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臣、边塞诗鼻祖王昌龄被称为“七绝诗宗师”——最擅长七绝诗。在写出这种格律诗的诗人中,只有李白能与他比肩。
《芙蓉楼送新建》
是其又一杰作
“七位大师”
王长龄。这时,王昌龄在经历了官场动荡、贬谪和流放后,又回到了江宁(南京)城。 742年前后,时年44岁的他派好友辛鉴北上洛阳。两人分别时,王昌龄写下了两首送别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新建》:
寒雨夜入吴,平明楚山谷送客。
洛阳亲友相问,玉壶一心冰。
芙蓉楼是镇江西北的一座著名建筑。辛鉴是王昌龄的好友。王昌龄前一夜在芙蓉楼招待辛鉴,次日一早又送辛鉴上路,以这首诗表达了友情和衷心之情。
这首歌七绝的节奏非常规范,情感表达自然洒脱,流畅豁达。
通过第一句话,我们看到作者和他的朋友们清晨站在镇江的芙蓉楼上,迎着长江及周边地区的细雨——烟雨已下了一夜江天洒遍及吴地。这两句话既写景物,也表达了王昌龄此时的心情:他对前途和未来颇为迷茫。
第二句阐明了事件的主题:诗人送友(客)上路时的心情。一想到朋友走后,他将独自面对“楚山”——无敌山,不禁感到深深的落寞。
最后两句是劝勉客人的话,也是抒发心声的话。这两句话写得自然洒脱,却充满了自信和自豪:洛阳的朋友问我,你可以这样说……
末句“冰心”和“玉壶”都是诗人抒发内心的词,表达了自己虽然流落官场,孤苦伶仃,但绝不向恶势力低头,他将绝对是意气风发,如入玉壶。 她如冰心,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王昌龄的诗就这样成了品德高洁、玉洁如玉的名句,一直被人们传诵至今。