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敦造反被诛,为何王导一家没有被杀

王敦造反被诛,为何王导一家没有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慧说历史 访问量:3358 更新时间:2023/12/19 23:28:12

两晋南北朝无疑是士族和门阀是时代,东晋皇帝无疑就是一个牌位,东晋五大门阀:琅琊王、陈郡谢、龙亢桓、颍川庾、太原王。尤其是琅琊王氏可谓东晋第一门阀。这一脉的势力一直延续到唐代,所以所谓“王马共天下”,绝非是皇帝的谦虚之词,而是实话。

公元318年4月,晋愍帝被杀,41岁司马睿在江东各个士族,豪强,以及西晋旧臣的拥戴下正式登基为帝。就是晋元帝,改元太兴。江东王家为东晋的建立有着巨大的功勋。实际上原先在司马炎为帝的时候,王家已经崛起了,王澄为荆州都督,王敦为扬州刺史。是当时地方实力派。王氏家族的核心就是一直陪伴在司马睿身边的王导。王导性情敦厚,虽然有王马共天下之说,但王导却没有权臣的跋扈。司马睿也是明白人,处处尊重王导,君臣合作愉快。司马睿加封王导为荆州牧以至于王敦造反以后,晋元帝司马睿派人对王敦说:“你要是对本朝还有点感情,你就收兵吧。你要实在想当皇帝,就放我回老家,我保证退位让贤。”

王敦,字处仲,与王导是堂兄弟的关系。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晋惠帝在位的时候,王敦是左卫将军、任青、扬二州刺史。司马氏南渡之后,与堂弟王导一同辅佐晋元帝。在王敦造反的时候,王家所掌握的力量有三。一为王敦本人,坐镇荆州,分陕之重,三分之一的江山都在他手下。二是王敦之弟王彬,坐镇江州,也掌握着三分之一。第三是吴兴沈充。江东之豪,莫过周沈。扬州大半掌握在义兴周家和吴兴沈家手上,各自掌握着全国六分之一左右的实力。其中真正支持东晋朝廷的只有义兴周家这六分之一,吴兴沈家这六分之一也是支持王敦的。

当时的王敦担任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他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威胁。至于说王敦为何造反,原因很简单。王敦对东晋不满是因为弟弟王导在朝中失势开始的又加上个人野心膨胀想当皇帝。王敦始终认为,东晋的江山本来应该是他们王家的。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起兵于武昌造反,他还屯武昌,后又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在朝堂之上,有人斩杀在建康的王导。司马睿不同意。但王导也十分尴尬,虽说东晋衰弱,但也毕竟是国家正统,老王家再牛逼,也不能拿造反开玩笑,王导带着全族跪在宫门之外,叩首谢罪。司马睿也算明白人,没有追究。

王敦造反成功却不登基,就在于司马家还算有些人心,想想之前的董卓为何篡位不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敢登基,后来的桓家父子、这些人的实力都和王敦差不多,篡位都没有成功,就是在于时间太短,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既想要实惠,也想要脸,又当又立说的就是这种人。他们总想要两全其美的东西,既要下黑手,又要装白莲,结果往往顾此失彼,两头不落。

刘裕能够鹊起是因为侯景之乱,几乎把南渡的士族屠戮殆尽,首当其冲的就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两家在侯景之乱时几乎被灭了族但刘裕就不同了,既然要当皇帝,那就赶尽杀绝。当年司马代曹花费整整三代人。即使如此,司马家的名声也很臭了。王家崛起于就是江东局部,只有二十多年。此时篡位实在有些太早了。再就是王敦不是王导,各人能力差得太多,完全是凭门第取得的地位,骤取高位,手无尺寸之功,就想弑君自立,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了。

公元322年司马睿病重,司马睿死前还托孤给王导。王导与司马家越来越近,积极帮其稳定政局,与王敦周旋。司马睿驾崩时不过47岁。司马睿一死。王敦又反了,这次王导立即上表讨伐王敦。晋明帝司马绍文武兼资,果敢坚毅,见王敦造反,丝毫不惧,命大司徒王导为大都督。王导为了和王敦划清界线,公开宣称王敦已死,叛军是借王敦名义造反。真是老天不,王敦佑病重,王敦此时也铁了心要在死前当把皇帝,反正自己没儿子,也不怕灭三族。公元324年,王敦得知自己的大军败北,一时惊怒交加,摔于马下,过了没几天就去世了,时年59岁。叛乱平息,王敦被剖棺戮尸。但王敦的死并影响到王家地位。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王导

更多文章

  • 《世说新语》中的王导:乱世名臣,盛世能人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王导

    《世说新语》魏晋之世,社会动荡,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政权更迭频繁。这一时期,三国鼎立、曹魏代汉、司马代魏、东西晋继立相继发生。而终魏之祚,不过46年;西晋不过51年;东晋稍长,103年。其二是政局动荡不稳。除政权更迭原因外,统治者内部争权夺利也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政局的动荡。比如西晋后期的八王之乱,极

