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寿《三国志》所表的十位谋主,刘备手下只有一位,但不是诸葛亮

陈寿《三国志》所表的十位谋主,刘备手下只有一位,但不是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欣悦 访问量:1936 更新时间:2024/1/14 21:57:26

谋主就是出谋划策的主要人物。它的出处有《左传》、《三国志》、《后汉书》等古籍,其基本含义从古文内容“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来看,谋主与“统军事”及“为将率”是有明显区别的。从陈寿及襄阳记明确所称的诸位谋主来看,谋主显然事关政治、军事、战略、治民等诸方面,可以认为是综合掌权之重臣。《资治通鉴》等典籍对谋主也都有较多的评论。

也有当代史学家,把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隋朝的高颎、唐朝的房玄龄、宋朝的赵普、元朝的耶律楚材、明朝的刘基和清朝的范文程等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视为谋主。

那么陈寿的《三国志》中所述的十位谋主都有谁呢?(排名不分先后,无关能力强弱)

1、田丰(袁绍)

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都说田丰是神预言啊!但那都是田丰通过各种信息分析后得出的结果而已。

2、荀谌(袁绍)

荀彧之兄(一说荀彧之弟),荀绲之子,颍川人。曾任军阀袁绍的幕僚。有据可查的功绩就是帮袁绍和平接管了整个冀州,这本事也是逆天了,不费一兵一走就取走了最富庶的冀州。

公元200年,袁绍以荀谌为谋主参加官渡之战。

3、许攸(前期袁绍、后期曹操)

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出自《三国志》——《袁绍传》载曰:“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

4、荀攸(曹操)

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还是这个帅点)

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

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路上去世。荀攸前后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

出自《三国志》——《荀攸传》载曰:“是时荀攸常为谋主。”

5、司马懿父子(曹操)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这货是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人,三国归晋,谋划一生,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出自《三国志》——《孙皓传》载裴注引《襄阳记》曰:“司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民心归之,亦已久矣。”

6、张昭(孙吴)

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

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谥号“文”。

7、张纮(孙吴)

东汉末年文学家、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来,张纮被派遣至许都,任命侍御史。但孙权继位时张纮又返回了江东,任长史之职。张纮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纮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8、秦松(孙吴)

侍奉孙策、孙权的谋士,孙策时期为谋主,在赤壁之战中和张昭等人均为主降派,早卒。

9、陈端(孙吴)

《三国志·张纮传》:初,纮同郡秦松字文表,陈端字子正,并与纮见待于孙策,参与谋谟。各早卒。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吴景等欲先击破虎等,乃至会稽。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扬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

10、法正(刘备)

东汉末年谋士。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

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哭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

《诸葛亮传》载曰:“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法正传》载曰:“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

可见,诸葛亮并不是刘备眼中的谋主,在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节选一段——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裴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可见法正在蜀汉的地位如何,可惜早死。

其实,在三国中,还有一人可谓之谋主,这人就是贾诩了。

《三国志》——《贾诩传》载贾诩言曰:“绣无谋主,亦原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

还有一人应该也是谋主,这人就是郭嘉,可惜《三国志》中并未提及;

用曹操对郭嘉的评价来总结这位天纵英才的功绩吧:

“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

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

更多内容,请关注黑白历史(微信公众ID:heibails)

标签: 陈寿

更多文章

  • 三国中赵云真是“吕布之后第一猛将”?我们都错了,陈寿说出实情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陈寿

    《三国演义》中,除了刻画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国主公的形象外,还刻画了智绝孔明和义绝关云长等形象。但纵观三国演义中常山赵子龙的形象无疑是诸葛亮之后最完美的形象,没有关羽“骄傲”的性格,也没有张飞“无脑”的行为,而且还有“吕布之后三国第一猛将”,简直就是诸葛亮之后三国里最完美的武将。但陈寿《三国志》(正

  • 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为何不敢说实话?尊曹贬刘是谁的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陈寿

    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摁着你的手指头,非要让你给他写两句好话,你是写还是不写?一般人来说,应该就写了,可是作为一名史官,那是绝对不能写的。因为史官的职责那就是要公正客观,不带个人感情在里面。不过如果有人那把刀架在你脖子上的时候,就算你是史官他爸爸,也一定得写几句人家的好话了吧?当然了这一次的交易并不简

  • 陈寿评诸葛亮之败:蜀汉无“城父、韩信”之辈,这说法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陈寿

    诸葛亮六出祁山,结局以失败告终,可谓壮志未酬!陈寿评此事,给出这样一句话:“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有兼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前半句是说诸葛亮和管仲、萧何一样,善于理政,不善于用兵,确不像两人那样,有自知之明

  • 《大染坊》幕后:陈寿亭原定张丰毅,侯勇NG次数最多,直言没自信

    历史人物编辑:花影孤自怜标签:陈寿

    《大染坊》筹拍时,陈寿亭一角本来导演王文杰属意一个男演员:张丰毅。当时张丰毅在影视圈已经颇有名气,而且演技也不错,可以说如果选用他的话,剧的流量和演技都能得到保证了。但是张丰毅看了剧本以后拒绝了,他觉得自己长相有点老成了,要从十八岁开始演起,太嫩了外形不合适。结果见第一面,王文杰就把侯勇给定下来了。

  • 从乞丐到商界奇才,《大染坊》陈寿亭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新波美食记标签:陈寿

    文:青柠图:网络电视剧《大染坊》是印染界奇才陈六子的人生传奇,但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并不是生下来就拥有过人的智商和财富,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和筹谋,才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讨饭为生的小乞丐,到有社会责任感的民族工业者,如此巨大的人生变化,实在让人暗暗称奇。大字不识一个的陈六子到底经历了什么?他身上

  • 同样的称帝,陈寿为何只记录刘备的告天文,却不记录曹丕的?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陈寿

    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称帝前,陈寿记载了两段群臣《劝进表》,然后一段刘备即位时的《告天文》;也就是说,陈寿用三段文书,阐述了刘备称帝的“合法性”。至于在《文帝纪》中,陈寿却惜墨如金,只留存了一篇由汉御史大夫张音送达的《禅让册文》(汉献帝刘禅宣布让出帝位给曹丕),然后就是曹丕接受禅让的故事。而在

  • 张郃单挑赵云马超和张飞三大猛将,为何回合数不同?陈寿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陈寿

    张郃单挑赵云马超和张飞三大猛将,为何回合数不同?陈寿一语道破!《三国志》作者陈寿点评张郃: “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演义中的张郃确实如此:圆滑,该放水时就放水,该偷懒的时候就偷懒,但是一旦自己处于险境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却令人刮目相看,不妨来看几个例子:一、穰山之战此战张郃三十余回合

  • 陶渊明的名句,王羲之的名句,陈寿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陈寿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陶渊明,王羲之,陈寿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2、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

  • 正史中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司马懿陈寿给出了很客观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剧透历史V标签:陈寿

    三国演义是后人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现如今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几乎是每人都读过的一本著作。在小说中,作者罗贯中是捧刘贬曹的,小说中的蜀汉被罗贯中认为是汉室的正统继承人。现如今看来,汉室在当时已经岌岌可危了,没有曹操保护,汉室恐怕早就灭亡了。小说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人就是诸葛亮了,在

  • 诸葛亮统兵的能力,是否真的“非其所长”,陈寿的评价是否恰当?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陈寿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以其智近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说。《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形象的描绘更是让民间将诸葛亮视为智慧的化身,然而许多人却抱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诸葛亮的统兵能力并非其所长。陈寿在写《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时候,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就很有争议。陈寿认为诸葛亮连年用兵没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