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字元子,典型的豪门公子,其父是恒彝,在驻守宣城的时候,被江播所害为国捐躯。东晋追授其为廷尉,一等男爵。
当时恒温不过15岁,身怀家仇。时刻都想亲手宰杀仇人。替父报仇。不料江播病死,父亲死了,那就儿子偿还,就在江播的吊丧的灵堂之上,恒温身怀利刃,闯入灵堂,出其不意,一刀下去斩杀江播长子江彪。趁众人惊慌之际回头两刀把江播另外两个儿子也给宰了。这下江播算是绝户了。恒温如此刚烈,骁勇。使得恒温得到了朝野的广泛赞誉。如此英雄焉能放过。晋明帝司马绍立即把自己的大闺女南康公主许给恒温,而且袭承其父一等男爵,既是驸马爷,立即官拜徐州刺史(市长)步入朝廷中级干部行列。
恒温虽说是官二代,驸马爷,但却骁勇善战,文武双全,而且权力欲极重。立即上表皇帝,愿意带兵平定蜀地割据政权(成汉地方政权)。恒温要讨伐蜀地,引发朝臣反对,一时是蜀地艰难,道路崎岖,易守难攻。第二驸马爷恒温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对敌经验不足。恐怕难以取胜。但晋孝宗司马聃却很相信姑父恒温。认为可恒温的能力。于是,东晋孝宗永和二年(346年)恒温率领益州刺史周扶,南郡太守司马无忌,谋士袁乔共同出兵成汉。
这里说一下成汉,成汉是趁西晋八王之乱而起的地方割据政权,是氐人为躲避战乱在李特的带领下进入汉中。逐步击败当地的晋朝官员,统一蜀地。李特于公元304年登基为帝,国号为成,后改为汉,是北方十六国中第一个建国的。李特死后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自己大哥的儿子,引发国家内乱,政治不稳,恒温就是趁此机会讨伐蜀地。可谓趁虚而入。时机把握得很准。谋士袁乔建议,蜀地虽然艰险,但成汉内乱,肯定战备不休,军队用于内战,我们一定会一举得胜。驸马定会树立勋功,名扬天下。公元347年3月,恒温大军突然攻克蜀地青衣县,地方官急报成汉皇帝李式,李式立即让宗室李权,李福和将军昝坚领兵御敌。
蜀地难攻,只要守住隘口,以逸待劳,坚守不战,恒温也很难取胜,如果再粮草不继,只有退兵。成汉的谋士都如此建议昝坚。昝坚不听,认为恒温不过是膏粱子弟,靠着驸马爷身份而已。带领主力部队与恒温打攻击战,与恒温在彭磨相持。那边恒温却积极采纳谋士袁乔建议,下令全军轻装前进。骑兵开道,直取成都。
为了达到快速和出其不意,大军仅仅携带必须物资和三天的粮食,直取成都,一路之山上,三战三捷,宗室李位都向恒温投降了,那边昝坚没有碰见恒温,才知道人家根本不搭理自己。立即回兵成都,刚刚到达成都附近,得知恒温大军临成都不过十里,由于大军的家眷都在成都君心一下子就乱了。李式见恒温兵临城下,也算有几分血气,亲自带兵出称与恒温死战,恒温亲自临一线,东晋大军见主帅亲临,士气大盛,把李式杀的大败。李式败回城中血气全无,也知道亡国就在眼前,恒温很会打心理战,四处发檄文和传话,成都除李氏一族之外,一律宽宥。
李式见大势已去,按投降的要求,亲自解其缚,焚其梓。除城投降,李式的结局不错,被东晋封为归义侯,最后在家平安去世,东晋得知得知蜀地平定十分高兴,灭国之功。理应封赏。东晋立即加封恒温为征西将军,贺郡公。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李式的妹妹很漂亮,恒温私自纳为妾室。恒温背着公主娶小三,而南康公主见老公居然敢娶小三,不仅勃然大怒,立即带着几个悍妇,手拿利刃闯入李式妹妹的住处。准备见面就给宰了,以震慑老公恒温的不法行为。李式的妹妹长得很漂亮,长发垂地,目光温和,看见南康公主气势汹汹而来一点也不害怕,毕竟也是公主出身,缓缓说道,我本亡国之君的妹妹,未能为国捐躯已是不该,今又委身于敌国将军成为妾室,更使祖宗蒙羞。如今公主若将我诛杀,妾求之不得。南康公主一见小姑娘可怜,可爱,又楚楚动人的样子,把手里的刀一扔,抱着小姑娘大哭道,"我见汝犹怜,何况老奴乎,随即立为侧室,待其甚厚"啥意思呢,南康公主话的意识就是,妹妹啊,我看见你都爱上你了,何况那个老东西(指恒温)立即让小姑娘做二老婆,而且带她特别好。由此可见,恒温也娶了一个好公主,驸马爷家庭美满啊,值得男人羡慕。还给我们留下一个成语,我见犹怜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