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乞丐到商界奇才,《大染坊》陈寿亭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从乞丐到商界奇才,《大染坊》陈寿亭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新波美食记 访问量:499 更新时间:2024/1/15 0:31:38

:青柠

图:网络

电视剧《大染坊》是印染界奇才陈六子的人生传奇,但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并不是生下来就拥有过人的智商财富,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和筹谋,才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讨饭为生的小乞丐,到有社会责任感的民族工业者,如此巨大的人生变化,实在让人暗暗称奇。大字不识一个的陈六子到底经历了什么?他身上又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知恩图报,手脚勤快

陈六子身上有一个最为人称道的优点,那就是知恩图报,不会忘恩负义。

当年他在街上讨饭的时候,经去挑门帘的锁子叔那里找吃的。后来他发达了,就把锁子叔当成亲爹一样给供起来,不但逢年过节送吃的喝的,还雇了房东媳妇给锁子叔夫妻俩做饭洗衣。

光是人品好,还不足以让他接手周家的生意,周掌柜后来之所以把生意上的事全交给陈寿亭打理,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寿亭自己手脚勤快。认了周掌柜当干爹,就真心实意地为他考虑,不但认认真真跟着师傅学手艺,还出门到处罗生意。

由于他嘴甜,又愿意出力,周家的生意才一天天好了起来。

这样一个聪明伶俐,手脚勤快的伙计,不管在哪里打工,都能赢得老板的信任,做出一番成绩。

2.聪明好学,知人善任

陈寿亭从小就没了爹娘,所以他没有机会进学堂正经学习。但没机会进学堂,不等于他就没有机会学习。街上说书的那里,就成了陈寿亭经常光顾的地方。

讨饭的那段艰苦岁月,陈寿亭会饿着肚子去那里听书,一坐就是一上午。被周掌柜收养后,他更是没有停止学习,不但自己去,还带着柱子和秀芹一起去。

正是由于他从说书的那里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后来辞退贪得无厌的刘师傅时,他才能下手毫不犹豫。用一句“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就说服了为人心慈手软的周掌柜。

不但聪明好学,陈寿亭在用人上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

到了周家后,寿亭跟柱子之间关系处理得像亲兄弟,但柱子的业务能力和自己没法比,陈寿亭也看在眼里。所以决定要跟卢家驹一起去青岛开染厂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叮嘱柱子以后做事要老老实实的,千万不要跟自己学习。

到了青岛发展后,他身边用的那几个人,也基本都是人尽其才,一个都没有浪费。

3.做事适可而止,不赶尽杀绝

陈寿亭在青岛做生意时,刚开始跟孙明祖有竞争关系。

为了整垮他,孙明祖曾指使人对卢家驹使了一出美人计。结果被陈寿亭将计就计,差点把孙明祖手里染好的布全赔进去。

当时孙明祖吓得不轻,还以为自己好不容易创立的元亨染厂,要折在自己手里。没想到陈寿亭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在孙明祖束手无策的时候,派了几个伙计过去帮他把掉色的布又重新染了回来。

因为陈寿亭手下留情,这件事情过后,他和孙明祖之间的关系不但不再对立,反而越来越亲密。战乱期间两人互相帮衬,解决了很多难题。

老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如果当初他赶尽杀绝,就算能把孙明祖的染厂折腾到倒闭,他自己必然也会被掉层皮。

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做事懂得适可而止,不把别人逼上绝路,其实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这比一味争强斗狠不知要高明多少。

4.聪慧狡黠,处理问题懂得迂回

刘师傅染布的手艺确实好,但他人品有问题。在那个普通人家都吃窝窝头的年代,他顿顿要求吃白面馍,碰到初一十五,还要另外加两个菜。

陈寿亭知道他之所以这么横,就是仗着自己有一把染布的好手艺,所以跟了刘师傅后,就想让他把染布的手艺教给自己。

可这些话如果直接说给刘师傅听,刘师傅肯定不会同意。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陈寿亭采用了迂回的战术,先是给刘师傅洗脚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接着就是哄他外面有好看的娘们,用好话怂恿他出去。

柱子人太老实,陈寿亭自然就成了那个帮他出力的。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不久刘师傅染布时那点小窍门,就全被他给学会了。

5.专业技能过硬,不会被人三言两语就给糊弄过去

除了上面这几点,专业技能过硬,也是陈寿亭后来能称霸印染界的主要原因。

当初周掌柜也开染厂,但技术上的事他一窍不通,因此很多事都得倚仗手下的伙计。刘师傅正是明白这一点,才敢狮子大开口,把八十斤小米提高到一百斤,还顿顿要求吃白面馍。

訾家父子俩自己开染厂之所以倒闭,也是因为对染布这一块是个外行,看不出来布匹有质量问题,才被陈寿亭联合其他人给摆了一道。

陈寿亭深知干实业的命脉在哪里,所以他精通各道印染工艺,最大程度控制生产成本,给染厂节约了一大笔。

正是因为他懂别人所不能,所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以至于后来他所开办的染厂,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大染坊》里有句经典台词: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语教,三等人用棍棒教。

