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寿与诸葛亮有恩怨,因此在三国志中贬低诸葛亮?

陈寿与诸葛亮有恩怨,因此在三国志中贬低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花史界 访问量:709 更新时间:2024/1/2 14:53:13

《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它最早在《魏书》、《蜀书》、《吴书》三书中分别流传。北宋时,三书合璧,最终成为《三国志》。然而,在这部史书中,陈寿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治世能力,而他对其军事能力的评价则颠覆了传统的认识,认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非常一般的。

客观地说,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算是中肯的,陈寿的评价更有针对性。但是,诸葛亮的军事成就并不高。诸葛亮不敢用太多的兵力,五次出了祁山,就失去了军队。诸葛亮的政治能力不应该有争议。然而,关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历来争议颇多。首先,人们对诸葛亮历史形象的认识应该是二十四史前三部的《三国志》。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评价如下: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在《诸葛亮传》、《蜀书》、《三国志》中,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可谓“有特色”。首先,陈寿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政治能力,但另一方面,他强调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是很好。诸葛亮是个厉害人物,陈寿对他的批评会引起很大争议,尤其是怀疑陈寿和诸葛亮有私怨。这给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增添了不少争议。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并不高,《晋书》中对陈寿的评价也是如此。而且,比《三国志》的评价还要差。是关于陈寿的性格。据《晋书》记载,陈寿曾有过“索米立传”的事,即陈寿向魏朝的丁仪、丁暠的儿子要米,但小丁没有给,所以陈寿没有给他们作传。

此外,陈寿也不同意诸葛亮父子的意见。陈寿的父亲是马谡邀请入伍的。因为诸葛亮对马谡街亭的失职进行了惩罚,所以陈寿的父亲剃了头发,这在古人眼中是非常丢人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看不起陈寿,所以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及所附诸葛亮传记中贬低诸葛亮父子。

陈寿后来评论诸葛亮。司马懿是晋朝皇帝,这是可以理解的。上半部分对诸葛亮个人能力的评价,在《晋书陈寿传》中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陈寿撰《三国志》时,西晋时司马炎当政。晚年,诸葛亮的主要对手是司马懿。轻视诸葛亮就是抬高司马懿。这是正确的选择。

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后,陈寿的父亲也受到了牵连,被连坐受髡刑。所谓的髡刑正在刮胡子。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髡刑是一种重罪,是古代有耻感时的一种耻辱。如果现在放在一边,这种惩罚就不算什么了。陈寿对诸葛亮说这话的时候,当时人们以为是复仇。

陈寿生于蜀汉,但他在当官后遇到了黄皓。正派的陈寿从来没有投入使用过。除了不被重用外,还有人认为蜀汉有人品问题。陈寿的父亲去世后,他仍在哀悼中。陈寿用侍女服侍自己,被一个客人抓住了。在崇尚孝道的时代,当他的父母去世时,不哭三遍他们不好意思说自己很孝顺。

陈寿这样做了,他被戴上了一顶个性可疑的帽子。刘禅投降前,陈寿再也没有被重用过。直到张华的非正式升迁,陈寿才崭露头角。所以,陈寿不太喜欢蜀汉。陈寿高度评价诸葛亮的治国能力。在《诸葛亮传》结尾的评论中,陈寿还花了大量笔墨评价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陈寿是评价诸葛亮军事能力的另一种方法。陈寿认为诸葛亮的“奇谋”、“将略”不是他的长处。这种观点是因为诸葛亮功劳不大。赤壁战争中,诸葛亮打酱油;汉中战争中,诸葛亮负责后勤;后五次北伐没有达到雍、凉分离的战略目标。从结果来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似乎没有问题。

标签: 陈寿

更多文章

  • 陈寿《三国志》贬低诸葛亮,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陈寿

    豫荐你|文【全文1059字,图片5张】陈寿《三国志》贬低诸葛亮,是因为杀父之仇?这个锅诸葛亮不背《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文献,没有之一。有人在看《三国志》时,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晋书陈寿传》中更是直言陈寿和诸葛亮有杀父之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陈寿其人陈寿的师父是谯周,就是那个怂恿刘禅投

  • 浅析《三国志》作者陈寿深沉的故国情怀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陈寿

    读《三国志》,虽说作者陈寿尊奉曹魏为正统,其实,出身于蜀汉的陈寿,在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故国情怀。1·一般主流观点认为,陈寿在晋朝为官,晋承魏祚,所以全书只有魏书有本纪,而蜀书、吴书之刘备、孙权皆冠以列传。然而魏、蜀、吴各自成书,互不统属,地位相同,可谓用心良苦。陈寿亡国羁旅,孤危一身,入朝为官,虽

