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初立:术士为吴主卜筮,羊祜以清德著名

西晋初立:术士为吴主卜筮,羊祜以清德著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萧家老大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3/12/8 19:40:20

西晋初立:术士为吴主卜筮,羊祜以清德著名

术士尚广为吴主卜筮,上问休咎。尚广希旨进言,说是岁次庚子青盖当入洛阳,吴主大喜。已而,临平湖忽开,朝臣多称为祯祥。临平湖自汉末湮塞,故老相传:“湖塞天下乱,湖开天下平。”吴主孙皓以为青盖入洛,当在此时,因召问都尉陈顺。陈顺答说道:“臣止能望气,不能知湖的开塞。”孙皓乃令退去。陈顺出语密友道:“青盖入洛,恐是衔璧的预兆。今临平湖无故忽开,岂得为佳征么?”嗣复由历阳长官奏报,历阳山石印封发,应兆太平。孙皓又遣使致祭封山神为王,改元天纪。东吴方相继称庆,西晋已潜拟兴师,羊祜缮甲训卒,期在必发,因首先上表,力请伐吴,略云:

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而吴复背信,使边事更兴,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由人而成。蜀平之时,天下皆谓吴当并亡,蹉跎至今,又越十三年,是谓一周。今不平吴,尚待何日?议者尝谓吴楚有道后服,无礼先强,此乃诸侯之时耳,今当一统,不得与古同论。夫适道之言未足应权,是故谋之虽多,而决之欲独。凡以险阻得存者,谓所敌者同,力足自固,苟其轻重不齐,强弱异势,则智士不能谋,而险阻不可保也。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影,束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及进兵之日,曾无藩篱之限,新将搴旗,伏尸数万,乘胜席卷,径至成都,汉中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非皆无战心,力不足以相抗也。至刘禅降服,诸营堡者索然俱散,今江淮之隘,不过剑阁,山川之险,不如岷汉,孙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今不于此平吴,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寻干戈,经历盛衰不可长久,宜乘时平定以一四海,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会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一处倾坏上下震荡,虽有智者,不能为谋。况孙皓恣情任意,与下多忌,将疑于朝,士困于野,平常之日,独怀去就,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又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楯不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长,但我兵入境,则长江非复彼有,还保城池,去长就短,我军悬进,人有致节之志,吴人战于其内,徒有凭城之心,如此则军不逾时,克可必矣。乞奋神断,毋误事机,臣不胜櫜鞬待命之至。

这表呈上,晋武帝很为嘉纳,即召群臣会议进止。贾充荀勖、冯紞力言未可,廷臣多同声附和,且言秦凉未平,不应有事东南。武帝因饬羊祜且缓进兵。羊祜复申表固请,大略谓:“吴虏一平,胡寇自定,但当速济大功,不必迟疑。”武帝终为廷议所阻未肯急进。羊祜长叹道:“天下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当断不断,天与不取,恐将来转无此机会了。”既而有诏封羊祜为南城郡侯,羊祜固辞不拜。平时嘉谟入告,必先焚草,所引士类,不令当局得闻,或谓羊祜慎密太过,羊祜慨然道:“美则归君,古有常训。至若荐贤引能,乃是人臣本务,拜爵公朝,谢恩私室,更为我所不取呢。”又尝与堂弟羊琇书道:“待边事既定,当角巾东路,言归故里,不愿以盛满见责。便是我师哩。”如此志行,颇足令后人取法。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春季,羊祜患病颇剧,力疾求朝,既至都下,武帝命乘车入视,使卫士扶入殿门,免行拜跪礼,赐令侍坐。羊祜仍面请伐吴,且言:“臣死在朝夕,故特入觐天颜,冀偿初志。”武帝好言慰谕,决从羊祜之谋。羊祜乃趋退,暂留洛都。武帝不忍多劳,常命中书令张华,衔命访羊祜。羊祜语张华道:“主上自受禅后,功德未著,今吴主不道正可吊民伐罪,混一六合,上媲唐,奈何舍此不图呢?若孙皓不幸早殁,吴人更立令主,虽有众百万,也未能轻越长江,后患反不浅哩。”张华连声赞成。羊祜唏嘘道:“我恐不能见平吴盛事,将来得成我志非汝莫属了。”张华唯唯受教,复告晋武帝。晋武帝复令张华代达己意,欲使羊祜卧护诸将。羊祜答道:“取吴不必臣行,但取吴以后当劳圣虑,事若未了,臣当有所付授,但求皇上审择便了。”未几,疾笃,乃举杜预自代。杜预已起任度支尚书,至是因羊祜推荐,即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杜预尚未出都,羊祜已疾终私第享年五十八。武帝素服临丧,恸哭甚哀。是时天适严寒,涕泪沾着须鬓,顷刻成冰,及御驾还宫,特赐羊祜东园秘器,并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追赠太傅,予谥曰成。

羊祜本南城人,九世以清德著名。自羊祜出镇方面,起居服食仍守俭素,禄俸所入,皆分赡九族,或散赏军士,家无余财,遗命不得厚殓,并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晋武帝高羊祜让节,许复本封。原来羊祜曾受封巨平侯,巨平系邑名,与南城不同。襄阳百姓,闻羊祜去世,追忆遗惠,号哭罢市。羊祜生前在襄阳时,好游岘山,百姓因就山立祠,岁时享祭,祠外建碑,道途相望,相率流涕,后来杜预号此碑为堕泪碑。 (本篇完)

