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为什么把曹魏当正统?不承认曹魏等于否认东汉

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为什么把曹魏当正统?不承认曹魏等于否认东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澳古说说历史 访问量:1397 更新时间:2024/1/17 9:06:35

三国作为中国的一段历史,一直以来都被大家所熟悉,相信各位读者对三国演义更是耳熟能详。不仅仅是中国,就连周围的国家也对三国这段历史非常地熟悉。就拿我们的邻国日本来说,关于三国的动漫和游戏也有不少,仿佛三国这段历史和他们本国的历史没什么区别,可见这段历史的魅力有多么大了。

提到三国的正统,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备。刘备作为中山靖王的后人,有着皇室的血统,而且他还是汉献帝的皇叔,汉室衰微,汉献帝被曹操控制,刘备自然就扛起了恢复汉室的大旗,在三国演义里也是把刘备和蜀国当成了正统。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中,陈寿却把魏国当作正统在写。

曹操作为魏国的奠基人,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大的争议,一方面他统一了北方,结束了战乱,大力推行屯田制度,让人民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另一方面汉献帝在他手中如同一个傀儡,想要替代他连一个理由都不需要去找,只不过他一生都没迈出这一步。

但是他死后没多久,曹丕就逼着汉献帝让出了皇位,魏也正式成为了一个国家,这个时候人们就把曹家当成篡汉的奸臣了,但实际上这只是后人的想法。当时汉献帝虽然是受到了曹丕的逼迫,但是最后曹丕上位,用的理由是禅让,也就意味着曹丕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

禅让制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制度,首先行使禅让的人必须是国家的皇帝,而且是受到人们认可的,这样接受禅让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陈寿所写的三国志是正史,东汉的地位不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是承认的,东汉把国家禅让给了魏,如果不把魏视为正统,也就意味着东汉没有正统地位。

如果这么写明显是不符合历史的,所以陈寿必须把魏国视为正统,在三国志中,关于魏国的传记是最多,也是最全面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三个国家中,只有魏国是有本纪的,按照古代的史书来看,只有正统的皇帝才能享受本纪的待遇,可见魏国才是三国中的正统。

除此之外,魏国做出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对内统一了北方,对外平定了少数民族的叛乱,同时又让北方的人民得到了休养,这是吴国和蜀国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后来的三国演义有虚构的成分,再加上当时罗贯中处在元朝末年,正统思想非常重要,所以才有了两者之间的差别。

标签: 陈寿

更多文章

  • 三国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将都有谁?陈寿三国志说的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古诗新说标签:陈寿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对于三国演义当中武将的能力,一直都是争论不休。大家对于演义当中武将的能力争论什么的先暂且不提,今天就来以《三国志》为参考资料,以此分析一下三国正史当中都有哪些名将。前十名排行如下张辽,关羽,孙策,张飞,赵云,魏延,张郃,典韦,陈到这个排名一出来,肯定很多人都有着极其

  • 陈寿认为诸葛亮不会打仗,事实真是如此吗?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

    历史人物编辑:张皓月标签:陈寿

    引言:在世人心中,诸葛亮几乎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在评价诸葛亮时,大家都会使用“料事如神”、“运筹帷幄”等成语来形容他。的确,诸葛亮的智慧配得上世人给他的称谓。但是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诸葛亮这个人物,在某些方面,他的确非常出色,比如他所想出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这些计策最后都奏效了。但诸葛亮并不是完美的,他

  • 此人文武兼备忠勇两全,是蜀汉中流砥柱,为何陈寿写史要贬他?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陈寿

    在蜀汉历史上,姜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诸葛亮死后北伐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也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但在《三国志》一书,陈寿却对姜维采取了明显贬多于褒的态度,虽然肯定他文武两方面均略有才能,很有志向要建功立业,但又存在滥用武力轻忽部众、谋划决断不够周全的的致命缺陷。这样的论断对于姜维这位号称忠勇双全

  • “帝魏“与“帝蜀“谁是正统?陈寿笔下的〈诸葛亮传〉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陈寿

    后世文学系统的"三国学"往往聚焦在曹、刘之争,史学系统争议陈寿的"三国正统观"之处,不外乎亦纠结在"帝魏"、"帝蜀"的问题。刘知几在《史通·内篇·探赜》驳斥隋朝(581-619)李德林(531-591)指出《三国志》"帝蜀"的说法:隋内史李德林着论,称陈寿蜀人,其撰《国志》,党蜀而抑魏。刊之国史,以

  • 罗贯中笔下的吕布天下无敌,陈寿看过之后安静的笑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亦标签:陈寿

    我们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这个书中有很多厉害的人物,比如刘关张三人以及吕布,赵云等人,他们都是十分厉害的大将军。这些人在战争中立功无数十分受人爱戴和喜欢,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他们的功力究竟有多强。首先来说说吕布这个人。吕布小时候四处流浪,后来年少时便跟随董卓,作为董卓的部下而一直效

  • 裴松之《三国志注》:对陈寿《三国志》起到了拾遗补缺之功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陈寿

    裴松之注三国志一、裴松之《三国志注》的材料取舍原则及客观条件裴松之,字世期,今山西省闻喜人,刘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三国志》裴注完成于宋文帝元嘉六年,据同年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称:“臣前被诏,使采三国异同以注陈寿《国志》。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之于略,时有所脱漏

  • 三国的炮灰将领陈式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爸?他其实是蜀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陈寿

    三国的炮灰将领陈式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爸?他其实是蜀汉名将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陈式,是三国时代蜀国阵营的一员武将,也是一个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刻画得非常“低能”的角色。在小说第71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中,陈式在老将黄忠麾下效力,担任“牙将”一职。

  • 陈寿因为“私怨”,在《三国志》中贬低诸葛亮父子?不存在的!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陈寿

    陈寿的《三国志》叙事精炼,取材严谨,史实准确,历来被视为一部良史。《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齐名,一起被称为“前四史”。有人指出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于诸葛亮、诸葛瞻父子有所贬低,因为陈寿和诸葛亮父子有“私怨”。贬低一说的来源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样评价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

  • 为何《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黄忠、赵云强挚壮猛?

    历史人物编辑:映惆搞笑标签:陈寿

    先说灌婴,据《史记》记载,他是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原为商贩。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参加刘邦军,以骁勇著称。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雍王章邯。楚汉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领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继又跟随韩信攻占齐地,复深入楚地,迭

  • 《大染坊》陈寿亭的为人处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奔跑在街上标签:陈寿

    世间只有两种学问,一种很可爱但不解决问题,一种不入流但是“所向披靡”,陈寿亭一辈子没读过书,但是智慧一直伴随着自己。就像六祖慧能也没读过书,但是未必做得不了衣钵,最不了弘扬佛法的人,可以说,红尘嚣嚣,人情练达,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能力,而且人脉和圈子都是凝结在这个上面的,情面、场面、人面。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