  • 爷们!高诗岩发布会力挺王晗:不知全场球迷为何嘘王导 球是球员打的

    历史人物编辑:818体育标签:王导

    3月29日消息,日前结束的CBA常规赛中,山东男篮坐镇主场以126-119击败南京同曦,山东队取得21胜17负锁定一个季后赛名额,同曦排在第14位要为季后赛奋力一搏。本场比赛之前,山东队MC介绍主教练王晗时遭到了全场球迷的嘘声伺候,对此,队长高诗岩在赛后发布会上也是力挺王晗,表示“球是球员打的,跟教

  • 王导没说要杀伯仁,伯仁为何因王导而死?王导与伯仁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王导

    伯仁之死告诉后人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做好事一定要留名!伯仁何许人也?他本名周顗(音“以”),伯仁是他的字,父亲乃是西晋开国大将周浚。从小,周顗就是村里最闪耀的那颗星,不论谁见了他,都会夸道:“这孩子真不赖,从小就如此谦虚清雅,长大那还了得?”晋元帝司马睿搬家去江东之后,高薪聘请周顗为军谘祭酒,并出任

  • 琅琊王氏是晋朝大族,东晋建立后王导一度被称作“江左夷吾”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王导

    琅琊王氏是一个历史上的超级望族。这一家族原本生活于琅琊郡这一特定行政区域内,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这一世族的奠基者是王吉,他由琅琊郡高虞(在今山东即墨市温泉镇西高虞村)徙家于琅琊郡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之后,王氏在此地繁衍生息长达400余年,遂以郡望为名

  • 庾亮为削弱大将的兵权引起苏峻的不安,便和祖约反叛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庾亮

    东晋初年,政局呈现出一片纷然乱态。匈奴和羯人的南侵迫使正朔朝廷只能拥有半壁江山,在北方,前赵刘曜与后赵石勒在互相角逐间时时觊觎着东晋这块肥肉,而偏居江南的东晋政权除奋力自保外更是别无他志。在以晋元帝司马睿为首脑,丞相王导率领下的东晋王朝逐渐完成了与当地士族大姓的接洽融合。然而作为一个渡江初来的草创帝

  • 庾亮并非不愿为官,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名士身份获得高位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庾亮

    庾亮是东晋王朝的外戚、权臣,也是士族——颍川庾氏的代表人物。庾氏家族是继王导、王敦为代表的王氏家族之后执掌东晋朝政的显贵士族。庾亮的身上体现了所谓“名士”或者东晋士族的许多特点,也可以由此解析庾亮早期不愿为官到大权独断的真正原因。背景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时代,这个时代推崇“名士文化

  • 庾亮:玉树沉埋的美男子,有抱负没能力差点葬送东晋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庾亮

    有副好皮囊,老天赏饭吃,庾亮凭借着俊美的外貌和外戚的身份一步步成为东晋的实际掌权者。然而身居高位的庾亮空有抱负,没有实才,迫不及待清除异己导致大失人心,不识军事引起内乱差点坑掉司马氏的皇位。“埋玉树于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庾亮真的担得起“名士”的美誉吗?一、亮美峻整,平步青云魏晋时代,儒家经学衰弱,

  • 武媚娘食物中毒,皇帝一怒之下把殷浩关进大牢,惨兮兮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殷浩

    袁天罡心仪皇后,这不有了个更大的瓜,他现在练的丹药不是长生不老药,而是摄魂丹,他还想控制住皇帝自己做皇帝,不得不说,你的心真大啊,这点心机还想当皇帝,皇帝李治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酒宴,其间武媚娘以及王后娘娘等人吃下,殷浩送来的糕点忽然腹痛不止,李治见状迅速命人将殷浩带了回来,淑妃娘娘待殷浩师徒回来,当场

  • 殷浩北伐失败,配合他出镇寿春的谢尚却大有收获,成为桓温的障碍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殷浩

    谢尚,字仁祖,才智超群,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于书法,擅长清谈,为人风流,有“镇西妖冶故”之说。很小的时候,谢尚就处处显示出与常人不一样。他七岁那年,兄长去世了,他所表现出的哀恸之情远远地超出礼法,众人引以为奇。八岁时,谢鲲带他出席一些宴会,有客人看他少大老成,举止得体,称赞说:“这小朋友可真是座中的

  • 桓温请求讨伐西蜀,桓温为何说殷浩坏话?殷浩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殷浩

    346年,东晋的大将桓温镇守荆州,管理着长江中上游的军事。这时候,在西蜀一带,存在着李势的蜀汉政权,北方存在着许多少数民族的政权。桓温认为这些势力的存在对东晋是一个威胁,再说,自己长期当军事首领,手中握有兵权,不用显得自己无能,便经常和自己的部下商量北伐的事情。一次,江夏相袁乔对桓温说:“胡人(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