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陶渊明家里失火,全家人住在破木船里,他居然有心情写诗

陶渊明家里失火,全家人住在破木船里,他居然有心情写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悦说历史 访问量:1137 更新时间:2024/1/9 12:49:39

陶渊明,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起义山下种桃树的诗人。

我们先来品尝一下他写的这首诗: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看明白没有?原来是他家失火了。

这次失火,给陶渊明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财产损失。

损失有多大,就要说到陶渊明的做官。陶渊明做过五次官,最后一次是做“彭泽令”,相当于今天彭泽县的县长。刚做了八十多天,突然,上面派来一个“督邮”的检查人员,让陶渊明觉得人格遭到极大的侮辱。

督邮这个官,一直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三国前期,因为责难刘备,被张飞绑在树上暴打一顿。

从汉代开始设立的“督邮制度”,是郡这个上级部门对下属县派出的“工作小组”,检查人员,主要检查县里的各项工作。这些“狗屁官”官不大,权不小,因为他可以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甚至司狱讼捕亡。他们经常到县里找茬,要吃、要喝、要拿,一般地方县令都要讨好他;但陶渊明不会;而且,他从心底看不起这些“乡里小人”,于是把官帽和大印挂起来,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己炒了自己的鱿鱼——从此辞官,归隐田园,不再做官。

这次和上两次,陶渊明在任职的时候,积蓄了一点官俸,在回归之前,陶渊明也修建了几座很不错的房子。就是他在《归园田居》中写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很悠然自得的。为什么说这次火灾对陶渊明损失巨大呢?是因为多年来,辛辛苦苦、忍辱负重做官盖的这八、九间房舍全部被大火烧光了。

房子被烧光以后,不仅财产损失,更直接的是,陶渊明没有地方住了。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办法,就住在门前的破船里。但一般人不知道,破船里怎么住呢?那就是全家人把搁浅在岸边的漏船拖到岸上,把船翻过来,船底朝天,遮蔽风露。一只船,全家人怎么住呢?肯定还有别的办法,譬如住到邻居或亲戚家里,但传里没有写,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

陶渊明住的房子,怎么会失火的呢?陶渊明给出的原因是——夏天,风大。但是,夏天不是失火的原因;“风大”也不会引起失火;具体什么原因,是因为烧饭或是孩子的不慎?“失火”的时候,邻里有没有人来救?都没有写。因为他只想把“失火”写成“诗”,而不想写成“检讨书”。

过了一个多月,大概是农历七月半的光景吧!新秋的月亮出来,而且快要圆了,住没有房顶的破船里,离天更近,看新月更明亮。这是晚上的情景,早晨起来,看见院子里的蔬菜秋果已经重新长出来,只是被大火吓着的鸟雀还没有飞回来;也是诗人的余悸和期待复苏心情。

夜半,他长久地站立在废墟前,抬头看遍圆圆的天地,“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由遥看宇宙引入下文的思考和回顾。但他思考的,不是怎么想办法重新盖房,另起炉灶,安顿一家老小;而是“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向往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时,路不拾遗;虽然是古书里记载的理想社会,农具和馀粮都存放在田里的时代。但这与你失火有什么关系呢?其实,馀粮放在田里是极端而言之;因为虽然没有人偷,但田鼠一定会啮咬;社会制度再好,但田鼠你是消灭不了的。

蒋薰《陶渊明诗集》卷三评说:“他人遇此变,都作牢骚愁苦语,先生不着一笔,末僅仰想东户,意在言外,此真能灵府独闲者。”

在大火中意志变得更坚强的陶渊明,在二十四句诗中,没有一句是写总结经验,今后如何防患未然的。而是以诗人的心态,描写了“遇火”后的生活和复杂的心情,此诗明志,作为对躬耕之志的勉励。也许,过份地坐在房屋的废墟前唉声叹气或痛哭流涕没有积极意义,反不如通达一点好。

一百三十年前的管宁就已经做出表率了。正史上许多关于管宁的记载,从曹魏的黄初年间开始,对管宁的征召不断,曹睿征召,曹芳征召,均不赴,八十四岁的管宁去世了,朝廷还在征召他。《世说新语》里大家都熟悉的两件事: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见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不理会,在他的眼里,这片遗金与瓦砾石头没有什么两样;但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后人以此分出两人的高下。还有一次,他们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的车马场面很大地从门前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姿势不变;华歆却放下书,跑去看。管宁割开席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锄地不捡遗金也好,达官贵人的车马从门前经过也好,家里失火也好,都正可以反衬一个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知识分子”,读书人的——精神定力。

