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比陶渊明还清高的诗人,只爱一人,可惜终生未娶

比陶渊明还清高的诗人,只爱一人,可惜终生未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增涛 访问量:2333 更新时间:2024/1/8 21:14:26

人生如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而这一点痴念,往往因爱而生,越是情深越是不与人道,一如北诗人林逋,穷其一生默默追忆缅怀藏在他心底最深处的过往……

关于林逋,世人最为熟悉他的有三点。一是他的诗,尤其是《山园小梅》里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描绘梅花清幽香逸风姿的诗,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二是他淡泊名利,一生不出仕,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他婉拒之,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三是他隐居于西湖孤山,终身未娶妻,与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

其实除却这些,诗人一生还有许多逸事可说。比如,历朝历代,但凡诗人,总不忍心自己的诗篇失传,可林逋却是例外,他作诗随作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如果不是有心人窃记之,得300首传世,或许世人都不会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诗人出现过。比如,林逋虽然隐居,也不热衷于官场,可他超凡脱俗的同时,又对俗世有着无比深刻的理解与宽容,他不却以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别人,当侄子及第,他还很高兴地作诗祝贺······

然而,无论是多少逸事传闻,人们对于林逋的了解,都止于他的才华与性情,对于他的感情,鲜有人知,甚至是无人知,因为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留下记录,世人只知他不惑之年隐居西湖,孤山为伴,秀水为邻,植一株梅树欣赏,终身未娶,他的感情好似一白纸,但是,这仅仅是好似,事实上,他的终身未娶并不是从未遇见过爱情,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份感情,被他隐于岁月,止于唇舌,只在时光里留下一点点痕迹,证明他曾经爱过。

这一点点痕迹藏在他善绘,却从不外传里,因为他的每幅画都有关于故人的过往点滴,无法馈赠;更藏在故去后他墓中只有两样物件—一端砚和玉簪,而那玉簪是一女子之物,我们虽然无法揣测是故人所赠旧物,还是他曾留下用于睹物思人之物,只是生前珍藏,身后陪伴,他如此割舍不下玉簪,这玉簪的主人,定是在他心里住了一生吧。他们的故事无人知,但定是凄婉动人,也许是青梅竹马,郎情妾意,奈何造化弄人,终究没有有缘无分;也许是情窦初开,两情相悦,最终却天人相隔;又或许,仅仅是林逋无疾而终的暗恋……

总之啊,那年少相遇,他倾尽一生情爱,在她之后,人间红颜都只是过客,他宁愿孑然一身,也不再为谁驻足。纵然世说纷纭,古今奇谈里,都无人知道这段爱情的来龙去脉,可那又何妨呢?她留在他心里就好了,她在他心里,陪着他过了一生,在春雨方歇的午后,仿佛有她着粗麻布衣,食温粥野菜,闲话家。待到晕影清幽时,又仿佛有她拥温热毯,火炉前打盹,细数陈年。她在他心里,等这一世人间烟火,皆归还而去,等郁郁风纹,勾勒情字落笔。她在他心中,在他的记忆深处,陪着他隐居于山河中,化作山川河流,眉眼仍在他心上。这一生啊,他见天地如见她颜。

标签: 陶渊明

更多文章

  • 出身名门的陶渊明,为何最后选择归隐,不求富贵只求自安?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陶渊明《饮酒》中的一篇,这首诗主旨是回归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享有很高赞誉,让人觉得纯然平和,忘却人生所有困扰。陶渊明的诗词风格隐

  • 陶渊明最经典的诗选:平淡中见绝妙,为隐逸诗人之宗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是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风格以纯

  •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儿子,为什么智商都很低下?

    历史人物编辑:小手会生活标签:陶渊明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儿子普遍都智力低下,主要原因是陶渊明平时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灵感,所以大量酗酒。酒精很容易影响到他自己身体里面的基因,从而带给下一代不好的影响,因此陶渊明生出的孩子智力都比较低下,其实是因为他自己爱喝酒的原因造成的。陶渊明纵情山水,其次也非常爱喝酒,可以说他把酒当成自己的生命一

  • 陶渊明家里失火,全家人住在破木船里,他居然有心情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起义山下种桃树的诗人。我们先来品尝一下他写的这首诗: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

  • 探秘陶渊明“桃花源”,是虚幻的乌托邦,还是现实的避难堡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也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一个杰出的诗人——陶渊明,被人铭记,而他最得意、最被后人熟知的,应该是那首描绘世外桃源的《桃花源记》。短短几百字,描绘了一个平安祥和的人间仙境。不管是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人,

  • 田园诗人陶渊明唯一的情书,深情款款,笔落即成绝响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王茜茜标签:陶渊明

    众所周知,陶渊明乃是东晋著名的田园大诗人;他一生无意出仕,寄情于田园山水。陶渊明写出了许多田园山水及隐逸之志的锦绣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其作品《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我们都耳熟能详,深受大众喜爱。也许大家不知道,陶渊明虽然是公认的伟大田园诗人,却也写过一篇情书。这

  • 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可能真实存在,而且可能不止一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里边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过着与世隔绝,恬淡安然的生活,很是令人向往。后世的人们大都以为所谓桃花源不过是陶渊明的想象,为了艺术而进行的虚构、杜撰。其实根据相关史料推测,以及许多学者的考证,在陶渊明所处历史时期,“世外桃源”可能

  • 从“陶渊明考论”观其“诚之以求真”的人生哲学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陶渊明

    人们认识陶渊明、了解陶渊明,大多是通过他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田园诗歌,其实,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的五柳先生其人,远不止一个“田园诗人”这么简单,他的身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谜点,而千百年来,学习和研究陶渊明的著作文献说是汗牛充栋也并不为过,他的很多选择和行为背后的思想

  • 陶渊明:一生婚姻坎坷,经历三任妻子,生了五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的伟大思想家。陶渊明的文学思想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渊明,字元亮,是浔阳柴桑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人们肯定熟悉陶渊明的作品,比如说《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等。陶渊明一生已结过三次婚,前两任妻子

  • 历史上的今天:侯景之乱结束;此一人错生帝王家,却让陶渊明为后世熟知

    历史人物编辑:闲言碎语说历史标签:陶渊明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552年5月26日,侯景之乱结束 历史上才华横溢而又做了亡国之君的不在少数,最著名的怕要属南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以及发明了“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了。此二人皆在艺术造诣上天赋极高,却偏偏生在帝王家,落得个亡家破鼎的结局。皇帝犹是,太子亦如此。中国历史上文学才华排在前列的太子,当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