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浅析《三国志》作者陈寿深沉的故国情怀

浅析《三国志》作者陈寿深沉的故国情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楠者电影解说 访问量:1254 更新时间:2024/1/21 23:38:11

读《三国志》,虽说作者陈寿尊奉曹魏为正统,其实,出身于蜀汉的陈寿,在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故国情怀。

1·一般主流观点认为,陈寿在晋朝为官,晋承魏祚,所以全书只有魏书有本纪,而蜀书、吴书之刘备、孙权皆冠以列传。然而魏、蜀、吴各自成书,互不统属,地位相同,可谓用心良苦。陈寿亡国羁旅,孤危一身,入朝为官,虽说全书对于曹氏、司马氏多有回护、溢美之词,其实,寄人蓠下,亦是无可奈何之事。

2·且看蜀书,对于先主刘备的评论:“弘毅宽厚,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评价之高,比美魏武帝曹操,而吴大帝孙权则难于企及。

3·评论诸葛亮:“……然亮才,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矣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

历来论者每以陈寿贬损诸葛亮“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其实纵观全书,人臣唯诸葛亮、陆逊二人获此殊荣单独立传。陈寿称: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可谓推崇备至。而比侔管、萧,管仲首霸春秋,光照千古:萧何功冠群臣,声施后世。二人才略,功业,堪称一代名臣,论功比美,诸葛亮其实还差强人意。而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证明陈寿评论客观公正。假使诸葛亮如韩信那样征伐四克,所向无敌,自然不会“功业陵迟,大义不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诸葛亮传,陈寿对于诸葛亮除实事求是外,多有溢美之词,仰慕之情。目看一样单独立传的陆逊,评价却是简单笼统。

4·陈寿评论关羽、张飞:“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并有国士之风”。纵观《三国志》全书,并获虎臣、国士此殊荣唯关羽、张飞两人而己。而曹营众将夏候惇、夏候渊、曹仁曹洪等等,仅用“并以亲旧腑肺,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五子良将之张辽、徐晃大名鼎鼎,无虎臣、国士之荣名,又未作任何评价。而以毅重、骁果、巧变评价于禁乐进张郃,可谓简单粗暴。

5·记载定军山黄忠斩杀夏候渊:“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忠摧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众,一战斩渊。”对于黄忠可谓情有独钟,而描写催锋斩将,可谓绘声绘色。

6·另外评价姜维:“粗有文武,志在功名。而玩众黜旅,明断不,终致损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然可屡扰乎哉 ”

以上评价,有责备姜维之意。然于到传里面,连篇累牍叙述姜维事迹,例如襄武斩杀徐质、洮西大破王经,又在篇未附上卻正的评论,在《三国志》全书可说绝无仅有。卻正之论明显是赞美姜维,称为一时之仪表。并说凡人之谈,誉成毁败,故不可以成败论英雄。

总结陈寿对蜀汉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姜维六人的评价,字里行间,依稀可见作者良苦之用心及其深沉的故国情怀。可说身在晋廷心在汉,不忘故国。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陈寿

更多文章

  • 陈寿在三国志中贬低蜀汉官员?理解错误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陈寿

    陈寿对诸葛亮是明捧暗黑,如果一上来就说诸葛亮的不对,所以陈寿写的东西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最低水平,陈寿显然高级黑,首先赞美你一顿炒作,然后拉活一点,陈寿说,你不能,所以很容易混淆是非,陈寿主要玩这个蜀汉的手段也不是一次两次。例如,刘备的其实不是,如果从资本开始到最后跑的成绩输给了曹操。刘备甚至比曹操,刘

  • 《大柒坊》:陈寿亭的爱情观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的约定标签:陈寿

    《大染坊》应该算是一部商战片。男主陈寿亭从一个差点儿被冻死的小叫花子,成长为当年山东印染界的商业精英,其中在商海中的波澜起伏,斗智斗勇可谓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陈寿亭说到自己的媳妇彩芹,很是自豪:我们那叫自由恋爱。陈寿亭的媳妇儿叫彩芹。当年就是彩芹她爹周掌柜的救了这个叫陈六子的小叫花子,并给他起了个大