陶渊明的伟大,归根结底是他“精神定力”的伟大,所以,承载这种思想的诗也伟大。何况,最后陶渊明还是回到了现实。“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放弃幻想,还是灌浇我的田园吧!努力在废墟上重建家园,期待生命的绿叶成长,自己的世界将是一片“绿光芒”。

在中国诗歌史上,在陶渊明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诗人,没有一首诗,是写自己家里失火的;也没有人写房舍全被烧光,住在破船里,还在那里写诗,表达自己从大火中涅槃出坚贞思想的诗人,显示出中国脊梁一般的知识分子、读书人的人格力量——这就是陶渊明家“失火”的意义了。

标签: 陶渊明

更多文章

  • 探秘陶渊明“桃花源”,是虚幻的乌托邦,还是现实的避难堡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也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一个杰出的诗人——陶渊明,被人铭记,而他最得意、最被后人熟知的,应该是那首描绘世外桃源的《桃花源记》。短短几百字,描绘了一个平安祥和的人间仙境。不管是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人,

  • 田园诗人陶渊明唯一的情书,深情款款,笔落即成绝响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王茜茜标签:陶渊明

    众所周知,陶渊明乃是东晋著名的田园大诗人;他一生无意出仕,寄情于田园山水。陶渊明写出了许多田园山水及隐逸之志的锦绣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其作品《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我们都耳熟能详,深受大众喜爱。也许大家不知道,陶渊明虽然是公认的伟大田园诗人,却也写过一篇情书。这

  • 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可能真实存在,而且可能不止一处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我们描写了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里边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过着与世隔绝,恬淡安然的生活,很是令人向往。后世的人们大都以为所谓桃花源不过是陶渊明的想象,为了艺术而进行的虚构、杜撰。其实根据相关史料推测,以及许多学者的考证,在陶渊明所处历史时期,“世外桃源”可能

  • 从“陶渊明考论”观其“诚之以求真”的人生哲学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陶渊明

    人们认识陶渊明、了解陶渊明,大多是通过他的《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田园诗歌,其实,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的五柳先生其人,远不止一个“田园诗人”这么简单,他的身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谜点,而千百年来,学习和研究陶渊明的著作文献说是汗牛充栋也并不为过,他的很多选择和行为背后的思想

  • 陶渊明:一生婚姻坎坷,经历三任妻子,生了五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的伟大思想家。陶渊明的文学思想成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渊明,字元亮,是浔阳柴桑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人们肯定熟悉陶渊明的作品,比如说《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等。陶渊明一生已结过三次婚,前两任妻子

  • 历史上的今天:侯景之乱结束;此一人错生帝王家,却让陶渊明为后世熟知

    历史人物编辑:闲言碎语说历史标签:陶渊明

    历史上的今天:公元552年5月26日,侯景之乱结束 历史上才华横溢而又做了亡国之君的不在少数,最著名的怕要属南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以及发明了“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了。此二人皆在艺术造诣上天赋极高,却偏偏生在帝王家,落得个亡家破鼎的结局。皇帝犹是,太子亦如此。中国历史上文学才华排在前列的太子,当有南

  • 隐士中的偶像陶渊明是怎么一步步被塑造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陶渊明

    陶渊明让后世之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因该就是他品性高洁,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虽然充满着政治理想,但受制于当时朝廷的昏暗,他宁愿自己过着清贫的隐士生活也不为钱粮而从政。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想问,到底谁让陶渊明成为了隐士的代表和偶像?谁又传播了陶渊明精神?其实寻找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在宋晋之际,陶渊明其实已

  • 陶渊明辞官隐居并非因官场腐败,其实是躲灾避祸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陶渊明

    东晋名士陶渊明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他的田园诗和《桃花源记》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在中国历史上不但是东晋文人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品德高洁的隐士的典范。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主动辞去彭泽令的故事为历代文人学者所称道,也称为了中国文人中有骨气的代表。因此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一提到陶渊明,立刻就会

  • 不慕富贵只羡仙?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陶渊明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秦四晃生活在东晋将亡、故国南北分裂时期的陶渊明,被誉为中国“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人的鼻祖。不慕权贵,不恋权栈,毅然决然丢下乌纱帽而回家种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得其乐,活出了人生的另一番精彩。据《晋书》记载,东晋安皇帝的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受命担任彭泽县

  • 《向往的生活》首播风味依旧,假装陶渊明,其实装蒜又悬浮

    历史人物编辑:佳豪说科技标签:陶渊明

    5月8日夜间,慢综艺《向往的生活》第四季首播。这档综艺备受期待,原因也相对简单,城市生活的观众太需要一种田园式的内容来完成大家对于农村人文自然风景的想象力了。只从这个观众特定需求来看,《向往的生活》绝对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慢综艺节目,能够让大量观众欲罢不能。这档综艺的最大精髓,就是黄磊给大家做饭。第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