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别了,东流老街!安徽这条千年老街正在消失,因陶渊明而出名

别了,东流老街!安徽这条千年老街正在消失,因陶渊明而出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啊朵的生活 访问量:3001 更新时间:2024/2/8 6:56:40

在旅行的途中,我们总会有惊喜,也有失落。而当我来到池州的东流老街的时候,我的情绪从最开始的失望,到最后的伤感束手无措。

东流老街位于池州东至县的东流镇,这里曾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地方。据说当年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时(东流镇归属彭泽县),因偏爱东流的黄菊香,常是“日驻彭泽、夜宿东流。所以东流镇也因陶渊明而被人所熟知。

老街历史悠久,唐代时就开始初步形成。东流老街东西长880米,南北长380米,现存明清古建民居300多栋,很多老房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最老的房子有500多年历史,可惜这两年因为修河坍塌从而被拆,着实让人可惜。

东流老街的老街道也是有着数百乃至上千年的历史,老石板铺成路,加上两边数百年的老房子,仿若让你穿越了历史。来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们海安被拆掉的石板街,很多东西,一旦没了,就真的没了。

可惜的是,如今当你去东流老街的时候,青石板的路已经被挖掉,大量的青石板都成了河边垃圾场里的废墟。80年代如今的两次修路,让东流老街的老街消失的无影无踪。

我无法去评判什么,只是想着当年古风古韵的老街,即将要变成千篇一律的商业街的时候,内心的痛真的让我无法呼吸。

为什么我喜欢探寻历史遗迹?不仅仅是因为喜欢,更多的,是想让大家了解这些地方,只有得到大量的关注,我们的历史古迹才不会很快的在我们的眼前消失。

如果有机会,就去东流老街看看,虽然石板老街已经消失不见。但街两头依然有着保存完整的明清老房子,这也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吧。

别了,东流老街。

标签: 陶渊明

更多文章

  • 古代躺平第一人陶渊明:累了就歇会儿,不丢人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年间,41岁的陶渊明决心隐居。是什么原因让正处在壮年的他,选择回归田园呢?五次仕途浮沉第一次,29岁任江州祭酒,因为不能适应工作辞职。第二次,入恒轩军幕,坚持了3年。第三次,遇到贵人刘裕召,做了参军。第四次,跳槽成为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下。第五次,任职任彭泽县令,在职时间

  • 姚合;他被视为“假陶渊明”,官运亨通,开江湖诗派,有何诀窍?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陶渊明

    姚合:诗情生酒里,心事在山边中唐之际,唐诗风格和诗派有了很大的变化,再不是以原来山水田园或军旅边塞分类,而是多以作者或风格分类,出现了很多风格迥异的诗歌派别。当然,最出名的当是“元白”和“韩孟”,其他如“张王乐府”等等,而其中有个诗派叫“姚贾诗派”,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其中的“贾”是贾岛,熟悉的人当

  • 比陶渊明还清高的诗人,只爱一人,可惜终生未娶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陶渊明

    人生如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而这一点痴念,往往因爱而生,越是情深越是不与人道,一如北宋诗人林逋,穷其一生默默追忆缅怀藏在他心底最深处的过往……关于林逋,世人最为熟悉他的有三点。一是他的诗,尤其是《山园小梅》里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

  • 出身名门的陶渊明,为何最后选择归隐,不求富贵只求自安?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陶渊明《饮酒》中的一篇,这首诗主旨是回归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享有很高赞誉,让人觉得纯然平和,忘却人生所有困扰。陶渊明的诗词风格隐

  • 陶渊明最经典的诗选:平淡中见绝妙,为隐逸诗人之宗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是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风格以纯

  •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儿子,为什么智商都很低下?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陶渊明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儿子普遍都智力低下,主要原因是陶渊明平时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灵感,所以大量酗酒。酒精很容易影响到他自己身体里面的基因,从而带给下一代不好的影响,因此陶渊明生出的孩子智力都比较低下,其实是因为他自己爱喝酒的原因造成的。陶渊明纵情山水,其次也非常爱喝酒,可以说他把酒当成自己的生命一

  • 陶渊明家里失火,全家人住在破木船里,他居然有心情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起义山下种桃树的诗人。我们先来品尝一下他写的这首诗: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

  • 探秘陶渊明“桃花源”,是虚幻的乌托邦,还是现实的避难堡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也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一个杰出的诗人——陶渊明,被人铭记,而他最得意、最被后人熟知的,应该是那首描绘世外桃源的《桃花源记》。短短几百字,描绘了一个平安祥和的人间仙境。不管是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人,

  • 田园诗人陶渊明唯一的情书,深情款款,笔落即成绝响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王茜茜标签:陶渊明

    众所周知,陶渊明乃是东晋著名的田园大诗人;他一生无意出仕,寄情于田园山水。陶渊明写出了许多田园山水及隐逸之志的锦绣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其作品《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我们都耳熟能详,深受大众喜爱。也许大家不知道,陶渊明虽然是公认的伟大田园诗人,却也写过一篇情书。这

  • 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可能真实存在,而且可能不止一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里边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过着与世隔绝,恬淡安然的生活,很是令人向往。后世的人们大都以为所谓桃花源不过是陶渊明的想象,为了艺术而进行的虚构、杜撰。其实根据相关史料推测,以及许多学者的考证,在陶渊明所处历史时期,“世外桃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