  • 众说纷纭的“陈寿仇蜀说“,陈寿有没有抹煞诸葛亮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陈寿

    司马彪在《九州春秋》诋毁"三顾茅庐",《战略》又型塑诸葛亮成好为权术之人。在《九州春秋》一书中,还有负面叙述孔融与诋毁孙吴君臣关系两点,都反映其解读三国史的立场。后者可见陈寿、司马彪叙述孙权、鲁肃面对曹操南征压迫一事时的君臣互动实况差异,《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会(孙)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

  • 失街亭,陈寿父亲受牵连,陈寿有意在《三国志》中贬损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陈寿

    陈寿所著《三国志》作为“前四史”之一,是公认的水平和价值都比较高的一本文书。在所有的史书中,也只有《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记载是最为详细的。然而一直以来,有人认为陈寿对诸葛家怀有私怨,在文书中故意贬损诸葛亮。为什么会有人认为陈寿故意贬低诸葛亮,因为陈家和诸葛家有一段历史渊源:陈寿的父亲当年是马谡的参谋,

  • 除了写《三国志》的陈寿,这些史学家也对三国历史流传贡献巨大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陈寿

    景耀六年(263),随着蜀汉政权的灭亡,此前效力于蜀汉的大臣们也纷纷摇身一变,进入了曹魏、西晋的朝堂。在众多改换门庭的大臣中,此前担任观阁令史的陈寿十分值得注意,因为史学天赋出众、文笔极佳的他即将在搜集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史料的基础上完成大名鼎鼎的《三国志》。作为了解汉末三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三国志

  • 周顗:东晋名人,死于能力不足,典故名流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周顗

    西晋的局势糜烂,起源于八王之乱。这段晋朝王爷之间的内斗,让国家陷入混乱之中。偌大的西晋,到了最后只剩下东晋一片小小的地方。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东晋朝廷似乎是习惯不能忘,依旧热衷于内斗之中。司马睿为了对抗南方门阀与军阀,积极联系南下士人,企图建立自己的势力,可以和新兴门阀们扳一扳手腕。但是,王敦为了

  • 北府战神,赫赫声名-刘牢之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刘牢之

    如果说谢玄是北府兵的缔造者,在京口练兵组建了这支精锐部队,并且带领他们击退了前秦的进攻,那刘牢之就是这只军队的实际带领者,无论是破秦先锋,还是奇袭洛涧,都是刘牢之带队,可以说和谢玄相比,这位同样声明在外的将军,差的只是一个当宰相的叔叔罢了,后来谢玄去世,刘牢之带领北府兵继续为东晋效力,镇压叛乱,对抗

  • 才女谢道韫:写得了诗,杀得了贼,却嫁给了王凝之这个蠢丈夫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谢道韫

    古代向来对女子压迫颇深,有奋起反抗的例如秦良玉之流;也有扶摇直上,挤走大老婆,干掉老公,升职加薪的武则天这样的神人;只是更多的却是像谢这样的,满腹诗书,一腔才情,却因身份地位,家族的束缚,终其一生捆绑在了男人身边,动弹不得。年幼时,惊才绝艳,咏絮才名,冠京城。说起谢道韫,人们可能对他了解很少,但是如

  • 古代顶级才女谢道韫嫁入豪门丈夫却是个怂男最终孤独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凡科技料标签:谢道韫

    古代中国历史上,留名青史的女人不少,褒姒、妲己、西施、貂蝉、杨贵妃等等。这些女人都用美貌把其他人碾压到历史的尘埃里。唯一一个丑女“东施”,也是因为模仿西施皱眉,衬托西施的美貌才留名。从这点可以看出,古今男人的审美标准都有惊人的相似性,都是外貌协会,不允许丑女跳出来吓人。当然真正能以才华横行于史册的女

  • 才女谢道韫使出洪荒之力,与五斗米教起义大军肉搏,场面惊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谢道韫

    文:不言谢道韫,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一位因咏絮词而为人盛赞的才女。谢道韫的父亲安西将军谢奕英年早逝,谢道韫与弟弟由叔叔谢安抚养长大。(“咏絮”的故事就发生谢道韫寄居谢安府里之时。)待谢道韫成年后,谢安将其嫁给了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陈郡谢家满门才俊,琅琊王家声名显赫,按理说,这门当户对的姻缘堪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