学到东西后,又能采用一种迂回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做事有底线,虽然在商场上免不了争强斗狠,却又给对方留了一丝地。

这样一个脾气暴躁、心底善良,能力出众又重情重义的人,身上的优点当真值得我们学习。

标签: 陈寿

更多文章

  • 同样的称帝,陈寿为何只记录刘备的告天文,却不记录曹丕的?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陈寿

    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刘备称帝前,陈寿记载了两段群臣《劝进表》,然后一段刘备即位时的《告天文》;也就是说,陈寿用三段文书,阐述了刘备称帝的“合法性”。至于在《文帝纪》中,陈寿却惜墨如金,只留存了一篇由汉御史大夫张音送达的《禅让册文》(汉献帝刘禅宣布让出帝位给曹丕),然后就是曹丕接受禅让的故事。而在

  • 张郃单挑赵云马超和张飞三大猛将,为何回合数不同?陈寿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陈寿

    张郃单挑赵云马超和张飞三大猛将,为何回合数不同?陈寿一语道破!《三国志》作者陈寿点评张郃: “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演义中的张郃确实如此:圆滑,该放水时就放水,该偷懒的时候就偷懒,但是一旦自己处于险境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却令人刮目相看,不妨来看几个例子:一、穰山之战此战张郃三十余回合

  • 陶渊明的名句,王羲之的名句,陈寿的名句,全是经典,值得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陈寿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陶渊明,王羲之,陈寿的名句,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一、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2、夜无明月花独舞,腹有诗

  • 正史中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司马懿陈寿给出了很客观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剧透历史V标签:陈寿

    三国演义是后人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现如今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几乎是每人都读过的一本著作。在小说中,作者罗贯中是捧刘贬曹的,小说中的蜀汉被罗贯中认为是汉室的正统继承人。现如今看来,汉室在当时已经岌岌可危了,没有曹操保护,汉室恐怕早就灭亡了。小说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人就是诸葛亮了,在

  • 诸葛亮统兵的能力,是否真的“非其所长”,陈寿的评价是否恰当?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陈寿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以其智近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说。《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形象的描绘更是让民间将诸葛亮视为智慧的化身,然而许多人却抱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诸葛亮的统兵能力并非其所长。陈寿在写《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时候,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就很有争议。陈寿认为诸葛亮连年用兵没有成

  • 陈寿作为有名的史学家,他的《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陈寿

    相反的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极高也是最为中肯的,一句“管萧之亚匹矣”就可以看出陈寿对诸葛亮是何等的推崇,把他比作春秋之管仲,西汉之萧何。而管仲萧何又是何等人,诸葛亮等于此二人相提并论,也说明了陈寿对他的能力人品都是肯定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一段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

  • 《大染坊》:陈寿亭之所以成为商业奇才,是因为有这三个贵人相助

    历史人物编辑:康微科技标签:陈寿

    陈寿亭从一个乞丐,成为印染界的佼佼者,有人说他的人生就是一部神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陈寿亭的成功离不开贵人相助。今天我们聊一聊对陈寿亭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三个贵人。人生启蒙老师:说书人。陈寿亭没上过学,不识字,但不识字不等于没文化。陈寿亭的为人处世和商业思维都受说书人的影响。说书人总结朱元璋先为

  • 罗贯中黑他,陈寿赞他,孙权若听其计,天下二分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陈寿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周瑜描写成了一个妒忌狂,谁比他聪明他就要干掉谁,诸葛亮帮他借来了东风,他不但不感激反而派人去追杀,最终被诸葛亮气死,空留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然而在三国志中,陈寿却不吝对周瑜的赞美之词,说他“性度恢廊”、“英隽异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可见对周瑜的欣赏。陈寿作为史官,又

  • 关羽何等勇猛,陈寿都评价关羽,和张飞一起万人不敌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陈寿

    首先,只要他们是有才华的人,他们就会到处受欢迎。我一直认为,要分析一个人,必须考虑当时的背景,从他的实际表现中找出隐藏的信息。首先,关羽喜欢读书,而且很清楚。明明写的是《左传》。在东汉末年,读书和识字已经是非同寻常的了。建国初期,新中国的文盲率是80%,更不用说1900年的东汉末年了。关二爷现在的文

  • 正史中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司马懿陈寿给出了客观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陈寿

    正史中的诸葛亮到底有多厉害?司马懿陈寿给出了客观评价三国演义大家一定丢看过吧,这可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了,但是我们知道,这本书里,作者更加倾向于刘备,比较讽刺曹操的。但是,现在我们可能会觉得曹操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因为没有曹操的话,可能早就没有汉室了。但是整本书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诸葛亮了,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