建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司马睿

    西晋灭亡,东吴的那四个贵族不复国,还帮人家建立东晋,这里边的原因不少。既有江东氏族自己的问题,也有东吴政权的问题,当然更有北方氏族的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我们不但能看到北伐通常不成功的原因,还能明白为何南方政权多不长久的原因。江东氏族的问题江东的贵族,比较有名的是四家:顾、陆、朱、张。听上去是四

  • 西晋灭亡,东吴为何不趁机复国,而是帮司马睿建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司马睿

    西晋王朝存在了十多年,但很快就因为八王之乱和外族入侵而分崩离析。而更强大的司马睿来到了江东。江东以前是孙政权的成员,而孙政权刚刚灭亡三十多年。他为什么要帮助司马睿,而不是举起孙氏政权的旗帜造反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晋东晋是前西晋的延续,还是司马氏当权。司马氏拿下曹魏政权,还出兵拿下江东,进而统一

  • 司马睿的“牛继马后”不过是对司马家的嘲讽,绝非事实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司马睿

    所谓的“牛继马后”最初出自于《玄石图》。《玄石图》类似于《推背图》这样的“预言书”上记载有牛继马后,原文是:“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意思就是司马家成事之后,能推翻司马家是“

  • 原本默默无闻的司马睿为何能在江东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司马睿

    已故的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这本书是我前两年捧着看不腻的一本书,强烈推荐各位看看。田氏在第一章“释‘王与马共天下’”中就有对司马睿颇为“幸运”的皇帝路进行过详细介绍,其中前二节值得特别注意,分别是:二、司马越与王衍;三、司马睿与王导。门阀政治格局的形成。为什么说司马睿的帝位来的幸运?自然是因

  • 桓玄被杀后谯纵割据巴蜀,向后秦称藩,主动进攻东晋被朱龄石所灭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桓玄

    五胡十六国时期,先后有两个割据巴蜀的政权,一个是在五胡之乱初期,巴氐流民建立的成汉政权,另一个是由汉人谯纵建立的谯蜀政权。其中,谯蜀政权因东晋末期的桓楚之乱而趁机割据蜀地,但在刘裕逐渐掌控江左而企图代晋的关键时机,谯蜀君主谯纵的一番错误举措让谯蜀政权迅速覆灭。蜀王谯纵是怎样将自己和谯蜀亲手葬送的呢?

  • 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坐稳C位,入主东晋朝廷,小试牛刀准备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桓玄

    刘裕在京口聚集了两千多名义军,听说桓玄已经发兵,便自封为徐州总督,命孟昶为长史,镇守京口。命何无忌起草檄文,声讨桓玄。檄文说得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声称在京口、广陵、历阳、石头城、寻阳、益州同时起兵,似乎天下响应,大局已定,其实都是虚张声势。实际情况是,寻阳和益州根本就不知情,石头城的王元德、辛扈兴、

  • 北伐名将桓温之子桓玄到底多么虚伪?果然,权力会彻底改变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桓玄

    书接上回司马道子父子专权,儿子夺了老爹的权利,作死地去挑战北伐名将桓温的儿子桓玄,结果可想而知,父子双双被杀,正可谓人若飘定挨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桓玄自从攻破的建安,改年号为大亨,此时除掉司马父子之后,权力尽数归于自己手中。于是先给自己封了个丞相,然后把自己桓氏家族能封的尽数分官担任重要职位。这不

  • 桓玄篡位因何失败,一是与门阀失和,二是刘裕已经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桓玄

    桓玄造反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太急了,而他爹篡位失败的原因就是太慢。仔细想想真的是很可惜的。桓温与桓玄都是很有能力的人,没有篡位成功只能说是天意使然。桓温大家比较熟悉,今天说说桓玄。两晋南北朝是典型的门阀氏族时代,东晋皇帝司马氏不过是傀儡。东晋五大门阀:琅琊王、陈郡谢、龙亢桓、颍川庾、太原王。王导,谢安

  • 如何评价晋怀帝司马炽?晋怀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司马炽

    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西晋的第三代皇帝(晋怀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晋怀帝司马炽,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于公元306年11月毒死惠帝后,扶持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嘉。政治生涯(1)290年司马炽被封为豫章王,在晋惠帝在位期间爆发的八王之乱中,司马炽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