标签: 羊祜

更多文章

  • 淝水之战的序曲:谢玄率5万北府兵,强势击败前秦1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谢玄

    北府兵是东晋南朝最强军队。公元377年,这支强军由陈郡谢氏的领军人物谢安、谢玄等人,在京口一带组建,随即成为东晋抵抗北朝进攻的柱石。一、前秦第一次南侵战争要跻身强军之列,辉煌的战绩是硬标准。与历史上其他强军相比,北府军的战绩自然也非常过硬。谢氏北府军诞生之初,东晋的军事形势是相当严峻的。此前,后赵石

  • 他是李白的偶像,身为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谢灵运为何总是不得志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谢玄

    王羲之唯一的女儿叫王孟姜,这也是一位才女。父亲王羲之深深垂爱,发誓要给女儿找个好丈夫,结果就选中了刘畅。刘畅是谁?出身如何?历史上居然没有给出任何交代,这可真是有趣。能够成为琅琊王氏的女婿,想必刘畅的出身不简单。刘畅和王孟姜婚后生活甜美,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刘瑾颇有才思,名噪一时。不过真正让他们夫妻

  • 新版本《真英雄》游戏 李世民和谢玄领衔此版本被削弱武将大名单

    历史人物编辑:三国游戏标签:谢玄

    在《真英雄》游戏进入到 2.98 版本之后,很多原来比较弱势的顶流武将都得到了加强,像上个版本比较弱势的李靖和徐达,在这个版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让他们获得了自身名气媲美的实力。但是也有很多原本非常强势的武将,在这个版本遭到大幅度的削弱,使得他们成为了游戏中的二流武将,风光不再。那么游戏中具体都有谁

  • 谢玄建立北府兵,是庶族崛起士族落寞的开端,陈霸先是最好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谢玄

    东晋王朝是偏安一隅的南方王朝,并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和志向。这个王朝的皇帝虽然都比较低能,但是诞生的宰相却十分精明能干。比如谢安桓温这些人都是当时一等一的精明之人,在他们的经营之下,东晋倒也是平稳度过了数十年的时光,一直到了谢玄当政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转变。谢玄原来是桓温的部下,后来逐渐掌握了政权以后

  • 大秦统一天下有白起,汉有卫青就连东晋都有谢玄,清朝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明鉴君标签:谢玄

    中国可谓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国家。论文,我们有唐宋八大家丰富我们的诗歌文化;我们有那九曲回廊下的佳人调弦播音用古琴抒发人文之美;我们还有那浓墨轻勾下的山水写意画,让曾经的美好定格在我们的笔下。文我们说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说一下武这一块。首先我们从大秦帝国说起,作为乱世中脱颖而出的未来的王朝老大。大秦

  • 历史人物:又一位谢将军——谢玄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谢玄

    大家对王谢二族想必是耳熟能详了,虽然这两家都是大姓,但谢家更晚一些,正是通过谢安、谢尚、谢玄这几代人的努力才成为了与王家并齐的著族大姓,完全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了。这其中,谢家出了两位将军,大大增强了谢家的实力,一位是谢尚,另一位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谢玄了。谢玄,字幼度,所以也常称他为谢幼度。他是东晋时

  • 大器晚成的杜预被司马昭发现,还做了司马懿女婿,成就超过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杜预

    杜预是三国后期的新星,只因生活在司马氏高压之下,受到父亲的牵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办法出来做官。然而司马昭发现了他,甚至把妹妹高陆公主嫁给他,从此,杜预走向了人生的巅峰,成就超过诸葛亮。那么,杜预是位什么样的人?成真的超过诸葛亮吗?在东汉末年,由于关中战火纷飞,京兆杜氏一度背井离乡,一度衰落。族

  • “有《左传》癖”的杜预及其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杜预

    杜预祖上是西汉非常著名的京兆杜氏,当时号称“城南韦杜离天尺三”,曾经出过父子御史大夫杜周、杜延年。后来,这个家族逐渐沉寂了一百多年,到杜预祖父杜畿的时候才开始逐渐兴起。杜畿字伯侯,在很早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后妻,继母对杜畿非常冷酷,经常虐待他。杜畿却是始终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家人,成为远近闻名

  • 陶侃五十岁才发迹,偶然领兵上战场竟成名将,活到76岁才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陶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曹操和诸葛亮都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是英武的一方霸主,而诸葛亮是心思缜密的谋臣。历史上却有另一个人,他被当时人称赞道:“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意思是说,这个人的才干结合了魏武帝曹操,以及诸葛亮的特长,东吴大将陆抗等人都比不上他。这个人就是东晋名将

  • 陶侃是怎样一个人?和王敦之间有何恩怨?如何当上大司马?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陶侃

    西晋从晋武帝司马炎开始,在任用大臣的制度上形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看重家庭出身。凡是祖上做大官的人家,后代便很容易被任命各种官职,平民百姓的后代再有才能也很难做到高级官员的位置,而陶侃却是一个例外。陶侃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庭,非常聪明、勇敢,在西晋末年,他靠军功逐渐当上了大官,当司马睿还是琅琊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