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挟私报复诸葛亮、索米作佳传,如何看待陈寿的各种黑点?

挟私报复诸葛亮、索米作佳传,如何看待陈寿的各种黑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茶小姐说历史 访问量:323 更新时间:2024/4/1 2:30:58

陈寿是三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原先是蜀汉人,蜀汉灭亡后仕晋,写下了《三国志》。《三国志》是了解、研究三国时期的重要史料,是《二十四史》的头四史,拥有很高的评价以及史料价值。然而陈寿这个人物本身却有相当多的污点,至少是在史料记载当中。比如挟私报复诸葛亮父子、索米为佳传、居丧时期用婢女、和旧友李骧互相攻讦等等。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陈寿身上的黑点。

陈寿在道德上的黑点

抛开修史的态度问题,纯粹的道德的层面上,陈寿就有两个黑点,在当时也影响到了他的名誉和仕途。首先是在居丧期间使用婢女。陈寿的父亲去世,按照古代的丧礼,陈寿作为儿子需要三年的居丧时期。这既是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同时也成为古代社会主流的一种道德标准,三年居丧甚于礼法可以收获社会的褒扬,反之则会受到社会的批评。

陈寿在居丧时期生病,令家中婢女为自己服药。有客人到陈寿家中,刚好看到这个情况,把这件事传播出去。这个做法显然不符合传统的丧礼,陈寿也因此受到当时人的讥讽。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人的名望与他的仕财是息息相关的。名望高者平步青云;名望低者入仕无门。因为陈寿在居丧时期的表现,导致他被禁锢多年,后因西晋重臣张华的拔擢才重新入仕。

另外一个黑点是陈寿与旧友李骧的关系破裂。李骧与陈寿一样,都是蜀中名士。名士与名士之间有相互交游的习惯,李骧与陈寿在开始的时候关系也很亲密。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二人关系破裂,转为相互构陷、攻击。在当时名士取得名望的一个途径就是宽容大度,曹操的曾祖父曹节就是通过这个途径。陈寿和李骧两个人如此失态,这也是他们受到非议的一个原因。

挟私报复诸葛亮父子

除了上述的黑点以外,陈寿在修史的时候,也有很多黑点。当然这种黑点不是《三国志》中的错误之处,而是将主观上的好恶偏私带入到修史当中。

首先是陈寿对诸葛亮、诸葛瞻父子的态度。陈寿的父亲做过马谡的参军,马谡在诸葛亮一伐的"街亭之战"中败给了张郃。街亭这个地点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街亭失守之后,张郃的军队顺利进入陇右,导致诸葛亮在陇右前期取得的优势当然无存,只能仓促撤军。在战后马谡被处死,陈寿的父亲也被施加髡刑。

髡刑的意思就是割掉头发、胡须。在现在人看来剪头发、剃须不算什么事情,但是在古代则不然。一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割去头发视为不孝;二则古人认为人的发须与灵魂有关,古代常常有以头发作为媒介的巫蛊之术就是来源于这种思想;三则有碍观瞻。古代认为胡子好看,刘备胡子稀松,因此成为张裕嘲讽的对象。总而言之髡刑是一种带有羞辱意味的刑罚,陈寿的父亲被诸葛亮施加髡刑,导致陈寿对诸葛亮不满。

另外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陈寿本人也有矛盾。陈寿做过诸葛瞻的佐吏,可能是在诸葛瞻做卫将军的时候。结果两个人关系很恶劣,陈寿受到了诸葛瞻的折辱。本来陈寿对诸葛亮就有仇恨,本人又与诸葛瞻有直接矛盾,更加深了陈寿与诸葛亮父子的矛盾。这在《三国志》中有所体现。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态度是拼命夸赞诸葛亮的政治能力,但大多是虚词,而在军事能力上进行了贬低。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的一些胜利完全没有详细记载,比如南征的过程仅仅是一笔带过。另外对诸葛亮的政治也是暗藏贬低,比如陈寿强调蜀汉不置史官,将这个责任推到诸葛亮的头上。而根据其他史料的记载,蜀汉是有史官的,陈寿自己就是一个史官。所以唐朝史学家刘知己认为这一点就是对诸葛亮执政的抹黑。

对诸葛瞻的贬低就更是激烈。在《诸葛瞻传》的内容中,几乎全篇都是贬低,赞扬的地方只有"工书画"这样的微末小技。诸葛瞻也不是什么蜀汉佞臣,最后还为国捐躯。陈寿对诸葛瞻的记载显然违背专美传主的传统。另外还有一件事:诸葛瞻等反战派策划废黜姜维,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而在《三国志》中却变成黄皓以阎宇代替姜维。这也是为了说明诸葛瞻包容黄皓祸乱朝中而无法矫正。如果对诸葛亮的抹黑还有些隐讳的话,对诸葛瞻的抹黑在白纸黑字之间已经是昭然若揭。

对丁氏索要贿赂

不仅对诸葛亮父子的记载不尽客观,在史料中还记载了陈寿"索米立传"一事。在曹操创业时期以及曹魏时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家族,就是沛国丁氏。丁氏和夏侯氏一样,与曹氏世代通婚,比如曹操的原配以及曹嵩的妻子就是出自这个家族。另外还有很多丁氏子弟加入曹操集团,并且表现得十分活跃。比如丁仪、丁廙兄弟。

丁仪、丁廙是丁冲的儿子,丁冲是曹操好友,帮助曹操履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曹操本来想将清河公主嫁给丁仪,但是在曹丕的干扰之下,还是选择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因此丁仪与曹丕结怨,在曹丕、曹植的竞争中站在曹植一方,最后被曹丕所杀。