  • 陈寿在三国志中贬低蜀汉官员?理解错误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陈寿

    陈寿对诸葛亮是明捧暗黑,如果一上来就说诸葛亮的不对,所以陈寿写的东西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最低水平,陈寿显然高级黑,首先赞美你一顿炒作,然后拉活一点,陈寿说,你不能,所以很容易混淆是非,陈寿主要玩这个蜀汉的手段也不是一次两次。例如,刘备的其实不是,如果从资本开始到最后跑的成绩输给了曹操。刘备甚至比曹操,刘

  • 《大柒坊》:陈寿亭的爱情观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的约定标签:陈寿

    《大染坊》应该算是一部商战片。男主陈寿亭从一个差点儿被冻死的小叫花子,成长为当年山东印染界的商业精英,其中在商海中的波澜起伏,斗智斗勇可谓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陈寿亭说到自己的媳妇彩芹,很是自豪:我们那叫自由恋爱。陈寿亭的媳妇儿叫彩芹。当年就是彩芹她爹周掌柜的救了这个叫陈六子的小叫花子,并给他起了个大

  • 众说纷纭的“陈寿仇蜀说“,陈寿有没有抹煞诸葛亮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陈寿

    司马彪在《九州春秋》诋毁"三顾茅庐",《战略》又型塑诸葛亮成好为权术之人。在《九州春秋》一书中,还有负面叙述孔融与诋毁孙吴君臣关系两点,都反映其解读三国史的立场。后者可见陈寿、司马彪叙述孙权、鲁肃面对曹操南征压迫一事时的君臣互动实况差异,《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会(孙)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

  • 失街亭,陈寿父亲受牵连,陈寿有意在《三国志》中贬损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陈寿

    陈寿所著《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是公认的水平和价值都比较高的一本文书。在所有的史书中,也只有《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记载是最为详细的。然而一直以来,有人认为陈寿对诸葛家怀有私怨,在文书中故意贬损诸葛亮。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陈寿故意贬低诸葛亮,因为陈家和诸葛家有一段历史渊源:陈寿的父亲当年是马谡的参谋,

  • 除了写《三国志》的陈寿,这些史学家也对三国历史流传贡献巨大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陈寿

    景耀六年(263),随着蜀汉政权的灭亡,此前效力于蜀汉的大臣们也纷纷摇身一变,进入了曹魏、西晋的朝堂。在众多改换门庭的大臣中,此前担任观阁令史的陈寿十分值得注意,因为史学天赋出众、文笔极佳的他即将在搜集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史料的基础上完成大名鼎鼎的《三国志》。作为了解汉末三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三国志

  • 周顗:东晋名人,死于能力不足,典故名流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周顗

    西晋的局势糜烂,起源于八王之乱。这段晋朝王爷之间的内斗,让国家陷入混乱之中。偌大的西晋,到了最后只剩下东晋一片小小的地方。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晋朝廷似乎是习惯不能忘,依旧热衷于内斗之中。司马睿为了对抗南方门阀与军阀,积极联系南下士人,企图建立自己的势力,可以和新兴门阀们扳一扳手腕。但是,王敦为了

  • 北府战神,赫赫声名-刘牢之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刘牢之

    如果说谢玄是北府兵的缔造者,在京口练兵组建了这支精锐部队,并且带领他们击退了前秦的进攻,那刘牢之就是这只军队的实际带领者,无论是破秦先锋,还是奇袭洛涧,都是刘牢之带队,可以说和谢玄相比,这位同样声明在外的将军,差的只是一个当宰相的叔叔罢了,后来谢玄去世,刘牢之带领北府兵继续为东晋效力,镇压叛乱,对抗

  • 才女谢道韫:写得了诗,杀得了贼,却嫁给了王凝之这个蠢丈夫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谢道韫

    古代向来对女子压迫颇深,有奋起反抗的例如秦良玉之流;也有扶摇直上,挤走大老婆,干掉老公,升职加薪的武则天这样的神人;只是更多的却是像谢这样的,满腹诗书,一腔才情,却因身份地位,家族的束缚,终其一生捆绑在了男人身边,动弹不得。年幼时,惊才绝艳,咏絮才名,冠京城。说起谢道韫,人们可能对他了解很少,但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