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433 年,49 岁的谢灵运以“叛逆”罪被朝廷 斩于广州。不了解内情的人感到惋惜,世间从此少了 一位才子;了解谢灵运的人也感到惋惜,这个狂人怎 么才死啊?圣上真是大度。
作为官二代兼富二代的文坛才子,谢灵运可谓是年 轻有为、前程似锦。这样一个人怎么就被杀了?
才高一斗,膨胀无边
据《宋史》载,谢灵运小时候特别聪明,文章写得很好,在江东一带很有名气。这没什么稀奇的,但谢灵运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他的父亲生性迟钝,所以他的爷爷谢玄感到惊奇:我的傻儿子怎会生出这么聪明的孩子?
谢灵运
不久,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谢灵运在 19 岁时 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继承了爷爷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并授予员外散骑侍郎之职。
若换旁人一定谢主隆恩, 高高兴兴地上任了,可谢灵运一嫌官职太小、二来还没玩够,一直拖着不去报到。
他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混了两年,皇帝居然也没追究。 东晋末年,官场管理就是这么任性,不但没人查考勤,而且谢灵运因是名门之后、文才出众,不久又被任命为琅琊王司马德文的行参军。
谢灵运平素行事高调,生活极度奢华,当领导秘 书后摆得谱更大了,走到哪儿都被一群人围着伺候。 《宋史》中说他喜欢奇装异服,坐着改装豪车招摇过市, 极为抢眼,年轻人都跟着学,称他为谢康乐。 在这种情况下,人想低调都难,谢灵运越来越膨胀,谁都不放在眼里。
他有次进宫见皇帝,新来的门 卫不认识他,按规定查验身份并要求登记,谢灵运恼了, 把门卫打了一顿。 这种骄横霸道的作风愈演愈烈,终于,谢灵运遇 到了人生的第一道坎儿。
他整天在外花天酒地,很少回家,结果小妾寂寞难耐,跟家里的奴仆发生了私情。谢灵运知道后恼羞 成怒,把奴仆打死了。
此事一时成为舆论焦点,各大 媒体和广大群众都盯着,看朝廷如何处理这个飞扬跋扈的官二代。
恰在此时,朝廷内部发生巨变,大将刘裕篡权建 立刘宋王朝。新领导为巩固政权,正欲对前朝老臣恩 威并施,谢灵运事件正当其时,因此他的爵位被降,自己也被撤销原职,转任散骑常待。
自视甚高的谢灵运被降职后总觉怀才不遇,终日牢骚满腹。这种心态,领导和同事谁能喜欢?他很快 就被调离京城,派往浙江永嘉担任太守,从此彻底放 飞自我,开启户外旅游生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江浙一带风景秀丽,名山大川遍布,谢灵运一到任就找来地图,研究规划旅游线路。 过去交通不便,谢灵运每次出游,短则数天,长 则半月。身为太守,一大堆事等着他处理,他一概不 管不问。
他每次都带几百人浩浩荡荡地出门,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在爬山过程中,谢灵运发明了我国最早的专业登 山鞋“谢公屐”。
谢公屐
每到一地,谢灵运兴之所至便赋诗作文,然后配图发朋友圈,总能收获无数点赞,其别具一格的山水诗被 人们竟相转发,不论官员还是百姓,各种羡慕嫉妒恨。
谢灵运朋友圈
如此高调行事,负面影响是难免的,终于,各方 举报信纷至沓来,朝廷很生气,派人对谢灵运诫勉谈话, 没想到他干脆请了长期病假,离职回乡。
回乡后,谢灵运专职旅游,动不动就带几百人高 调出行,所到之处地动山摇,几乎成为当时一景。 在旅途中,谢灵运写山水诗的功力与日俱增,比如那首著名的《登池上楼》,被认为是他山水诗的代表作。
不作死,就不会死。
谢灵运回到家乡会稽后,一面醉心山水,一面经营家业。他家附近有个湖,他想把湖填了种水稻, 跟太守孟顫提,被当场拒绝,两人从此结下仇怨。
没过几天,谢灵运在会稽千秋亭跟朋友喝酒, 们喝多了,一时兴奋就脱光衣服,大呼小叫。很快 人报给官府,把他们带到衙门。
孟顫刚问了一句,灵运就说:“身自大呼,何关痴人事。”新仇旧恨涌 心头,孟髓立刻给朝廷上疏,说谢灵运在乡里横行霸;谢灵运第二天醒后,听说孟螟告自己谋反,害怕 了,赶忙启程进京申辩。
宋文帝知道他就是个狂妄之 徒,因为行为不检点、得罪人太多才被举报,谋反是不可能的,但怕他回去又跟太守闹事,就让他做了内史, 去江西临川上任。
可谢灵运不思皇恩浩荡,到临川后依然不理政务, 纵情山水,一年有半年都在外旅游,所以没过多久再 次受到弹劾。
恰逢宋文帝身染重病,朝廷日常工作由 彭城王刘义康主持。刘义康平日最讨厌谢灵运这种恃才傲物的人,一看他又被举报玩忽职守,立刻派人赶赴临川,带他回京协助调查。
这种情况,一般人也只能束手就 擒了,但谢灵运居然把朝廷派来的人打了一顿,还写了首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 忠义感君子。”以名臣张良和鲁仲连自比,将刘宋朝廷 比作暴秦。这还了得?刘义康闻讯勃然大怒,即刻派 兵抓捕谢灵运。
玩忽职守,屡教不改,抗旨不遵,殴打钦差,题 写反诗,随便哪条都够上死罪了,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刘义康坚决要求杀了谢灵运,可病榻上的宋文帝说, 谢灵运毕竟出身士族,祖上功勋卓著,他在社会上也 有很大的影响力,还是不要轻易杀。最后朝廷免了他 的死罪,将他流放广州。
公元 433 年,谢灵运被押往广州。事情到这里 本可画上句号,万万没想到,就在他即将到达广州 时,秦郡府破获了一起普通的抢劫案,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审讯中,有个叫赵钦的嫌犯为得到宽大处理, 主动交代:不久前,曾有人出钱让他买弓箭、刀枪等 武器,再网罗些勇士,在三江口劫囚车,解救谢灵运, 事成后有重金酬谢。但因没遇到押送谢灵运的车队, 计划没有实施,大家没钱了,只好拦路抢劫。
这个消 息彻底将谢灵运送上了断头台,宋文帝愤然下令在广 州将他就地正法。
宋文帝
谢灵运死前作绝命诗一首,“龚胜无余生,李业有 终尽……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一个本可在文学 领域有更大成就的诗人,就此结束了悲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