在《晋书》中记载,陈寿向丁仪兄弟的后代要求一千斛米,承诺给丁氏兄弟"作佳传"。丁氏子弟没有答应陈寿的要求,于是陈寿就不给丁氏兄弟作传。其实不止丁仪、丁廙,还有丁冲、丁斐等人都没能够在《三国志》当中立传。与夏侯氏性质相当的丁氏也成为一个"小透明"的家族。

关于"索米立传"一事,历来也存在一些争议。因为丁仪、丁廙在政治斗争当中失败,他作为一个失败者,本身不应该有传记;另外《三国志》中记载曹丕清算丁氏兄弟时诛杀丁氏满门男口,也不应该有丁氏后人出现。然而这种质疑似乎也不能够完全推翻"索米立传"的说法。同样是失败者,李严、魏延、杨仪钟会、诸葛恪、孙峻孙綝等人都是失败者,然而在《三国志》中都有立传;另外丁氏满门男口被杀是《三国志》的记载,而根据丁廙妻子所作的《寡妇赋》中内容可见,至少丁廙是留下一个幼子的。

总而言之,《华阳国志》、《孙盛异同》、《晋书》、《史通》等史料中对陈寿黑点的记载比比皆是。虽然这些黑点也存在争议的地方,有诸多史学家为陈寿辩护,但并不能完全否定这些黑点。历史上不乏对良史的褒奖,但对陈寿的形象却出现这样大的争议。其中的是非曲直,还是由读者自行判断吧。

参考文献:《三国志》、《华阳国志》、《晋书》、《史通》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陈寿

更多文章

  • 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为什么把曹魏当正统?不承认曹魏等于否认东汉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陈寿

    三国作为中国的一段历史,一直以来都被大家所熟悉,相信各位读者对三国演义更是耳熟能详。不仅仅是中国,就连周围的国家也对三国这段历史非常地熟悉。就拿我们的邻国日本来说,关于三国的动漫和游戏也有不少,仿佛三国这段历史和他们本国的历史没什么区别,可见这段历史的魅力有多么大了。提到三国的正统,我们第一个想到的

  • 三国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将都有谁?陈寿三国志说的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古诗新说标签:陈寿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对于三国演义当中武将的能力,一直都是争论不休。大家对于演义当中武将的能力争论什么的先暂且不提,今天就来以《三国志》为参考资料,以此分析一下三国正史当中都有哪些名将。前十名排行如下张辽,关羽,孙策,张飞,赵云,魏延,张郃,典韦,陈到这个排名一出来,肯定很多人都有着极其

  • 陈寿认为诸葛亮不会打仗,事实真是如此吗?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

    历史人物编辑:张皓月标签:陈寿

    引言:在世人心中,诸葛亮几乎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在评价诸葛亮时,大家都会使用“料事如神”、“运筹帷幄”等成语来形容他。的确,诸葛亮的智慧配得上世人给他的称谓。但是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诸葛亮这个人物,在某些方面,他的确非常出色,比如他所想出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这些计策最后都奏效了。但诸葛亮并不是完美的,他

  • 此人文武兼备忠勇两全,是蜀汉中流砥柱,为何陈寿写史要贬他?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陈寿

    在蜀汉历史上,姜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诸葛亮死后北伐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也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但在《三国志》一书,陈寿却对姜维采取了明显贬多于褒的态度,虽然肯定他文武两方面均略有才能,很有志向要建功立业,但又存在滥用武力轻忽部众、谋划决断不够周全的的致命缺陷。这样的论断对于姜维这位号称忠勇双全

  • “帝魏“与“帝蜀“谁是正统?陈寿笔下的〈诸葛亮传〉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陈寿

    后世文学系统的"三国学"往往聚焦在曹、刘之争,史学系统争议陈寿的"三国正统观"之处,不外乎亦纠结在"帝魏"、"帝蜀"的问题。刘知几在《史通·内篇·探赜》驳斥隋朝(581-619)李德林(531-591)指出《三国志》"帝蜀"的说法:隋内史李德林着论,称陈寿蜀人,其撰《国志》,党蜀而抑魏。刊之国史,以

  • 罗贯中笔下的吕布天下无敌,陈寿看过之后安静的笑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亦标签:陈寿

    我们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书中有很多厉害的人物,比如刘关张三人以及吕布,赵云等人,他们都是十分厉害的大将军。这些人在战争中立功无数十分受人爱戴和喜欢,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他们的功力究竟有多强。首先来说说吕布这个人。吕布小时候四处流浪,后来年少时便跟随董卓,作为董卓的部下而一直效

  • 裴松之《三国志注》:对陈寿《三国志》起到了拾遗补缺之功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陈寿

    裴松之注三国志一、裴松之《三国志注》的材料取舍原则及客观条件裴松之,字世期,今山西省闻喜人,刘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三国志》裴注完成于宋文帝元嘉六年,据同年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称:“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之于略,时有所脱漏

  • 三国的炮灰将领陈式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爸?他其实是蜀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陈寿

    三国的炮灰将领陈式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爸?他其实是蜀汉名将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陈式,是三国时代蜀国阵营的一员武将,也是一个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刻画得非常“低能”的角色。在小说第71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中,陈式在老将黄忠麾下效力,担任“牙将”一职。

  • 陈寿因为“私怨”,在《三国志》中贬低诸葛亮父子?不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陈寿

    陈寿的《三国志》叙事精炼,取材严谨,史实准确,历来被视为一部良史。《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齐名,一起被称为“前四史”。有人指出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于诸葛亮、诸葛瞻父子有所贬低,因为陈寿和诸葛亮父子有“私怨”。贬低一说的来源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样评价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

  • 为何《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黄忠、赵云强挚壮猛?

    历史人物编辑:映惆搞笑标签:陈寿

    先说灌婴,据《史记》记载,他是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原为商贩。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参加刘邦军,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领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继又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